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一案式教学的初探与实践
【作者】 刘 焰
【机构】 云南昭通市昭阳区第一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一案式教学法”是通过精选一个主题案例贯穿教学课堂的始终,师生依据案例设置的问题参与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一案式教学法”是案例教学法中比较直观又易于驾驭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师来说,可以依托精选案例衬托教学知识内容开展课堂教学,知识内容呈现自然明了;对于学生来说,一案式教学印象深刻,知识过渡自然流畅,便于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一案式教学;案例精选;问题设计
人教版新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总的来说是比较贴合学生、社会、教学实际的,但是教材中的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教学过程如果单纯通过传统说教式的传授教学知识的话,对于初中阶段学生来说,接受能力极其有限,教学目标也就难于达到,学生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一案式教学法通过精选案例将教学中抽象的内容用图片、视频、音乐等方式呈现出来,学生可以比较直观的学习和理解教学知识内容,从而更好地推进教学,达到教学中的教学相长。
在这里,我们选择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第二框《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的内容通过一案式教学进行剖析,教学过程组织如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几张体现青春激情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现在的自己如何体会图片内容,相比较如果更换角色,低龄段学生来看图可能单纯的只看到图片的表面内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青春期的学生思维伴随着生理和心理变化,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导入新课题。
(二)知识讲授
知识点一:发展独立思维
精选案例:同学们都看了电影《长津湖水门桥》吗?设问:请你对这部贺岁电影进行评价。教师可以邀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都会说出一些不同的见解和感受。教师进行归纳点拨。教师设问:为什么大家会有这些不同的见解呢?因为个体差异,每个人存在着思维的独立性,引入教学内容目标。
知识点二:思维具有批判性
电影《长津湖水门桥》上映后,网友们对电影进行较多的评价:A网友:春节应该播放喜剧片,这样才适合节日喜庆的气氛,长津湖看了以后让人悲痛,不适宜春节上映;B网友:情节紧凑不拖沓,演员演技可圈可点。设问:请你对以上网友的影评谈谈你的看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谈了自己的观点体现了思维的独立性,同时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措施又体现了思维具有批判性。教学中这样的衔接让学生自然明了地认识到独立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内在联系。
知识点三:培养创造性思维
电影《长津湖水门桥》在上映之前,更多人并不知道长津湖在哪里,也不知道水门桥的故事,影片上映后,社会影响广泛而热烈。设问:为什么会出现案例中的现象?谈谈我们该如何发掘自己的创造性?学生的思考也许达不到教师的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指出:因为电影上映之前没有人创作出类似的作品,所以我们并不知道影片中的故事,特别是年轻人。电影制作方创作了《长津湖水门桥》让我们了解了这段可歌可泣的战争英雄史诗,对观众进行了一次革命的洗礼,开展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创造就在我们的身边,要敢于打破常规,去创造、去发现,融入他人与社会,体现创造的意义和价值。
借助“一案教学法”让教学知识内容连贯成为一个思维整体,依据知识内容设置科学合理易于学生思考和理解的问题,将难于理解的知识生活化、社会化。一方面学生掌握并了解了教学知识;另一方面对学生展开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洗礼,突显了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功能。
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一案式教学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如何科学合理使用“一案式教学法”落实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愉快地进行学习并掌握教学知识内容,这成为教师必须要深入探索的课题,从上面的教学实例来看,一案式教学要能驾驭教学,关键是案例的选择及处理,下面我们从案例的收集、精选、处理、问题设计,适用情形等方面进行阐述与探讨。
一、“一案式教学”案例收集是基础
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学之余一定很注意收集一些教学案例和教学素材。作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更应该具备这样的素养和要求。收集的内容可以多样,但是注意收集一些成功者的实例,例如: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人物、时代楷模、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等人物素材。素材的获得也可以通过一些媒介渠道收集:例如:《国家相册》、《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全国道德模范评选》、《3.15晚会》、《半月谈》、《人民网》、《新华网》、《人民日报》等媒体和媒介获得素材进行收藏整理。
“一案式教学”素材的收集形式可以是图片、图片加文字、也可以是视频(长视频可以剪辑),最好不要单纯采用纯文字资料型素材。图片和视频的呈现方式一定要典型、简单明了、不可杂乱,文字要言简意赅,不要呈现文字太多的大段式材料,视频要经过剪辑,时长控制在5分钟范围内,冗长的视频会浪费教学时间,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最终忽略了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目的。
二、一案式教学案例选择是关键
“一案式教学”的案例选择是教学的关键。精选优质的案例,并设置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与分析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教师来说,可以为教学的开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案例选择我认为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1)案例的选取要求要紧贴教学知识内容,案例服务于教学知识体系内容,实现教学目标要求。(2)案例要有针对性,选择耳濡目染的话题,可以是电影片段、视频片段、新闻话题,也可以是生活中学生能够接触到的话题。(3)案例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可以帮助学生启迪自己的思维。
