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让习作评改落地
【作者】 屈 瑛
【机构】 湖北省秭归县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很多同学作文写完后就觉得没事了,其实“文成于改”——好作文是三分写,七分改的结果。如何提高作文的质量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三种评改方法。
一、“孤芳自赏”自己评
进行自我评价。是把习作评改的主动权交给我们自己。习作不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是自己内心真实感情的表达.是和老师、同学之间交流的一个渠道。因为是自己的作品。大家才会从内心产生想完善的需要。这也为我们自评找到了良好的切人点。进行自我评价前.我们要依照习作的要求明白评价的标准。有的放矢地展开评价。然后说一说自评的结果。可以亮出优点.也可以道出不足与困惑。自我评价的过程中。特别要发挥朗读的作用。每写完一篇作文后.大家要多读多改。至少大声朗读三遍。要记住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话:“朗读三遍(自己的作文),问题自见。”在读的过程中修改语句不通的地方和错别字,并且用符号标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在需要帮助的地方打上问号。在反复朗读中自已有了新的认识.于是大家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声朗读。能自己发现文中诸多破绽和不足,并且在朗读中,也会明白自己修改得是否完美。
二、七嘴八舌大家评
讨论式的学习活动能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维信息交流。通过交流评价,促进人人参与.增强合作精神.并可从中受到启发.提高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在大家评中.被评学生可以用较慢的速度念自己的习作.让评价者对被评习作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再一部分一部分或一句一句大声读。同学们有意见马上喊“停”.立即说出自己的看法.争论一番。有条件的可以把代表性的习作投影出来。让同学们边看边读边评。可以评价整体的构思、中心的把握、详略的安排,可以评词句.体会语言文字中传达的情感。也可以评作者独特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有一次.我和学生在共同修改时发现这样一篇习作。一位学生在写老师的优秀品质时举了一个例子.不过就这样几句话:“老师说,大家学了课文后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讨论。我们一起来解答.还请同学读了课文。你看他教我们教得多认真啊!他是多么了不起啊!”显然.这位学生想写老师的教学方法好,教得认真、仔细,等等.可写的事例太简单了。于是针对存在的问题.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提了这样几个建议:你想写的是哪堂课?这节课老师讲了哪些重点问题?他是如何组织同学学习的?他的“了不起”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表现?这位学生在补充这些内容后,习作就充实多了。在这一过程中,被评学生在同学的帮助下对文章的修改有了新的认识,评者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锻炼,不仅听到同学的发言.还使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更可贵的是从中找到了一些评改文章的规律.可谓一举多得。
三、寻找伙伴互相评
同学们在课堂上学会的作文评改方法,可以运用到课外对自己、对同学的评改中去。课外的伙伴可以是同班同学,也可以是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只要能评就可以。各人找的评价人不同.他们在作文技巧、语言表达特点等方面因人而异。丰富多彩。因此,语言就精彩纷呈,也就各有差异。大家在评改过程中无论是评改者,还是被评者.都会在这一过程中相互影响而互相受益。在每一次习作评改前.我们要确定一个大概的方向,如开头是否有吸引力,是否有创意,内容是否能传达情感。结尾是否恰当,你最喜欢哪些词句?为什么?这样根据每次作文训练的侧重点,提出评改的重点.从而突破习作上的一个个难点,整体提高大家的作文水平。
一、“孤芳自赏”自己评
进行自我评价。是把习作评改的主动权交给我们自己。习作不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是自己内心真实感情的表达.是和老师、同学之间交流的一个渠道。因为是自己的作品。大家才会从内心产生想完善的需要。这也为我们自评找到了良好的切人点。进行自我评价前.我们要依照习作的要求明白评价的标准。有的放矢地展开评价。然后说一说自评的结果。可以亮出优点.也可以道出不足与困惑。自我评价的过程中。特别要发挥朗读的作用。每写完一篇作文后.大家要多读多改。至少大声朗读三遍。要记住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话:“朗读三遍(自己的作文),问题自见。”在读的过程中修改语句不通的地方和错别字,并且用符号标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在需要帮助的地方打上问号。在反复朗读中自已有了新的认识.于是大家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声朗读。能自己发现文中诸多破绽和不足,并且在朗读中,也会明白自己修改得是否完美。
二、七嘴八舌大家评
讨论式的学习活动能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维信息交流。通过交流评价,促进人人参与.增强合作精神.并可从中受到启发.提高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在大家评中.被评学生可以用较慢的速度念自己的习作.让评价者对被评习作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再一部分一部分或一句一句大声读。同学们有意见马上喊“停”.立即说出自己的看法.争论一番。有条件的可以把代表性的习作投影出来。让同学们边看边读边评。可以评价整体的构思、中心的把握、详略的安排,可以评词句.体会语言文字中传达的情感。也可以评作者独特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有一次.我和学生在共同修改时发现这样一篇习作。一位学生在写老师的优秀品质时举了一个例子.不过就这样几句话:“老师说,大家学了课文后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讨论。我们一起来解答.还请同学读了课文。你看他教我们教得多认真啊!他是多么了不起啊!”显然.这位学生想写老师的教学方法好,教得认真、仔细,等等.可写的事例太简单了。于是针对存在的问题.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提了这样几个建议:你想写的是哪堂课?这节课老师讲了哪些重点问题?他是如何组织同学学习的?他的“了不起”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表现?这位学生在补充这些内容后,习作就充实多了。在这一过程中,被评学生在同学的帮助下对文章的修改有了新的认识,评者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锻炼,不仅听到同学的发言.还使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更可贵的是从中找到了一些评改文章的规律.可谓一举多得。
三、寻找伙伴互相评
同学们在课堂上学会的作文评改方法,可以运用到课外对自己、对同学的评改中去。课外的伙伴可以是同班同学,也可以是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只要能评就可以。各人找的评价人不同.他们在作文技巧、语言表达特点等方面因人而异。丰富多彩。因此,语言就精彩纷呈,也就各有差异。大家在评改过程中无论是评改者,还是被评者.都会在这一过程中相互影响而互相受益。在每一次习作评改前.我们要确定一个大概的方向,如开头是否有吸引力,是否有创意,内容是否能传达情感。结尾是否恰当,你最喜欢哪些词句?为什么?这样根据每次作文训练的侧重点,提出评改的重点.从而突破习作上的一个个难点,整体提高大家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