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探究
【作者】 热则耶·图热尼亚孜
【机构】 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托乎拉乡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教师与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要对象,其两者之间的有效互动,将有助于推进课堂教学的深度实施与高效发展。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促进了初中教育形式的有效变革,在提高教学质量的情况下,发挥出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和效用,从而获得了优良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互动;策略探讨
互动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通过构建平等关系,有效促进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互动教学将辩论、讨论等形式引入到教学中,可有效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权。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时,真正地将互动教学落实到课堂中,以此来弥补课堂内容的缺失,这也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教学重担,即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与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1、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现状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学生提高整体素质和学习水平都起着很大的作用。这门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对事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及提高学生对法律认识,从而让学生正确维护自己的权力,同时也可以杜绝很多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学习这门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让学生有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在教学改革中,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也是非常重视的,需要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案来提高课堂改革的质量。然而,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教师的注意目标还是的讲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上,缺乏一定的实际教学。这样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中的互动就会减少,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增加一些实际教学中的例子,吸引学生的关注,来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运用所学知识,积极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初中道德与法治互动课堂的教学策略
2.1 转变教学观念。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往往是以自己为教学的中心,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机械性的传授知识,没有对知识进行创新与开阔,严重的影响了互动教学的合理性。传统的教学方法仅限于教学知识的内容,使得学生的目光局限在教科书上,限制了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传统的课堂重视老师的地位,没有充分的考虑学生的主体性,降低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使得教学的方法机械化。所以老师要积极的响应新课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的计划,让学生可以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可以自发进行思考知识,提出问题和自主创新,摆脱以往被动的学习状态。
2.2 加强情感交流,促进师生互动。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交流能够充分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还能够以积极的引导学生加入到教室的授课步伐之中。首先加强情感交流,也就是教师可以利用课下的时间与学生进行积极的谈话,在学习方面,教师可以成为学生的好老师,而在课下教师也要立志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的促进课程的改进。初中阶段的学生大约在12岁到15岁左右,他们在这阶段的成长较快,不论是身体个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处于一种急速发展的阶段。教师在课下一定要充分的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提升学生对某件事情的认知以及道德情感,让学生在面对众多问题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以及选择。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教书则是教课本上的知识,育人则是为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每个老师都会把每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认真的教他们学习做人的道理,特别是针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教师更应该重视课程的开展状况,从而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引导。
2.3 开展生活教学,提升互动教学质量。教师不但要根据生活情境进行教学,还要根据日常生活进行生活化教学,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并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可以达到提升互动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例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爱在家人间”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述“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故事。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如何能够避免故事中的结局?并引导学生回答:“当小时偷针时,如果家长能运用正确的方式指导其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就可以避免其一错再错。”教师这样进行教学,可以提升互动教学的质量,并提升互动教学的效率。
2.4 评价总结互动式,提升教学效率。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离不开教学总结环节中的评价,并应通过评价总结互动式教学模式,提升学科教学的效率。这样的教学活动目标,为整体学科的教学起到了归纳的作用,同时又提升了学生学习自信心。因此,教师应依据学生在这一学科中的综合表现,结合学科学习的效果,依托互动式教学的优势,进行这一学科学习的总结,并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得学科教学完成体系的构建,不断提升道德与法治这一初中阶段重要学科的教学效率。
2.5 提升老师素养,构建师生关系。老师的教学能力对课堂的效率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老师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养,在网络中搜集经验,观看教育频道、阅读专业书籍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老师提升自身的能力,丰富经验和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相应的路径。互动式教学对老师的教学能力有很强的要求,在教学中老师占据主导地位,发挥着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责任,对学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老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意识,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确保教学能够有效的进行。师生关系是当今教学的主要问题,影响着教学的效率,为了让学生提升思想的质量,老师要营造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可以更加轻松的学习知识点,进而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让学生可以成为综合性的人才。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在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中,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十分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以及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应从创设问题探究情境、科学选择教学案例以及开展课堂辩论活动等方面入手,提升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成效,进而真正帮助学生学好、学透道德与法治课程,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岳进文.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27):125-126.
