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家园共育中沟通与信任的重要性
【作者】 黄嘉莉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岷江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随着八九十年代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由父母的娇惯溺爱,多数独生子女都比较任性,出现了很多留守儿童,这些儿童多数是爷爷奶奶的隔代教养,所以娇惯太多。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加之西方思想价值观的不断涌入,我国离婚率不断上升,这就出现了不少亲家庭子女,这些子女由于缺少父爱、母爱、多数孩子性格孤僻,由于以上种种因素造成孩子孩子问题行为很多,如、挑食、打人、咬人、撕书、发脾气、不参加活动、不爱说话、挑食等。
面对以上孩子成长中发生的这些问题,作为幼儿园教师该怎办呢?多年来我总是埋怨孩子不好教。当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捣乱行为、破坏行为、情绪及依赖行为、不良饮食的行为等等时,我总是一味的批评,指责或向家长告状。当多次教育学生不改时自己就更着急,无赖、生气、感到不该当老师。前不久我阅读了《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这本书以后,使我增强了教育问题孩子的信心,增添了教育问题孩子的方法。沟通是家园共育的基础,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是幼儿园和家园共育的桥梁。相互理解,是家园沟通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沟通中要掌握好家长的心理,进行有策略的沟通。对待家长不能过度频繁交流,过度交流有时会说明老师看待问题很肤浅,或许适得其反,要交流到孩子的点子上。要用期望、鼓励的方式与家长交流,不能只看到孩子的缺点,多看孩子的优点。沟通的方法有多种:如家访、家长会、书面沟通、网络沟通、环境沟通等。
教育实践中,我班上有一个幼儿叫乐乐,今年4岁了,调皮的乐乐经常在幼儿园说脏话。经过我多次教育他不改正,针对这个孩子进行专门的家访,发现这个孩子的家长长期在外地工作。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家里有两个青春期的哥哥,乐乐长期与这两个哥哥一起玩。由于这两个哥哥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爱说脏话,所以影响了乐乐爱说脏话。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教育乐乐的哥哥不要当着弟弟说脏话,并请乐乐爷爷奶奶如在发现乐乐说脏话要及时纠正。通过与家庭沟通和老师的严厉教育,乐乐说脏话的行为慢慢的少了,乐乐就改变了以前的坏习惯。从以上例子我可以看出,沟通有利于家园共育的最大效果,有利于解决幼儿成长中遇到的烦恼。学习和家庭教育是同步的,教育形成合力,孩子才能得到了发展。
家长和老师之间必须建立信任,而信任是相信而敢于托付的意思,我在想这句话“相信而敢于托付”,怎样才能让家长相信而敢于托付呢?信任在家长与老师之间好像是隔了一层沙,对于家长来说,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了幼儿园,托付给老师,在他们的心中,大部分家长都不是百分之百信任老师,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吃不好,有的家长担心孩子睡不好等等类似的情况。当孩子在幼儿园开开心心,健健康康时,她可能是信任老师的,但当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一些事,出现一些情况时,那家长可能不再信任老师。这让我想到我们小班刚发生的一件事,在上周星期四的时候,孩子午睡起来,当时孩子被蚊子咬了没有及时发现。在下午接孩子时,孩子的妈妈就对此事非常不满,非要说是其他孩子打的。当我们给他解释说明情况时,家长不听任何解释。还很生气的说:“你看嘛,这么大的包哪里是蚊子咬的?肯定是哪位小朋友打了的,你们不敢说。”最后家长把孩子拉着就走了,还边走边说,如果孩子要有什么不适,非找你们算账。当时我心里非常难受,用无奈地的表情看着家长的背影远远离去。真的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弄得家长和老师都不开心。好在孩子接完了就马上和家长交流,没有放弃跟家长的沟通和交流,虽然最后的事情是解决了,但是我觉得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信任感却缺失了。一旦这种信任丢失,那家长工作真的是很难做。那怎样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呢?就是用心去爱孩子,用爱孩子的心去赢取家长的信任。信任是相互的,只有双方的信任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要取得家长的信任就要赢得孩子对老师的热爱,孩子越爱你这一位老师,家长也就越信任你这一位老师。虽然孩子的家长对我们有些不如意或者不满,但是我们对孩子的爱没有任何改变,反而更加爱这个孩子,让家长从孩子生活点滴中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爱,从而重新信任我们。
