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策略
【作者】 陈健军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柳嘉职业技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礼仪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整体的精神面貌,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综合素养决定了国家的走向。礼仪教育是中职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礼仪教育,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本文主要就中职礼仪教学的教学策略和评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中职、礼仪教育、教学方法
礼仪是人们需要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人们为了维系社会的正常生活,在长期共同生活和互相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对于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中国是礼仪之邦,上下五千年,从西周视礼为“国之大柄”到现代的“五讲四美”;荀子的“国无礼而不宁”到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礼仪一直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社交面的扩大,礼仪已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
一、开展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中职学生,是学生群体中独特的一部分,他们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当今的中职学生大多是来自初中阶段的“落伍者”、“双差生”、“问题生”,许多职中学生普遍存在着思想上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礼仪素养较差的现象。如语言和行为举止不文明,具体表现在不讲卫生、打架、偷盗、上网成瘾、早恋、上课玩手机等。因此,对中职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已迫在眉睫。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开展必要的礼仪教育活动,对规范中职学生的言行举止,构建和谐文明校园,有重要作用。
礼仪教育尤其是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个具有良好礼仪素质的人,在交际活动中往往能恰当地处理好各种关系,懂得尊重他人,举止得体,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从而迅速融入社会,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因此,对中职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不仅可以满足中职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而且还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获得更多的机会。
二、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策略
学校礼仪教育是系统培养学生礼仪素养的最有效方式,也是培养学生礼仪习惯的主阵地和主渠道,通过礼仪教育,学生能够掌握礼仪规范和技能知识,了解个人交往以及职业礼仪,培养运用礼仪的能力,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为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一)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在礼仪教学过程中模拟社交场景或情景,突出礼仪技能的运用,帮助学生掌握礼仪规范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分别饰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各种社交场所的实际情况,应用自身学习到的各种礼仪知识。在情景模拟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一些对应场合的音频、视频、图片等,帮助学生尽快融入角色之中,去体会不同场景下不同角色的心态,通过巧设情境,能够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各种社交场合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各种社交礼仪。
(二)主题教学法
主题教学法是在教师确立的主体框架中紧紧围绕学生、跟踪学生思维研究过程的教学,是开发学生个人基于实际而不是基于理论的探究思路,并且要求学生是以一个职业人的身份进入学习状态。主题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为目的,以研究实际问题为课程方式,着重培养学生对原理和方法的掌握。主题教学法能够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合作学习、表演过程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到各种礼仪知识,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教学。它具有形、声、光、色等特色,能优化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创设情境,可以是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深难的内容通俗化。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典型案例纳入教学个过程,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通过多媒体呈现案例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及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运用礼仪学科知识。
(四)实践教学法
对于中职学生的礼仪教育,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是不够的。因此,要以中职学生礼仪行为养成为核心,有意识地引导中职学生把礼仪行为的养成贯穿于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体现在日常行为的各方面。教师在讲解礼仪规范动作要领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去练习,不断地去摸索掌握好这些动作要领的方法和规律。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获得礼仪知识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到其所学专业的能力,避免在教学中纯粹的灌输礼仪技巧和方法,忽略礼仪和专业结合的重要性。实践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明白礼仪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礼仪的兴趣。
(五)榜样激励法
古人云:“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孔子也曾说过:“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事礼仪教育的教师更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仪表仪态,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以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等道德规范约束自身言行,使自身素质符合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的需要。一个气质优雅,仪表整洁的教师对中职学生的礼仪教育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任何时候,教师都应该按照礼仪的规范和标准做事,把行为美和心灵美的和谐统一作为教师塑造自我形象的目标,在一言一行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礼仪示范榜样。教师只有把言传和身教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礼仪教育中发挥风大的作用。
总之,礼仪教育是帮助青少年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促进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中职学校的礼仪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并在礼仪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方法,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掌握礼仪知识,养成知书达理、待人以礼的基本素养。