[2]刘佳.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新课程,2021,(25):128.
[3]王小燕.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作用[J].学苑教育,2021,(10):33-34.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互动;策略探讨
互动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通过构建平等关系,有效促进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互动教学将辩论、讨论等形式引入到教学中,可有效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权。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时,真正地将互动教学落实到课堂中,以此来弥补课堂内容的缺失,这也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教学重担,即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与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1、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现状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学生提高整体素质和学习水平都起着很大的作用。这门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对事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及提高学生对法律认识,从而让学生正确维护自己的权力,同时也可以杜绝很多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学习这门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让学生有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在教学改革中,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也是非常重视的,需要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案来提高课堂改革的质量。然而,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教师的注意目标还是的讲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上,缺乏一定的实际教学。这样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中的互动就会减少,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增加一些实际教学中的例子,吸引学生的关注,来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运用所学知识,积极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初中道德与法治互动课堂的教学策略
2.1 转变教学观念。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往往是以自己为教学的中心,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机械性的传授知识,没有对知识进行创新与开阔,严重的影响了互动教学的合理性。传统的教学方法仅限于教学知识的内容,使得学生的目光局限在教科书上,限制了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传统的课堂重视老师的地位,没有充分的考虑学生的主体性,降低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使得教学的方法机械化。所以老师要积极的响应新课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的计划,让学生可以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可以自发进行思考知识,提出问题和自主创新,摆脱以往被动的学习状态。
2.2 加强情感交流,促进师生互动。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交流能够充分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还能够以积极的引导学生加入到教室的授课步伐之中。首先加强情感交流,也就是教师可以利用课下的时间与学生进行积极的谈话,在学习方面,教师可以成为学生的好老师,而在课下教师也要立志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的促进课程的改进。初中阶段的学生大约在12岁到15岁左右,他们在这阶段的成长较快,不论是身体个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处于一种急速发展的阶段。教师在课下一定要充分的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提升学生对某件事情的认知以及道德情感,让学生在面对众多问题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以及选择。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教书则是教课本上的知识,育人则是为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每个老师都会把每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认真的教他们学习做人的道理,特别是针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教师更应该重视课程的开展状况,从而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引导。
2.3 开展生活教学,提升互动教学质量。教师不但要根据生活情境进行教学,还要根据日常生活进行生活化教学,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并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可以达到提升互动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例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爱在家人间”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述“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故事。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如何能够避免故事中的结局?并引导学生回答:“当小时偷针时,如果家长能运用正确的方式指导其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就可以避免其一错再错。”教师这样进行教学,可以提升互动教学的质量,并提升互动教学的效率。
2.4 评价总结互动式,提升教学效率。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离不开教学总结环节中的评价,并应通过评价总结互动式教学模式,提升学科教学的效率。这样的教学活动目标,为整体学科的教学起到了归纳的作用,同时又提升了学生学习自信心。因此,教师应依据学生在这一学科中的综合表现,结合学科学习的效果,依托互动式教学的优势,进行这一学科学习的总结,并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得学科教学完成体系的构建,不断提升道德与法治这一初中阶段重要学科的教学效率。
2.5 提升老师素养,构建师生关系。老师的教学能力对课堂的效率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老师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养,在网络中搜集经验,观看教育频道、阅读专业书籍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老师提升自身的能力,丰富经验和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相应的路径。互动式教学对老师的教学能力有很强的要求,在教学中老师占据主导地位,发挥着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责任,对学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老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意识,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确保教学能够有效的进行。师生关系是当今教学的主要问题,影响着教学的效率,为了让学生提升思想的质量,老师要营造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可以更加轻松的学习知识点,进而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让学生可以成为综合性的人才。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在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中,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十分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以及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应从创设问题探究情境、科学选择教学案例以及开展课堂辩论活动等方面入手,提升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成效,进而真正帮助学生学好、学透道德与法治课程,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岳进文.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27):125-126.
[2]刘佳.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新课程,2021,(25):128.
[3]王小燕.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作用[J].学苑教育,2021,(10):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