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中化学教学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

【作者】 胡 彬

【机构】 四川省筠连县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持续推进,许多新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被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而趣味教学法因其独特的教学理念,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之一。采用趣味性课堂教学方式,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率,学生会主动配合教师实现教学目标。本文就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现实意义及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化学;趣味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化学学科在教学中主要是以培养创新型与实践型人才为主,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影响。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教师在教学中追求创新,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教师必须采取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此达到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目标,而趣味化实验就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实验的应用可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此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一、在初中化学中应用趣味化学实验的意义 
  化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最后开设的一门课程,综合性强,非常考验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数学、科学、物理及生物知识。虽然化学都是来源于生活,但是由于缺少引导,学生平时很少留心生活中的化学常识,导致对化学这门课程了解较少,这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收教师传递来的信息并死板地记忆,这种教学模式显然对提高学生的思考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没有帮助,甚至妨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不高,教学质量较差,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地培养。
  处在初中时期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也具备了语言表达能力,对未知的世界依然非常好奇,对感兴趣的事情表现出精力旺盛的特征,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利用充满趣味的化学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保持精力集中,全身心地关注化学研究。因此,趣味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轻松地实现化学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专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增强自学的能力,为适应社会需要打下基础。化学课程中的知识的学习理念可以概括为来自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学生学习化学的目的也是运用化学的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这对学生在学习化学时提出了很高的实践要求。将化学实验作为日常生活的缩影,用于尝试解释化学现象是最有效的方法。如可以用化学实验演示在烧杯中的氧化钙加水会发出热气,这是氧化钙与水发生反应产生热量的现象,这就用化学知识解释了生活中常见的生石灰遇水会“冒白烟”的现象。 
  二、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借助趣味化学实验,培养学生思考探究热情 
  初中化学教材中针对实验内容的呈现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提高实验严谨性的基础上突出了实验的趣味性。这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意识到这个问题,给学生提供亲自参与课堂实验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究与思考相关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在基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合实验步骤,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思考问题,创新实验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以学习制取氧气这部分内容为例,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讲解了基础实验教学后笔者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实验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中可以自主反思参与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实验过程中有哪些值得发扬之处,哪些地方需要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改进。以此为基础,保证了学生安全的同时创新了实验流程。在思考与操作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热情,同时提升学生实验趣味性,这也有利于学生开展后续实验操作活动。 
  (二)丰富化学实验内容,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 
  我国深受应试教育影响,大部分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很少安排化学实验,就算设置了实验内容也都千篇一律,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也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这一教学困境下,教师应以学生学习情况为基础,以教学大纲要求为主要目标合理开展实验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帮助学生搜集感兴趣的化学实验,使学生在学习中罗列更多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此外,教师在刚开始接触化学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教师可结合学生这一特点为学生引入与生活有关的案例,以此点燃学生学习热情。以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这部分内容为例,笔者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化学来源生活且应用于生活,在设计探究过程的环节中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在此之前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制取氧气的方法,对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并不陌生,且实验开始时笔者先是给学生讲解了二氧化碳如何光合作用、灭火、温室效应等知识。为了达到丰富教学内容的作用,教师可给学生展示汽水饮料、二氧化碳灭火器以及人工降雨等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化学现象。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了化学实验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与操作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作为学习初中化学的重要一环,教师的化学实验教学如果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将会造成学生对化学课程不感兴趣,继而影响了教学质量,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学生的化学课程能力也无法得到提高。传统的教学方法下,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参与度不高,无法在课堂上获得良好的效果,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需要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趣味化学实验的带动下,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将化学实验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进行教学,例如,在讲解酚酞试剂遇到酸性碱性溶液会变色的实验时,可以借用美术的知识要求每一名学生在白纸上画一朵花,将花剪下后放入氢氧化钠溶液,吹干后,再喷上酚酞试剂,可以看到白色的花转眼变成了漂亮的红色,这一变化一定会使学生大吃一惊,既锻炼了绘画能力,又增长了化学知识。同理,利用在小学生物上学到的淀粉遇碘变蓝的原理,设计类似的化学实验,增加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感兴趣,在师生的交流中,课堂气氛也变得非常轻松。 
  三、结语 
  综上,教师在教学中要总结教学经验,在教学中贯彻落实趣味化学实验,最大限度地发挥趣味化学实验的价值,强化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祖兆猛.实验教学对初中化学教育的重要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0):147. 
  [2]梅新兰.创客教育理念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D].石河子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