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论物理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 陈小红
【机构】 四川省邻水县观音桥镇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问是思维的启动机,强化培养提问能力是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得到有效培养的重要举措。物理作为科学素养培养平台而加强学生提问能力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探讨了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提问能力培养、增强问题意识的教学意义、实践途径以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初中物理;提问能力;培养
问是思维的启动机,它能帮助学生质疑思维的诞生。但我们现行学生很多没有质疑学习习惯,也无法从无声的文本、物理符号以及实验操作观察中发现问题,更不能从中找到质疑的疑点思考问题。物理作为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平台,能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仅能促进自我专注学习,诱发探究积极性,还能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培养学生提问意识和能力便也是物理作业奠基教育的重要责任。南宋朱熹告诉我们:“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也就是要求我们通过“教有疑”策略来培养学生质疑提问能力。
一、强化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教学意义
提问是集组织性、诱思性和调节性于一体的课堂教学实施手段,也是促进师生互动、情感交流、智慧碰撞的重要策略。但在实践中,提问成为教师诱发学生思考的专利,而不是学生质疑生问的重要呈现。在以教师为主导的物理教学课堂中我们常发现教师总乐于在“一问一答”中进行知识传递。正是这种实施,导致学生主体性大减,甚至养成了学习惰性,没有自我提问、想问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应和,即答问,甚至养成一种不敢怀疑的心态,既不敢惟书惟师也不能惟书惟师,渐渐成为没有质疑方法和能力的学生。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到物理教学的师生互动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创造力发展。以“优教优学”为主题的新一轮课改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就是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凸显主体性,做到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包括主动提出问题,主动进行探究,主动进行智慧碰撞。在物理课堂上,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创造精神为核心的提问答问的过程中进行加强,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教与学既重分析又强调过程探究,让学生更多地在提问影响下自然会促使他们去思考、去分析获得的现象以及现象中隐藏的数据。这是探究也是培养思维和能力的过程。所以,在中学物理课堂上,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发问水平和提问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点我们身为一线的教师更应该提高这种认识。
二、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实践途径
提问能力培养是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教师长期坚持,更需要教师创新策略,运用多种方法促进学生质疑发现,能从“平淡无奇”的文本描写中发现与众不同的新东西来。
(一)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发现。学起于思贵在疑。但我们学生读书时往往嘴过不留痕,实验操作时动手不动脑,不喜欢问,更不主动思考探究为什么要这样而不那样,这就是没有质疑能力的表现,只能“唯书是学”、“唯书是信”。当然,学生的提问意识是一口气吃不出胖子来的,能力更如此,需要教师放在日常过程中。其培养路径就是多鼓励,多训练,比平台,尽可能与所教内容结合,通过富有耐心的培养去实现。对于初中学生,长久受学习惰性和被动性影响很多学生都不能主动质疑,更不能提问。这个培养过程将会更持久。在每个实验中,鼓励学生睁大慧眼,主动质疑,从中发现,并通过内化把自己观察所获得的疑问提出来。可以向同学提,也可以向教师提。
(二)创设问题情境诱发思考提问。这是通过“教有疑”的典型操作策略。实践中,有效的问题情境的建立要求一线教师在课堂上应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较好的发问环境。不仅要让他们积极地探究、思考,还要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支持和鼓励。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在提问中体会到了思考的机会和得到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从而产生一个积极的发问期待和主动思考的主体性。另外,老师要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考虑问题,不要对某些问题进行简单的回答,要激发他们的思维;而让他们在持续的思索中进一步结合现实实际进行又会有新的问题出现,直至问题被一一解答。例如,声音的产生问题、压力大小问题、力的方向问题等,都需要以情境为前提进行诱思,让学生的提问更真实,更有思考价值。
(三)授予学生提问方法。物理学以严谨著称,实验多,除了要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外,还要对他们进行提问的方法和语言组织的指导。特别是在提问方式的处理上,有必要对他们所提的问题进行恰当的“问法包装”,在确保“问”得准,“问”在要害上。在物理课堂上,老师最好设计出富有逻辑性、渐进性的问题,特别是在以自主为主要的探究涫中,在问题解决和处理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向学生提问,使他们在主动参与中沿着问题的难度一步步向上升。要知道,“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会更好。教师教导学生怎样提出问题,是教育他们把握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他们对问题的设计和提问实施的认识。通过对提问内容和方式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在课堂问与答的过程中进行自主的、主动的、积极的思想交换和情感交流、并促进思维发展。
三、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注意事项
