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幼儿教师如何 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 李孟书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巡司镇第二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发展幼儿语言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幼儿日常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近几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中居住环境的城镇化和封闭化,农村家庭中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逐渐增多,使幼儿缺少了语言交流的环境和机会,语言表达能力大幅度滑坡。主要表现在不愿意和人说话,说话时通句简单、词语贫乏,语言不够完整和流畅,缺乏良好的语言习惯等。我园幼儿教师针对这些现象,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农村幼儿、语言表达、游戏、日常生活、教学活动
一、在日常活动中随机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在日常交谈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日常交谈带有极大的情境性和感情色彩,因而,容易引起幼儿兴趣,而且在说话中幼儿始终处于自然,轻松、毫无拘束的状态,因而思维积极活跃,是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农村幼儿家长经常外出打工,幼儿大部分时间是和爷爷奶奶生活,虽然爸妈会视频聊天,但是时间太短,而且距离远还是常常会觉得孤单因而不愿与人交往。入园后,老师和孩子多亲近、多交流,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把老师当妈妈,融入到集体中,逐渐就愿意多说话了。
2.在自然环境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优美的自然风光是农村的天然优势,我们常常把孩子们带到田间地头,启发他们说说看到的最物和现象。如看天的时候让幼儿观察讲述茶叶的变化,有的孩子说:“茶叶是嫩绿色的”。?还有的孩子说:“茶叶怎么是小小的、短短的??”。再过些天观察的时候,孩子们会说:“茶叶变成深绿色的了,?而且长长了”,到夏天时,孩子们又说出:“茶叶还是没有长高,是因为叔叔阿姨在不断的采摘,所以一直没有长长”。这样,就使得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生动活泼的发展。
3.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种植是幼儿生活的主体,是培养幼儿感知事物,发挥想象,发展语言的重要途径。在种植过程中,孩子们不断的讨论并得出结果。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现象以及觉得发现的问题,这些环节都给幼儿提供了足够的思考时间,以及组织语言表达,这样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幼儿思考能力与表达能力。
4.保护幼儿的好奇心,让他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精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总是对生活环境和各种现象充满好奇,他们常常会向我提出很多让我感到吃惊的问题。如“植物为什么要长在土里,他们看得见太阳吗?”“我为什么只有两只脚?“等等。这时我们对孩子的问题应该耐心的给予回答,鼓励他们大胆地讲一些奇怪的想法,以满足幼儿的求知欲,保护他们的好奇心,这样就能不断的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利用幼儿园文化建设,让每面墙“说话”,培养幼儿的面言表达能力
1.在围墙上和通道里我们制作了有利于发展幼儿思维的图片,有给人以美好愿望的“阿拉丁神灯”,有体现小朋友团结友爱的“熊出没”,有勇敢无畏,敢于置险的“小马宝莉”,有热爱音乐的“米奇弹琴”,有活边可爱的“叮当猫”。还有给人无限避想的“海底世界”和“蓝精灵”。老师组织孩子们观察,小班小朋友会问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叮当猫”哪里得到的魔法口袋?小班小朋友会问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这是什么?”“这是谁?“他们在做什么?”,中班会问些动脑断的问题,如“光头强的妈妈怎么不陪在他身边?”“小马宝莉学习魔法用了多长时间??”,大班会问些运用推想性的问题,如“为什么每次熊大熊二都会赢?”“阿拉丁的神灯是不是还有多的?”等。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发展了各阶段幼儿的思维,
2.?利用班级区角活动让幼儿进行语言交流。我们努力创设了“目标整合、富有儿童化、生活化、活动化的班级立体教育环境,使环境成为支持幼儿发展的隐性课程,如在开展“美丽的看天主题活动时,老师和小朋友欢集了一些春天的花卉,?让幼儿观察说话。用孩子们的手工和画,在楼通里布置墙饰“我和春天有个约会”,配上孩子们的语言文字。组织他们观察,总会出现三三两两、交头接耳的交流:某某小朋友画了哪些东西?谁画的春天最美丽?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模仿和学习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老师应该经常性的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采取不同的语言表达的方式,结合适当的整体语言。使幼儿乐于学习,乐于主动的思考,完成语言教学的基本教学目标。如在《蔬菜歌》的公开课上,老师最后和孩子们起仿编了一首《蔬菜宝宝》使幼儿得语言得到充分的表达。
