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生活化教学

【作者】 胡强林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石油南路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语文属于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教师应善于利用这些资源和机会,鼓励学生直接使用语文材料开展语言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语言技能。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开展生活化教学,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阅读、在阅读中体验生活。
  一、在阅读中生活
  (一)在阅读中观察生活
  文学作品是生活的浓缩与投影,教师要想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就需要引导学生透过文学作品来观察生活和品味生活,将实际生活与文学作品相联系,实现阅读教学的生活化。例如,在《葡萄沟》一文中,作者通过自己对新疆吐鲁番葡萄沟不同月份景色的观察与描写,向读者展示了葡萄沟的美景和美食,使没有去过葡萄沟的人,不禁对这个地方心生神往。然而,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景色和特产,尤其是农村地区,随着季节的交替与气候的变更,也为我们带来了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瓜熟蒂落、银装素裹等美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仿照文章的思路和结构,从文学的角度对家乡的美景和特产进行细致的观察与描述,将阅读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阅读教学的生活化和本土化。
  (二)在阅读中演绎生活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课文都是通过身边的小事反映现实生活与真实情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采用情境教学法,根据文章内容,为学生创设熟悉且真实的教学情境,从而拉近语文与现实的距离,实现生活化阅读教学。
  (三)在阅读中体验生活
  阅读是丰富知识储备和人生经历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应通过连环提问、小组讨论、课后思考等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生活,让阅读与生活融为一体。例如,在《钓鱼的启示》这篇文章中,教师可为学生布置如下讨论题目: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事,你是如何选择的?通过本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这些启示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指导作用?下次再遇见类似事的时候,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教师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在相互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深刻领会文章的内涵。同时,也引导学生在文章的启示下对自身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和思想进行反思,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实现阅读教学的生活化。
  二、在生活中阅读
  (一)通过生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还处于萌芽阶段,一些情节比较平淡、语言较为刻板、内涵较为深奥的文章,往往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从而打击了他们阅读与学习的信心和兴趣,降低了阅读教学的效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尝试从学生熟悉而喜爱的生活情境出发,导入阅读教学,降低阅读教学的难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通过生活经验突破阅读难点
  学生在阅读中难免会遇到障碍或困扰,教师可尝试通过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突破这些障碍和困扰,从而突破阅读难点、突显阅读重点。例如,《扁鹊治病》一文的阅读教学中,让学生领会寓言的真正寓意是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回想或想象:如果自己感冒的时候没有及时吃药,就会出现发烧、头晕、咳嗽等多个症状,再拖延下去,就可能转移成肺炎等更加难以治愈的疾病,让学生认识到生病的时候回避治疗的危害。将生活经验“移植”到阅读教学当中,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阅读难点、领会文章精髓。
  (三)通过生活实践拓宽阅读视野
  阅读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习惯和爱好。新课改要求教师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并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储备。因此,教师应该将阅读教学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践当中,通过制定阅读计划、开通阅读专栏、开展阅读竞赛、建立“阅读沙龙”等多种方式,将阅读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拓宽阅读教学的途径。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阅读心得交流分享”主题班会,在语文课堂之外,也不放松阅读教学,通过生活化阅读教学,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三、在阅读中教学方式的生活化
  (一)情景导入
  现今,课堂导入依然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导入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一堂课的教学成败。情景导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也是如此。对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方式中,生活化的情景导入,可通过创设生活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努力使课堂教学接近生活,从而让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全面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在情景导入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品读,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二)反思小结中的生活化
  众所周知,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经常需要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大。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即让学生学会总结,从而更深层次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也存在缺点,其很难使学生真正从中受益,难以增强他们的兴趣。因此,在阅读课堂教学的最后,教师仍然需要密切联系生活,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现在实际的运用中。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理解文章含义,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教学模式中好的经验,为以后的教学和学生自学提供良策。
  总之,在生活化教学的背景下,新课改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与新挑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立足于学校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使学生真正地从情感走向生活。因此,教师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创造性的思维去解读文本内容,体会作品的语言文字魅力,让学生如临其境,能以愉快的心情感受到学语文的乐趣,同时做到让学生在阅读中生活,在生活中阅读,将阅读和生活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