三、一案式教学案例设计是教学升华
“一案式教学”案例确定以后,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案例呈现方式依据知识内容呈递进方式呈现,呈现过程要自然流畅,体现知识的体系性,不显突兀。教学过渡要合理自然,这就要求教师在精选案例以后不是拿来就用,要科学合理的对案例进行处理及加工、编辑并设置科学合理的问题。
案例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要求,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主客观现状,不能超越教学对象的实际,不得拔高教学目标要求。
四、一案式教学问题设计是教学重要环节
问题设计是案例与教学知识目标的衔接架构。问题设计不是地毯式的全覆盖,应该有所侧重,就是要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要求。
问题设计需要教师依据教学对象特点和教学内容要求难易结合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层次要求,学生直接能随口知道的问题不需要呈现在问题的设计中,“能”和“不能”的设问应尽量减少甚至剔除,问题设计对教学对象应具有指向性,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思考激情,问题的设计要让学生有话可说,但是也不能让学生回答偏离教学要求随意发挥,这样的设问达不到教学目标要求。
五、一案式教学的适用情形
“一案式教学”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良方,教学手段没有固定的方式,所谓教无定法,只有适合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方法,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教学方式,作为教师,在确定教学方法之前。首先要充分的研究教材,对教材做到了然于胸,熟知教学知识内容;其次,教师也要研读教学大纲或者教学参考指导用书了解教学要对学生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第三,依据教学知识体系确定教学方式。如果知识内容存在递进和系统性特点,可以采用“一案式教学法”设计问题开展教学。案例最好体现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能够对学生产生正能量的共鸣,规避选择虚构的,假大空式的案例作为教学案例。案例是为教学服务的,特别是通过精选一个案例贯穿教学始终,教学成功与否与案例的选择、设计、教学导向存在直接的关系。
综上所述,学无常法,教无定法。一案式教学是案例教学法的一种呈现形式,所不同的是,一案式教学是精选一个案例依据教学内容贯穿课堂始终,教学容易操作,知识也容易理解掌握。教学效果的关键是教师要能够精选案例、设计问题、科学引导、驾驭课堂教学。教学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时代在变,知识在变,学生在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执念不变,那只能被淹没的教学改革的洪流之中。
参考文献:
[1].王玉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7.
[2].程晓佩.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7.
[3].徐丽岩.案例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
[4].曹家权.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索[J].基础教育论坛,2019(13).
作者简介:刘焰(1978年7月生),男,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第一中学,电话:15126655601。住址:昭通市昭阳区温泉泰鹤城5幢2单元。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一案式教学;案例精选;问题设计
人教版新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总的来说是比较贴合学生、社会、教学实际的,但是教材中的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教学过程如果单纯通过传统说教式的传授教学知识的话,对于初中阶段学生来说,接受能力极其有限,教学目标也就难于达到,学生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一案式教学法通过精选案例将教学中抽象的内容用图片、视频、音乐等方式呈现出来,学生可以比较直观的学习和理解教学知识内容,从而更好地推进教学,达到教学中的教学相长。
在这里,我们选择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第二框《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的内容通过一案式教学进行剖析,教学过程组织如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几张体现青春激情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现在的自己如何体会图片内容,相比较如果更换角色,低龄段学生来看图可能单纯的只看到图片的表面内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青春期的学生思维伴随着生理和心理变化,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导入新课题。
(二)知识讲授
知识点一:发展独立思维
精选案例:同学们都看了电影《长津湖水门桥》吗?设问:请你对这部贺岁电影进行评价。教师可以邀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都会说出一些不同的见解和感受。教师进行归纳点拨。教师设问:为什么大家会有这些不同的见解呢?因为个体差异,每个人存在着思维的独立性,引入教学内容目标。
知识点二:思维具有批判性
电影《长津湖水门桥》上映后,网友们对电影进行较多的评价:A网友:春节应该播放喜剧片,这样才适合节日喜庆的气氛,长津湖看了以后让人悲痛,不适宜春节上映;B网友:情节紧凑不拖沓,演员演技可圈可点。设问:请你对以上网友的影评谈谈你的看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谈了自己的观点体现了思维的独立性,同时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措施又体现了思维具有批判性。教学中这样的衔接让学生自然明了地认识到独立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内在联系。
知识点三:培养创造性思维
电影《长津湖水门桥》在上映之前,更多人并不知道长津湖在哪里,也不知道水门桥的故事,影片上映后,社会影响广泛而热烈。设问:为什么会出现案例中的现象?谈谈我们该如何发掘自己的创造性?学生的思考也许达不到教师的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指出:因为电影上映之前没有人创作出类似的作品,所以我们并不知道影片中的故事,特别是年轻人。电影制作方创作了《长津湖水门桥》让我们了解了这段可歌可泣的战争英雄史诗,对观众进行了一次革命的洗礼,开展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创造就在我们的身边,要敢于打破常规,去创造、去发现,融入他人与社会,体现创造的意义和价值。