参考文献:
[1]金萍,何竟.中职礼仪课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01)
[2]杨建英.谈如何提高中职礼仪课教学的实效[J].中等职业教育.2012(08)
[3]马连群.中职礼仪有效教学的方法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02)
关键词:中职、礼仪教育、教学方法
礼仪是人们需要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人们为了维系社会的正常生活,在长期共同生活和互相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对于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中国是礼仪之邦,上下五千年,从西周视礼为“国之大柄”到现代的“五讲四美”;荀子的“国无礼而不宁”到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礼仪一直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社交面的扩大,礼仪已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
一、开展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中职学生,是学生群体中独特的一部分,他们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当今的中职学生大多是来自初中阶段的“落伍者”、“双差生”、“问题生”,许多职中学生普遍存在着思想上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礼仪素养较差的现象。如语言和行为举止不文明,具体表现在不讲卫生、打架、偷盗、上网成瘾、早恋、上课玩手机等。因此,对中职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已迫在眉睫。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开展必要的礼仪教育活动,对规范中职学生的言行举止,构建和谐文明校园,有重要作用。
礼仪教育尤其是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个具有良好礼仪素质的人,在交际活动中往往能恰当地处理好各种关系,懂得尊重他人,举止得体,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从而迅速融入社会,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因此,对中职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不仅可以满足中职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而且还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获得更多的机会。
二、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策略
学校礼仪教育是系统培养学生礼仪素养的最有效方式,也是培养学生礼仪习惯的主阵地和主渠道,通过礼仪教育,学生能够掌握礼仪规范和技能知识,了解个人交往以及职业礼仪,培养运用礼仪的能力,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为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一)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在礼仪教学过程中模拟社交场景或情景,突出礼仪技能的运用,帮助学生掌握礼仪规范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分别饰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各种社交场所的实际情况,应用自身学习到的各种礼仪知识。在情景模拟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一些对应场合的音频、视频、图片等,帮助学生尽快融入角色之中,去体会不同场景下不同角色的心态,通过巧设情境,能够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各种社交场合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各种社交礼仪。
(二)主题教学法
主题教学法是在教师确立的主体框架中紧紧围绕学生、跟踪学生思维研究过程的教学,是开发学生个人基于实际而不是基于理论的探究思路,并且要求学生是以一个职业人的身份进入学习状态。主题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为目的,以研究实际问题为课程方式,着重培养学生对原理和方法的掌握。主题教学法能够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合作学习、表演过程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到各种礼仪知识,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教学。它具有形、声、光、色等特色,能优化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创设情境,可以是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深难的内容通俗化。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典型案例纳入教学个过程,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通过多媒体呈现案例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及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运用礼仪学科知识。
(四)实践教学法
对于中职学生的礼仪教育,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是不够的。因此,要以中职学生礼仪行为养成为核心,有意识地引导中职学生把礼仪行为的养成贯穿于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体现在日常行为的各方面。教师在讲解礼仪规范动作要领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去练习,不断地去摸索掌握好这些动作要领的方法和规律。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获得礼仪知识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到其所学专业的能力,避免在教学中纯粹的灌输礼仪技巧和方法,忽略礼仪和专业结合的重要性。实践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明白礼仪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礼仪的兴趣。
(五)榜样激励法
古人云:“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孔子也曾说过:“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事礼仪教育的教师更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仪表仪态,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以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等道德规范约束自身言行,使自身素质符合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的需要。一个气质优雅,仪表整洁的教师对中职学生的礼仪教育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任何时候,教师都应该按照礼仪的规范和标准做事,把行为美和心灵美的和谐统一作为教师塑造自我形象的目标,在一言一行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礼仪示范榜样。教师只有把言传和身教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礼仪教育中发挥风大的作用。
总之,礼仪教育是帮助青少年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促进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中职学校的礼仪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并在礼仪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方法,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掌握礼仪知识,养成知书达理、待人以礼的基本素养。
参考文献:
[1]金萍,何竟.中职礼仪课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01)
[2]杨建英.谈如何提高中职礼仪课教学的实效[J].中等职业教育.2012(08)
[3]马连群.中职礼仪有效教学的方法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