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如何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 杨 洁

【机构】 宜宾市兴文县大河苗族乡中心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现在普遍很多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弱,孩子的独立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本文结合日常生活中幼儿自理能力弱的问题进行问题的分析及问题的所在。同时提出了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习惯的方法。
  关键词:习惯的培养;家园共育;生活自理能力
  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幼儿园生活教育的重要目标。进入大班的幼儿有了自己的主见,也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他们已经需要信任,需要成人把他们当作“大人一样的看待,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教师将幼儿一日活动中的三个生活习惯有序的指定了目标、要求,以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自觉性和自信心。
  大班幼儿经过三年的幼儿园教育,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已经形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制能力也有所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有所增强。但由于我们大二班是个特殊的班级,从小班到中班都换不同的老师,教师的不同也就导致了教育方法的不同,幼儿发展的方向也就不同。特别是我们班幼儿的一些常规,习惯的发展表现出高高低低、参差不齐,所以我们两位教师就决定一进入大班就首先以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为首要任务。
  一、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幼儿的自理意识
  (一)创设游戏情景,在游戏中形成生活自理意识。游戏是幼儿园最主要、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如小班收拾玩具设计成“帮小玩具找家”、擦自己的小椅子设计成“给小椅子洗澡”的游戏;中班幼儿可以在学穿衣服、叠被子、系鞋带之后,组织幼儿进行“看谁穿得快”、“看谁叠得快又好”等比赛性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参与意识强,积极性高,再加上教师的指导性、鼓励性话语,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通过有趣的儿歌来感染、诱导孩子。如教幼儿扣钮扣,教师可边示范边用儿歌的形式讲解:小小扣眼排一排,漂亮纽扣住进来,你若把它送错门,出去就会乐死我。这样孩子就能更好更快的学会这些事情,掌握一些简单地日常生活技能,对幼儿的发展十分有利。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坚持性和自控能力也差,孩子洗手习惯的培养一直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到了冬天,小手就不愿意伸出来了,每到洗手时,为了应付有些孩子就用手指蘸上一点水,就算洗手了,有的孩子不愿再用小肥皂了,于是我就编了首儿歌:小肥皂手中拿,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泡泡跟我做朋友,冲冲干净喷喷香。这样一来,孩子们洗手的劲一下子出来了,洗手时孩子们认真地学着练着,小手自然也洗得干干净净了,每次洗完手,还争着让我闻闻香不香。
  二、寓教于乐,让幼儿学习自理的技能
  幼儿的思维特点告诉我幼儿的模仿性强,很喜欢鹦鹉学舌,儿歌内容具体、直观、形象,琅琅上口,易读易懂。另一方面儿歌内容直接有指导学习的作用。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把一些幼儿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以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等,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领。诸如:学吃饭的儿歌:小调羹,拿拿好,小饭碗,扶扶牢,小眼睛,看好碗,吃得干净真正好。学叠衣的儿歌:衣服小宝宝,先来站站好,左手抱一抱,右手抱一抱,再来弯个腰。穿脱裤子的儿歌:小朋友,穿裤子,先把前后看仔细,再让两脚钻山洞,一脚钻进左山洞,一脚钻进右山洞,比比哪只先出洞。穿衣的儿歌: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脱衣的儿歌:缩缩头,拉出你的乌龟壳,缩缩手,拉出你的小袖口。
  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对孩子说来,最高兴事莫过于游戏了,游戏是孩子幸福的源泉。抓住这一特征,我就把自理能力的培养寓于游戏之中,让孩子在游戏中,在自己动手操作中进行能力培养。比如表演和角色游戏:“给小猫洗脸”,“给布娃娃扣纽扣”等,这类游戏是用拟人化手法的构思情节来巩固自理能力的。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会学到一些吃饭、穿衣、整理玩具等基本技能。然后,再帮助孩子迁移运用到他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这种方法,符合幼儿心理特点,自然亲切,生动活泼,收效较明显。再比如竞赛游戏:此类游戏主要是通过竞赛活动来巩固生活技能,培养自立和竞赛精神。有穿衣比赛,穿鞋、叠被铺床、用筷等等。
  三、把生活能力的培养寓于游戏之中
  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对孩子说来,最高兴事莫过于游戏了,游戏是孩子幸福的源泉,小班幼儿特别喜欢边说边玩,抓住这一特征,我们就让孩子在游戏中,在自己动手操作中进行能力培养,同时注意个别孩子的指导培养。比如,我们在操作区,我们投放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塑料瓶让幼儿拧拧盖盖,还放置了用自制的“大嘴娃娃”和黄豆、蚕豆、小勺等,让幼儿做喂宝宝的游戏,练习使用哨子,在娃娃家放置一些娃娃和娃娃的小衣服,让孩子们给娃娃穿衣、穿鞋,在游戏操作中,得到生活体验,得到生活能力锻炼。我们还用布为幼儿制作了可以用来操作的一幅美丽的图画,图上有一棵树,树上挂满红红的苹果,还有白云、小鸟、小汽车等等许多的装饰物,图上的所有物品都钉上了钮扣,雌雄扣让幼儿可以随意设计、制作画面内容,让幼儿在钮钮扣扣、撕撕粘粘等操作中发展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锻炼小肌肉,使幼儿的自理技能得以巩固和强化,我们还给它起了好听的名字叫“智慧树”。
  陈鹤琴先生认为“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罪。”培养幼儿的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能为其一生奠定基础。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老师和孩子坚持不懈,共同努力,才会使孩子得到更大、更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