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活动用。幼儿教育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幼儿园教育知道纲要(试行)》及相关法规汇编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关键词:农村幼儿、语言表达、游戏、日常生活、教学活动
一、在日常活动中随机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在日常交谈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日常交谈带有极大的情境性和感情色彩,因而,容易引起幼儿兴趣,而且在说话中幼儿始终处于自然,轻松、毫无拘束的状态,因而思维积极活跃,是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农村幼儿家长经常外出打工,幼儿大部分时间是和爷爷奶奶生活,虽然爸妈会视频聊天,但是时间太短,而且距离远还是常常会觉得孤单因而不愿与人交往。入园后,老师和孩子多亲近、多交流,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把老师当妈妈,融入到集体中,逐渐就愿意多说话了。
2.在自然环境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优美的自然风光是农村的天然优势,我们常常把孩子们带到田间地头,启发他们说说看到的最物和现象。如看天的时候让幼儿观察讲述茶叶的变化,有的孩子说:“茶叶是嫩绿色的”。?还有的孩子说:“茶叶怎么是小小的、短短的??”。再过些天观察的时候,孩子们会说:“茶叶变成深绿色的了,?而且长长了”,到夏天时,孩子们又说出:“茶叶还是没有长高,是因为叔叔阿姨在不断的采摘,所以一直没有长长”。这样,就使得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生动活泼的发展。
3.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种植是幼儿生活的主体,是培养幼儿感知事物,发挥想象,发展语言的重要途径。在种植过程中,孩子们不断的讨论并得出结果。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现象以及觉得发现的问题,这些环节都给幼儿提供了足够的思考时间,以及组织语言表达,这样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幼儿思考能力与表达能力。
4.保护幼儿的好奇心,让他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精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总是对生活环境和各种现象充满好奇,他们常常会向我提出很多让我感到吃惊的问题。如“植物为什么要长在土里,他们看得见太阳吗?”“我为什么只有两只脚?“等等。这时我们对孩子的问题应该耐心的给予回答,鼓励他们大胆地讲一些奇怪的想法,以满足幼儿的求知欲,保护他们的好奇心,这样就能不断的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利用幼儿园文化建设,让每面墙“说话”,培养幼儿的面言表达能力
1.在围墙上和通道里我们制作了有利于发展幼儿思维的图片,有给人以美好愿望的“阿拉丁神灯”,有体现小朋友团结友爱的“熊出没”,有勇敢无畏,敢于置险的“小马宝莉”,有热爱音乐的“米奇弹琴”,有活边可爱的“叮当猫”。还有给人无限避想的“海底世界”和“蓝精灵”。老师组织孩子们观察,小班小朋友会问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叮当猫”哪里得到的魔法口袋?小班小朋友会问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这是什么?”“这是谁?“他们在做什么?”,中班会问些动脑断的问题,如“光头强的妈妈怎么不陪在他身边?”“小马宝莉学习魔法用了多长时间??”,大班会问些运用推想性的问题,如“为什么每次熊大熊二都会赢?”“阿拉丁的神灯是不是还有多的?”等。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发展了各阶段幼儿的思维,
2.?利用班级区角活动让幼儿进行语言交流。我们努力创设了“目标整合、富有儿童化、生活化、活动化的班级立体教育环境,使环境成为支持幼儿发展的隐性课程,如在开展“美丽的看天主题活动时,老师和小朋友欢集了一些春天的花卉,?让幼儿观察说话。用孩子们的手工和画,在楼通里布置墙饰“我和春天有个约会”,配上孩子们的语言文字。组织他们观察,总会出现三三两两、交头接耳的交流:某某小朋友画了哪些东西?谁画的春天最美丽?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模仿和学习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老师应该经常性的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采取不同的语言表达的方式,结合适当的整体语言。使幼儿乐于学习,乐于主动的思考,完成语言教学的基本教学目标。如在《蔬菜歌》的公开课上,老师最后和孩子们起仿编了一首《蔬菜宝宝》使幼儿得语言得到充分的表达。
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活动用。幼儿教育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幼儿园教育知道纲要(试行)》及相关法规汇编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