一是提问能力是学生众多能力中的一项,教师不能为此而失彼。二是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应尊重学生个性,不能强迫学生过多地做自己不乐意的事;三是教师要着重学生思维的创新,不能对学生的异想天开给予嘲哄;四是要给予学生思考的足够的时间,不能一问不答就另换人家。
参考文献:
[1]张凤春,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浅谈[J].读与写,2020年。
[2]赵学华,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9年。
关键词:初中物理;提问能力;培养
问是思维的启动机,它能帮助学生质疑思维的诞生。但我们现行学生很多没有质疑学习习惯,也无法从无声的文本、物理符号以及实验操作观察中发现问题,更不能从中找到质疑的疑点思考问题。物理作为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平台,能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仅能促进自我专注学习,诱发探究积极性,还能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培养学生提问意识和能力便也是物理作业奠基教育的重要责任。南宋朱熹告诉我们:“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也就是要求我们通过“教有疑”策略来培养学生质疑提问能力。
一、强化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教学意义
提问是集组织性、诱思性和调节性于一体的课堂教学实施手段,也是促进师生互动、情感交流、智慧碰撞的重要策略。但在实践中,提问成为教师诱发学生思考的专利,而不是学生质疑生问的重要呈现。在以教师为主导的物理教学课堂中我们常发现教师总乐于在“一问一答”中进行知识传递。正是这种实施,导致学生主体性大减,甚至养成了学习惰性,没有自我提问、想问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应和,即答问,甚至养成一种不敢怀疑的心态,既不敢惟书惟师也不能惟书惟师,渐渐成为没有质疑方法和能力的学生。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到物理教学的师生互动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创造力发展。以“优教优学”为主题的新一轮课改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就是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凸显主体性,做到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包括主动提出问题,主动进行探究,主动进行智慧碰撞。在物理课堂上,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创造精神为核心的提问答问的过程中进行加强,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教与学既重分析又强调过程探究,让学生更多地在提问影响下自然会促使他们去思考、去分析获得的现象以及现象中隐藏的数据。这是探究也是培养思维和能力的过程。所以,在中学物理课堂上,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发问水平和提问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点我们身为一线的教师更应该提高这种认识。
二、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实践途径
提问能力培养是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教师长期坚持,更需要教师创新策略,运用多种方法促进学生质疑发现,能从“平淡无奇”的文本描写中发现与众不同的新东西来。
(一)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发现。学起于思贵在疑。但我们学生读书时往往嘴过不留痕,实验操作时动手不动脑,不喜欢问,更不主动思考探究为什么要这样而不那样,这就是没有质疑能力的表现,只能“唯书是学”、“唯书是信”。当然,学生的提问意识是一口气吃不出胖子来的,能力更如此,需要教师放在日常过程中。其培养路径就是多鼓励,多训练,比平台,尽可能与所教内容结合,通过富有耐心的培养去实现。对于初中学生,长久受学习惰性和被动性影响很多学生都不能主动质疑,更不能提问。这个培养过程将会更持久。在每个实验中,鼓励学生睁大慧眼,主动质疑,从中发现,并通过内化把自己观察所获得的疑问提出来。可以向同学提,也可以向教师提。
(二)创设问题情境诱发思考提问。这是通过“教有疑”的典型操作策略。实践中,有效的问题情境的建立要求一线教师在课堂上应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较好的发问环境。不仅要让他们积极地探究、思考,还要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支持和鼓励。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在提问中体会到了思考的机会和得到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从而产生一个积极的发问期待和主动思考的主体性。另外,老师要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考虑问题,不要对某些问题进行简单的回答,要激发他们的思维;而让他们在持续的思索中进一步结合现实实际进行又会有新的问题出现,直至问题被一一解答。例如,声音的产生问题、压力大小问题、力的方向问题等,都需要以情境为前提进行诱思,让学生的提问更真实,更有思考价值。
(三)授予学生提问方法。物理学以严谨著称,实验多,除了要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外,还要对他们进行提问的方法和语言组织的指导。特别是在提问方式的处理上,有必要对他们所提的问题进行恰当的“问法包装”,在确保“问”得准,“问”在要害上。在物理课堂上,老师最好设计出富有逻辑性、渐进性的问题,特别是在以自主为主要的探究涫中,在问题解决和处理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向学生提问,使他们在主动参与中沿着问题的难度一步步向上升。要知道,“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会更好。教师教导学生怎样提出问题,是教育他们把握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他们对问题的设计和提问实施的认识。通过对提问内容和方式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在课堂问与答的过程中进行自主的、主动的、积极的思想交换和情感交流、并促进思维发展。
三、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注意事项
一是提问能力是学生众多能力中的一项,教师不能为此而失彼。二是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应尊重学生个性,不能强迫学生过多地做自己不乐意的事;三是教师要着重学生思维的创新,不能对学生的异想天开给予嘲哄;四是要给予学生思考的足够的时间,不能一问不答就另换人家。
参考文献:
[1]张凤春,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浅谈[J].读与写,2020年。
[2]赵学华,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