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生活德育素材选用标准管见

【作者】 刘 利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柏溪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生活德育,在陶行知德育思想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现实活动出发,在生活中对个体引导和教育,通过有道德的生活在学习道德、养成习惯,并最终达到美而善的生活。教师在小学生德育培养中,应以学生实际生活作为教学内容的依据,并选取相应的生活题材,以便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本文针对小学生活德育素材选用标准进行重点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生活德育;生活素材;选用标准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既包括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对培养人的素质的普遍要求,更贯穿着一定社会制度的国家对培养人的思想政治水平的特殊要求。德育是做人的灵魂,行为的准则。在小学阶段开展生活德育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高尚的品格,还能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结合目前小学生活德育教学情况来看,多数教师在教学模式上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这种模式,长期下去,很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则需要调整教学方式,利用生活素材进行德育教学。
  一、实际生活与小学生德育培养相融合的优势
  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实际生活的素材应用在生活德育教学中,具有较多的优势。一是有助于帮助学生唤醒内心深处的创造力和自我意识,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生活案例的引导下,深刻体验到德育具有的价值和意义。而对于教师,其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融入相关的生活素材,并设计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可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二是极大地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众所周知,小学生活德育课程的开展,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感性思维,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将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融入课堂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并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由此可见,将生活素材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活素材在小学生活德育教学中的有效利用措施
  (一)利用生活,挖掘相关素材资源
  对于小学生活德育教师来说,将生活素材应用在教学中时,要能够将生活素材作为载体,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道德问题。这样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这节内容时,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来查找关于文化遗产在自己家乡的文化保护单位,可让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等方式进行。通过这种途径,能够使得学生较快地寻找到相关的文物保护单位。在此次活动中,教师需要深入引导学生对家乡文物保护单位的情况进行了解,特别是关于历史沿革和经历,以及何时入选在文化保护单位等。学生在完成这个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有效地拉近其与生活德育课堂教学的距离,还极大地丰富当前小学生活德育教学资源。
  (二)积极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并体验
  由于受教学资源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占有的课堂时间比较多。针对这种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地选择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创设出适当的生活情境,然后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情境活动中。比如在教育低段儿童如何有礼貌地与人相处,如何感谢他人的活动过程中,主要的育人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能够表示感谢。为了能够较好地完成该目标,教师可创设出比较温馨的画面,也可以添加音乐来渲染气氛,最后再设计相应的小品表演,同时将学生生活中的情境展示出来。通过这种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提高学生对礼貌待人的掌握程度。
  (三)走进生活,注重学生在课下的实践运用
  生活德育强调的是要让学生在热爱生活、了解生活、亲自去过的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德行,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之外的另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去培养道德品质。对于学生的生活德育,需要教师让其在现实的生活中进行培养。在育人教程中,教师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参与相关的社会综合实践,进而感受生活,促使其能够将书本中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在自身生活中。这样做,既能够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教育,还有效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比如在开展感谢父母的育人活动中,教师就可以选择让学生在周末记录自己在家的活动,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让教师进行评选。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学会主动帮助父母做事。道德存在于生活中,也只有在生活过程中才能真正把握道德原则的意义。
  三、结语
  小学生活德育素材的选用需要结合育人目的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班主任作为生活德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素材相结合进行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还能够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而,小学德育教师需要对这种教学方式予以足够的重视。另外,要想将生活素材在小学生活德育教学中有效利用,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采用相应的措施,如在生活中挖掘相关素材资源,积极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并体验等。通过这几种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生活德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从而有效地满足当前教育改革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许龙游.生活素材在小学生活德育教学中的有效利用[J].考试周刊,2016(75).
  [2]胡清.聚焦生活取舍巧用“生·动”发展——浅议小学生活德育与生活课堂活动化教学中生活素材的选用[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9(10).
  [3]施玲玲.巧用生活素材,构建魅力生活德育与社会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