通过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我理解到与家长沟通之道就是“理解”、“信任”、“合作”。我会时刻牢记这六个字,用心去和家长沟通。在以后的工作中还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家长,我会在实践中不断的磨练自己,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沟通方法之道,用心做好家长工作,用心带好每个孩子!让孩子在自然乐园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面对以上孩子成长中发生的这些问题,作为幼儿园教师该怎办呢?多年来我总是埋怨孩子不好教。当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捣乱行为、破坏行为、情绪及依赖行为、不良饮食的行为等等时,我总是一味的批评,指责或向家长告状。当多次教育学生不改时自己就更着急,无赖、生气、感到不该当老师。前不久我阅读了《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这本书以后,使我增强了教育问题孩子的信心,增添了教育问题孩子的方法。沟通是家园共育的基础,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是幼儿园和家园共育的桥梁。相互理解,是家园沟通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沟通中要掌握好家长的心理,进行有策略的沟通。对待家长不能过度频繁交流,过度交流有时会说明老师看待问题很肤浅,或许适得其反,要交流到孩子的点子上。要用期望、鼓励的方式与家长交流,不能只看到孩子的缺点,多看孩子的优点。沟通的方法有多种:如家访、家长会、书面沟通、网络沟通、环境沟通等。
教育实践中,我班上有一个幼儿叫乐乐,今年4岁了,调皮的乐乐经常在幼儿园说脏话。经过我多次教育他不改正,针对这个孩子进行专门的家访,发现这个孩子的家长长期在外地工作。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家里有两个青春期的哥哥,乐乐长期与这两个哥哥一起玩。由于这两个哥哥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爱说脏话,所以影响了乐乐爱说脏话。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教育乐乐的哥哥不要当着弟弟说脏话,并请乐乐爷爷奶奶如在发现乐乐说脏话要及时纠正。通过与家庭沟通和老师的严厉教育,乐乐说脏话的行为慢慢的少了,乐乐就改变了以前的坏习惯。从以上例子我可以看出,沟通有利于家园共育的最大效果,有利于解决幼儿成长中遇到的烦恼。学习和家庭教育是同步的,教育形成合力,孩子才能得到了发展。
家长和老师之间必须建立信任,而信任是相信而敢于托付的意思,我在想这句话“相信而敢于托付”,怎样才能让家长相信而敢于托付呢?信任在家长与老师之间好像是隔了一层沙,对于家长来说,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了幼儿园,托付给老师,在他们的心中,大部分家长都不是百分之百信任老师,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吃不好,有的家长担心孩子睡不好等等类似的情况。当孩子在幼儿园开开心心,健健康康时,她可能是信任老师的,但当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一些事,出现一些情况时,那家长可能不再信任老师。这让我想到我们小班刚发生的一件事,在上周星期四的时候,孩子午睡起来,当时孩子被蚊子咬了没有及时发现。在下午接孩子时,孩子的妈妈就对此事非常不满,非要说是其他孩子打的。当我们给他解释说明情况时,家长不听任何解释。还很生气的说:“你看嘛,这么大的包哪里是蚊子咬的?肯定是哪位小朋友打了的,你们不敢说。”最后家长把孩子拉着就走了,还边走边说,如果孩子要有什么不适,非找你们算账。当时我心里非常难受,用无奈地的表情看着家长的背影远远离去。真的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弄得家长和老师都不开心。好在孩子接完了就马上和家长交流,没有放弃跟家长的沟通和交流,虽然最后的事情是解决了,但是我觉得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信任感却缺失了。一旦这种信任丢失,那家长工作真的是很难做。那怎样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呢?就是用心去爱孩子,用爱孩子的心去赢取家长的信任。信任是相互的,只有双方的信任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要取得家长的信任就要赢得孩子对老师的热爱,孩子越爱你这一位老师,家长也就越信任你这一位老师。虽然孩子的家长对我们有些不如意或者不满,但是我们对孩子的爱没有任何改变,反而更加爱这个孩子,让家长从孩子生活点滴中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爱,从而重新信任我们。
通过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我理解到与家长沟通之道就是“理解”、“信任”、“合作”。我会时刻牢记这六个字,用心去和家长沟通。在以后的工作中还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家长,我会在实践中不断的磨练自己,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沟通方法之道,用心做好家长工作,用心带好每个孩子!让孩子在自然乐园里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