借助“一案教学法”让教学知识内容连贯成为一个思维整体,依据知识内容设置科学合理易于学生思考和理解的问题,将难于理解的知识生活化、社会化。一方面学生掌握并了解了教学知识;另一方面对学生展开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洗礼,突显了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功能。
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一案式教学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如何科学合理使用“一案式教学法”落实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愉快地进行学习并掌握教学知识内容,这成为教师必须要深入探索的课题,从上面的教学实例来看,一案式教学要能驾驭教学,关键是案例的选择及处理,下面我们从案例的收集、精选、处理、问题设计,适用情形等方面进行阐述与探讨。
一、“一案式教学”案例收集是基础
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学之余一定很注意收集一些教学案例和教学素材。作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更应该具备这样的素养和要求。收集的内容可以多样,但是注意收集一些成功者的实例,例如: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人物、时代楷模、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等人物素材。素材的获得也可以通过一些媒介渠道收集:例如:《国家相册》、《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全国道德模范评选》、《3.15晚会》、《半月谈》、《人民网》、《新华网》、《人民日报》等媒体和媒介获得素材进行收藏整理。
“一案式教学”素材的收集形式可以是图片、图片加文字、也可以是视频(长视频可以剪辑),最好不要单纯采用纯文字资料型素材。图片和视频的呈现方式一定要典型、简单明了、不可杂乱,文字要言简意赅,不要呈现文字太多的大段式材料,视频要经过剪辑,时长控制在5分钟范围内,冗长的视频会浪费教学时间,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最终忽略了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目的。
二、一案式教学案例选择是关键
“一案式教学”的案例选择是教学的关键。精选优质的案例,并设置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与分析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教师来说,可以为教学的开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案例选择我认为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1)案例的选取要求要紧贴教学知识内容,案例服务于教学知识体系内容,实现教学目标要求。(2)案例要有针对性,选择耳濡目染的话题,可以是电影片段、视频片段、新闻话题,也可以是生活中学生能够接触到的话题。(3)案例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可以帮助学生启迪自己的思维。
三、一案式教学案例设计是教学升华
“一案式教学”案例确定以后,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案例呈现方式依据知识内容呈递进方式呈现,呈现过程要自然流畅,体现知识的体系性,不显突兀。教学过渡要合理自然,这就要求教师在精选案例以后不是拿来就用,要科学合理的对案例进行处理及加工、编辑并设置科学合理的问题。
案例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要求,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主客观现状,不能超越教学对象的实际,不得拔高教学目标要求。
四、一案式教学问题设计是教学重要环节
问题设计是案例与教学知识目标的衔接架构。问题设计不是地毯式的全覆盖,应该有所侧重,就是要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要求。
问题设计需要教师依据教学对象特点和教学内容要求难易结合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层次要求,学生直接能随口知道的问题不需要呈现在问题的设计中,“能”和“不能”的设问应尽量减少甚至剔除,问题设计对教学对象应具有指向性,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思考激情,问题的设计要让学生有话可说,但是也不能让学生回答偏离教学要求随意发挥,这样的设问达不到教学目标要求。
五、一案式教学的适用情形
“一案式教学”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良方,教学手段没有固定的方式,所谓教无定法,只有适合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方法,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教学方式,作为教师,在确定教学方法之前。首先要充分的研究教材,对教材做到了然于胸,熟知教学知识内容;其次,教师也要研读教学大纲或者教学参考指导用书了解教学要对学生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第三,依据教学知识体系确定教学方式。如果知识内容存在递进和系统性特点,可以采用“一案式教学法”设计问题开展教学。案例最好体现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能够对学生产生正能量的共鸣,规避选择虚构的,假大空式的案例作为教学案例。案例是为教学服务的,特别是通过精选一个案例贯穿教学始终,教学成功与否与案例的选择、设计、教学导向存在直接的关系。
综上所述,学无常法,教无定法。一案式教学是案例教学法的一种呈现形式,所不同的是,一案式教学是精选一个案例依据教学内容贯穿课堂始终,教学容易操作,知识也容易理解掌握。教学效果的关键是教师要能够精选案例、设计问题、科学引导、驾驭课堂教学。教学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时代在变,知识在变,学生在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执念不变,那只能被淹没的教学改革的洪流之中。
参考文献:
[1].王玉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7.
[2].程晓佩.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7.
[3].徐丽岩.案例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
[4].曹家权.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索[J].基础教育论坛,2019(13).
作者简介:刘焰(1978年7月生),男,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第一中学,电话:15126655601。住址:昭通市昭阳区温泉泰鹤城5幢2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