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析中职建筑材料课程项目教学实施的探究与应用

【作者】 莫春梅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柳嘉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结合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依托《建筑材料与检测》精品课程建设,从明确具体的能力目标,工作化教学内容,开展该课程“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建筑学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因此在教学时应结合理论与课程实践进行授课。尤其是《建筑材料》课程,其是土建类专业学生最基本的课程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前必要掌握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这门学科才可以在做不同種类的建筑设计时合理利用建筑材料。结合其学科特性教师在教授此学科知识的同时必定要做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才能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建筑材料;中职教育;教学实践
  近年来建筑行业在我国得到飞速发展,建筑类专业人才在行业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中职应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建筑类人才呢?建筑设计的物质基础是建筑材料,因此建筑学专业当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课程就是“建筑材料”课,学生在掌握建筑材料基本知识与理论后才可以正确使用建筑材料,那么相较于以往一味灌输的教学模式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实践教学法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令学生更深刻的掌握建筑材料知识。
  一、目前《建筑材料》课程所体现出的问题
  《建筑材料》课是中职土建专业类学生入学后最早接触的课程之一,是学习其它课程的基础,此学科设计知识面较广而且需要大量的实验,在实验的同时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对这一专业的兴趣,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但是以目前中职在教授此门课程的状况来看大多数中职连视频教学都没有更何谈实验了。理论知识没有实验教学的辅助导致学生对此专业并不重视,加之内容单调枯燥甚至引起学生的厌学心理,虽然《建筑材料》这门课程内容简单但是其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因此调动学生对建筑材料知识的兴趣尤为重要,教学实验是必不可少的。
  1. 教学内容多,课时安排不足
  《建筑材料》课程设计内容多涉及面广属于综合性学科,最为重要的是这一学科要求实践性很强,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新型建筑材料应运而生,这些新材料也被纳入建筑材料课程当中,无疑是增加了教学内容,教学时钢筋、水泥、混凝土、塑料等等建筑材料学起来看似简单但是由于教学内容过多课程安排不足导致学生对对知识了解不深入一知半解。
  2.缺乏实践,教学形式化。建筑教材课程需要大量的实验课程,但由于课程内容较多课时安排不足导致实践课程的安排严重缺乏,甚至有些中职就没有安排实践课。教师为了使实践课不超时只得亲自演示实验过程而学生不能亲自动手实验没有培养动手能力的机会,这并不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授课过程当中教师一味的将知识向学生“灌输”岂不知如此乏味的讲解只会令学生感觉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学心理,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这样其对建筑材料知识的掌握只能流于表面根本没有深入的认知。这是建筑材料课程存在的最大问题,由建筑材料课程的重要性来看此问题对其他课程亦存在着不利影响。
  3.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对于该门实践课,应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现有的教学评价虽然也加强了技能考核方面的内容,但主要还是以书面考试成绩为主。且在技能考核方面是以小组的形式考核,小组内部难免会有每次都主动承担工作任务的同学,有不主动偷懒的同学,这种内部的差别在考核时没有体现出来,需要进一步的调整评价方式。
  二、建筑材料实践课的教学策略
  1.教学内容当与时俱进
  学生能否做出完美建筑设计方案、在设计时是否能正确选择建筑材料完全取决于他在建筑材料方面的学习成果即对各种建筑材料知识的掌握与如何运用。认识了解建筑材料、如何运用建筑材料这些都是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目的。应根据当前建筑行业对授课内容进行改革,将新工艺、新材料重点讲解,不重要的课程可以省略。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建筑材料》本身理论性就比较强授课过程更容易产生“灌输式”授课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的动力。而实践课具有开放性、自主性以及综合性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学生对建筑材料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
  2.以理论支撑实践教学
  建筑材料的教学过程当中加入实践环节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枯燥与乏味都可以通过实践课改善,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践令学生探索出建材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联。实践课时的增加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能一味的以教师“灌输式”的形式将实验过程演示讲解给学生,否则学生又回到之前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当中。应当将教材当中原本就有的实验课程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做教师只负责指导,一定要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当中,增强其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如此才可以令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灵活掌握。
  3.组织课外实践教学
  设置参观课可以将建筑材料直观的展现于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对建筑材料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建材市场都是参观课的好场所。尤其是施工工地可以让教师与现场技术人员针对正在施工作业的工程项目为学生一同讲解授课增加实践的同时可以更好的了解建筑材料的使用情况。由此可见课程实践教学使《建筑材料》课程现有的问题得到解决,因此中职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是有必要实行的。
  结语
  随着四个现代化脚步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建筑类人才是社会迫切需要的,而建筑类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中职的优质教育。《建筑材料》课是建筑类人才的必修课,以目前建筑类中职学校教学模式来看弊端很多,这些不足之处完全可以以课程实践教学的方式解决,因此做好建筑材料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应与时俱进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建筑行业人才这才是建筑类中职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沈汝.对中职院校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5(31):111-112.
  [2]向艳慧.中职建筑材料教学探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7,30(14):77-79.
  [3]杨帆.中职建筑材料课程个性化教学法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7,19(05):58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