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短剧表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语言能力的运用

【作者】 徐 敏

【机构】 贵州省仁怀市中枢一小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短剧表演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口语活动,是学生之间互动学习的良好平台。教师课堂教学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短剧创作,并对短剧的表演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才能使短剧表演成为提高小学生语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短剧表演;指导;有效性操作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短剧是指在课文对话的基础之上,对简单的情景对话进行拓展的学习材料。它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文,有些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可以安排让学生自己改编成剧本;第二,学生挑选经典的中外故事、小说和戏剧或者把教师讲过的故事改编成剧本进行表演;第三,学生可以根据一定的主题自己创作剧本。利用英文短剧表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深入故事,体验生活,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一、短剧表演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语言能力的作用
  将短剧表演引入小学语文课堂可谓意义重大,能够使小学语文教学摆脱传统的“我说你听,死记硬背”的局面,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又比较契合孩子的天性。综合起来,短剧表演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新颖的表演代替枯燥的传统教学,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被动”变为“主动”。这样以兴趣为导向的教学,事半功倍。
  2、巩固所学语言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表演中,必然要经过一个“认知——理解——应用”的过程,每一个(——组)表演的学生都会带着自己的理解去运用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团队意识和组织能力。短剧表演往往是以团队的形式在台上呈现,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团队意识和组织能力,更能培养其合作精神。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4、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短剧的诞生往往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学生只有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学习才能完成一个短剧的编排。
  5、提高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质量,充实课余生活。小学生通常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多数学生把课余时间用在了动画片和游戏上。创作短剧不是一蹴而就的,必将牺牲学生相当一部分的课余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学生课余时间利用质量低下的问题。
  二、如何提高短剧表演的可操作性
  1、短剧表演应避免以“背”为主。短剧表演之所以要避免学生以“背”为主,是因为在以“背”为主的表演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考虑的不是如何与对方进行口语交流,而是想着如何尽快将台词背完。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将属于自己一部分的台词背得滚瓜烂熟,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对话的含义。这样的表演根本无法体现学生对课文或句型的理解,因而也无法体现出短剧表演的意义。
  2、注重语言和表演的铺垫。为了让短剧表演收到较好的效果,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铺垫:首先是语言的铺垫。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帮助学生不断积累语言素材,扎实掌握教学单词及功能句型,并帮助其在适时的语境中自如应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发自内心地进行表演。其次是表演的铺垫。教师应该尽量多提供机会,让更多的学生走到台前去表演,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表演经验,使学生的表演能力得到锻炼。在学生表演剧本之前,可以先安排由教师与程度较好的学生一起参与的示范表演,以降低学生的表演难度,使表演的过程更流畅。
  3、表演动作,要求明确。
  (1)动作夸张幅度大。细微的表情动作不能激起观众的注意。如《皇帝的新装》剧中,两个骗子假装帮助国王穿上只有聪明的人才能看得见的衣服,其实骗子的手上根本没有任何衣服,需要学生用动作来展现穿衣服的过程。因此,每个动作都要夸张,越夸张越有舞台剧的特点。
  (2)动作以及动作节奏也要有变化。单调的动作、缓慢的节奏会使学生感到厌烦,而连续的快节奏动作又会使学生过分兴奋而疲劳。因此,在表演过程中,短剧演员的动作要张弛有致、节奏适度,恰当地表现故事人物的心理和情绪。
  4、正确给予评价,培养愉悦感和成就感。愉悦感是积极情感的心理表现,具有主动、积极学习的倾向性,它是语文学习最好的诱发剂和最有效的精神振奋剂。学习中有了愉悦感,学习起来就兴趣十足、积极主动。教师要对学生的表演给予鼓励,使学生对表演始终充满饱满的热情和充足的自信。成就感是人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所带来的情感,如愉快、振奋、自豪、满足等。学生在学习中每取得一点成绩,教师如能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会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使他们从成功中体会努力的乐趣、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进取心。特别是对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次或多次的鼓励会使他们获得学习的“激活剂”,使他们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课本内容、编排短剧以及表演中,让学生始终沉浸于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自评、互评及老师的评价更能让学生有成就感,使他们对语文学习不再如以前那么畏惧,从而能更加积极地学习。
  语文短剧表演不仅可以补充课堂教学中较呆板的教学环境,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并逐渐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达到发展和完善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它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表达、合作精神、创造能力、自信心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塑造和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杰 角色扮演,用活语文真“给力”有效策略[J].空中美语(教师版),2013,(1)。
  [2]邱霞萍 让合作教学在语文短剧表演中大放异彩[J].语数外学习,2013,(3)。
  [3]徐芸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短剧表演的有效性[J].教育导刊,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