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微视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李省丽

【机构】 云南省芒市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微视频以其短小精悍,使用方便且主题强烈而受到广泛运用。生物教学中有效使用微视频这一教学手段可辅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拓宽学生视野,还能够节约教学时间和成本。
  关键词:生物;中学生;微视频
  2017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期望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生物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期待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在信息发展高速的今天,结合了信息技术和生物课程的微视频教学方法,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一种教学手段,其优势也在日常教学中逐渐凸显出来。
  1.微视频概述
  微视频是指短则30秒,长则不超过20分钟,内容广泛,视频形态多样,涵盖小电影、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片段等,可通过PC、手机、摄像头、DV、DC、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的视频短片的统称。它具有许多特点,如:(1)微视频具有互动性,偏远学校因公费有限而请不起更专业一点的科任教师导致学生知识体系不完善,这时候就可以利用微视频教学进行教学和学习的方式可实现师资共享、在线任教;学生流动、及时学习。(2)微视频具有娱乐性,微视频还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更活跃,调节学生因枯燥乏味的知识而疲惫的精神状态,使学生自主学习性加强,帮助学生更快更准找到所学知识的难点,易错点,易混淆点。微视频还丰富了课程资源,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3)微视频还具有快餐性,能够随时随地的更新知识盲区,迎合社会的瞬息万变。基于微视频的以上特点,若在生物科学教学中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则能让实验探究多、知识点多而零散甚至抽象的生物课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2.微视频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创设真实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的讲授,导入环节尤为重要,微视频资源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微视频具有真实、生动、形象的特点,选取合适的微视频资源,能够引起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从而促进教师的教学。所以导入新课阶段,教师可以选取时间短、画面清晰、内容符合本次课的视频来创设本节情景。比如,在讲授《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时霍金视频导入,通过神经系统有损伤,机体无法正常进行生命活动,内环境稳态无法正常维持,回顾上节课“内环境稳态”概念及意义,同时引出本节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应答依靠复杂而精巧的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和反射弧对于机体正常进行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再比如,在讲授《细胞的增值》时,可以先播放一段胎儿发育全过程的动画演示导入新课,通过受精卵发育成胎儿的视频,让学生更生动形象的了解细胞增殖这一过程,同时激发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进而引入新课学习。
  2.2依托微视频实现有效实验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对高中生物学习至关重要,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还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近些年来,高中生物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实验内容。鉴于大多数学校的教学现状,并不是教材的每个实验都能得以开展,也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实验。但是有些生物知识不通过实验很难被学生理解和吸收。有些实验就算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也难以得到明显的实验结果,更无法了解到实验发生的内在过程。微视频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些难题,利用微视频可以模拟实验的进行过程,展示那些实际难于操作的实验过程,或者可以利用微视频讲解实验中发生的肉眼无法看见的过程,这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实验过程,也加深了对实验的理解,还能够节约教学成本和时间,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这一探究实验,受学校实验设备的限制,无法进行分组实验加上实验本身具有一定技能要求,学生要完成分组实验难度较大,教师讲解实验又无法直观呈现实验具体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而通过微视频演示实验的过程并展示实验的结果,能让学生快速地掌握这部分内容。解决了乡镇中学没有实验室但要进行实验教学的一个难题,通过播放模拟实验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验到生物实验的奥秘,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2.3扩大课程容量和拓宽学生视野 
  学习生物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不能仅限于学习课本的内容。教师除了教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外,还要学会充分利用多种资源来教授学生课本以外的生物学知识,要让学生“学以致用,把书读活”。视频资源是补充更多的课外知识比较好的方式。微视频引入课堂辅助教学,生动直观地呈现多维的画面,而且内容丰富新颖,对比起平淡的文字、言语、黑板板书、图片展示等效果要好很多,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借助微视频的播放,教师可以给学生传播大量的信息,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比如,在学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一节内容时,播放生态系统被破坏的视频,可以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必要性,不仅仅是保护生态系统,更是保护我们自己,以此渗透生命教育的教学思想。
  2.4讨论微视频作品,提炼教学内容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在感悟教学影片、品评其内容时,无不伴随着丰富的想象。学生紧扣教学主题展开想象,可以使枯燥的生物学知识在讨论中变得生动起来,在生动的语言及场景中感受影片背后的奥妙,是微视频的突出特点。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介绍了很多生物科技研究成果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虽然是选修课程,但教材中的内容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近20%,这足以突出显示生物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之大。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影片《生化危机》为例,让学生自主探讨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工程相关领域知识的兴趣,并从情感角度分析科学技术引发的社会问题,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微视频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3.1应避免华而不实的视频播放,要重视教学成效 
  微视频在现代教学环境中日渐受到教师的重视,然而如果过多地关注微视频作品的华丽,势必会适得其反,使教学目标成为空谈。另外,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影片应根据教学内容适当使用,不能堂堂微视频课、节节点评课,这样的生物课堂就成了微视频欣赏课,失去了微视频教学的价值。
  3.2重视微视频教学资源的质量
  微视频可以作为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在课堂上,针对重难点知识利用微视频教学,可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微视频还可以用来夯实基础,帮助巩固所学内容,播放视频可以让学生的心情更加愉快,对其内容的记忆更有帮助。但是教师应该注重培养自身现代教育技术能力,避免因自身不会使用多煤软件,无法有效地使用具有海量信息的互联网来获取合适的微视频教学资源、不能对所获得的微视频教学资源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制作,导致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微视频资源可能与教学内容不符等问题。因此,教师既要注意微视频资源的质量,使用清晰度高和内容更新及时的素材,还要注意所选取的资源与教学主题密切相关,同时还要对微视频资料进行适当的编辑和制作,使其具有代表性,提高与教学内容的吻合程度;最后,还要重视平时视频教学资源的积累,为微视频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奠定基础。
  3.3重视传统教学手段,避免视频短片主导
  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微视频辅助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上存在的不足,优化了教学结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微视频教学它的不足之处,它学会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片段化,不利于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使微视频和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选择在教学中合适的地方和合适的时机播放微视频,避免因微视频的使用而减少师生互动的现象,还要处理好传统板书、讲授和微视频播放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优化教学结构,体现出生物微视频教学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郭宏玉.浅谈微视频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才智,2018(07):66.
  [2]陈兆亮,康珍.微视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7(10):28-29.
  [3]莫雪斌,微视频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的应用[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4,12(25):17-19
  [4]陈冰凤,陈惠仙,苏东凤,黄秋玲.微视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