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率

【作者】 王运宽

【机构】 贵州省仁怀市第八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初中物理课程比较抽象,内容也多,用到的数学知识较多,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很多学生感到初中物理难学,产生畏惧情绪,虽然课堂上能听懂,但课下不会做题,如何解决这些难题是许多教师和学生急切盼望解决的问题。搞好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目前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物理学习中,如果学生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若反复多次,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则会建立固定的联系,也就会形成越学越有兴趣,越有兴趣就越想学的良性循环;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出一些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便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遇到困难时,教师再给予适当的帮助,当学生解决了面临的问题后,便获得成功的满足:在实际教学当中要时时刻刻抓住学生的成功处给予适时鼓励,如巧妙地运用语言激励,对一般学生可用:“思路清晰”“解法巧妙”。对已获成功的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进一步用言语刺激:“你还有其他方法吗?”“你还有更巧的方法吗?”这样会使全班兴趣高昂,这样才可使兴趣持久。
  二、设计科学预案
  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预案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只有不断研究与探讨课程内容,才能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教学预案的设计应遵循以下两点:1、架构出新的知识结构在传授新知识之前,老师应仔细钻研教学内容,划出重点、难点和知识间的衔接点等,要有层次、有重点的循序教学,只有不断引导学生深入课题才能挖掘出新的知识脉络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反之,若教学预案主次不分、结构拖沓则容易混淆概念、思维受困,从而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因此,设计适合学生的高效课堂流程至关重要。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不但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还能促进新课程理念下现代教育总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使用正确的教学手段、方式开启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学目标更进一步迈进。2、设计合适的教法预案的设计应围绕学生的生活、心理特征和感兴趣的事物展开。首先,教学方案不但要能够让各个层次的学生从中受益,还要对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给予探索的空间。其次,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新事物抱有好奇心理,老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与课程融合在一起,研究出能够调动学生兴趣、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的教法,从而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最后,老师应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传统的“老师教”向“学生学”过渡,即借助教学措施通过引导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意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通过运用把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我们不要什么问题都要书上写了、老师讲过,才能要求学生去解决,可以进一步考虑让学生自己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联系实际的范围不要只限于联系工农业生产实际。生产实际当然是先要联系最重要的方面,但除此以外,在日常生活中,科学实验中、社会生活中也有许多有关物理的问题,也是可以联系的。联系的面宽广了,学生的视野就开拓些,思想也活泼些,对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以及如何应用就知道得更多些。另外物理学的原理、规律深深地植根于实践之中。同学们在学习物理规律之前,由于经常和物理现象打交道,已经有了许多感性认识,这给学生学习物理带来方便,如果把握不住之一点就会使学生觉得物理非常难,从而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四、进行分层教学
  把较为容易的问题、实验、计算留给基础差的学生做,有一定难度的让中等学生做,难度最大的让优秀学生做,使不同学情况的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机会,使所有的学生参与探讨研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三、设计作业分层次。基础差的学生思维慢,缺乏灵活性,布置作业时应适当降低难度、减少作业量,必要时对作业进行分析指导,帮助他们排除作业障碍,使他们稍作努力就能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巩固基础的目的,从而树立学习信心,优秀学生可不做这些基础题,用较多的时间来完成一些灵活多变的习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达到提优的目的。其四、习题形式分层次。基础差的学生考试及格就意味着成功,所以编制试题力求100%以上的学生及格,多出些基础题,必要时对不及格的同学还可以先借给他几分,让他下次一并还上,而对基础好的学生则通过增加附加题的形式,用110分或120分来满足其成功的感觉。实践表明,分层教学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成功心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大面积地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五、理论联系实际
  《普通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物理教学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也就是物理教学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物理知识是有用的,而不仅是打开大学校门的其中一把钥匙。通过研究物理现象,发现其中的物理规律;教学过程注重发展学生的认识过程,以物理知识为线索,让学生经历物理学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在课堂上让学生体会物理实验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物理实验的探究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讲“宇宙航行”时,可以多介绍我国航空航天的成就,如我国发射探月卫星、载人飞船等。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再如,讲电容器时插入电容器在照相机中的作用,讲尖端放电时插入避雷针的应用,讲静电屏蔽时插入高压作业工人的工作服为什么有金属丝高压输电线上为什么多出两条线?
  总之,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就应该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手段,了解尊重学生,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热情,发挥多媒体作用,切实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从而构建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