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双减”背景下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业质量
【作者】 1.蓝日强 2.谭 菲
【机构】 1.广西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2.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五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文章针对当前学生学业评价存在的弊端,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阐述在“双减”背景下如何从梯度和分层的角度去评价学生的学业质量,让每个学生的达标线都有差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关键词:双减;评价;学业质量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称“双减”文件)是2021年7月24日发布的。“双减”就是减作业减培训。以前,学生的学业质量不好,就靠增加作业量、多订资料、多刷题、多补课、多参加校外兴趣班辅导班来提高成绩,现在是行不通了,社会把目光投向学校,把希望寄托给老师。
关于职教高考,教育部在2022年2月23日答南都记者问时指出:“要畅通升学渠道,高质量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完善职教高考,扩大职业本科、应用型本科在职教高考中的招生计划,满足中职学生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需求;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办学定位,为学生提供升学、就业、职普融通等发展路径。”就是说,以后中职的办学定位是升学与就业并重;中职也有高考,即职教高考。中职属于高中阶段教育,教育部要求高中阶段的学科培训参照“双减”文件执行。所以“双减”涉及到的不单是小学和初中,还应包括高中和中职。
学业质量就是学生的学习成就表现。衡量学生的学业质量不能用统一的标尺,应该用分层次的有梯度的标尺。作业必须有梯度,考核必须有梯度,评价必须有梯度,有梯度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巩固率、毕业率和升学录取率。抓巩固率,抓控辍保学,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重点任务,巩固率不高,说明这个学校教学水平不高,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也说明学校对学生的学业质量评价过于死板,脱离学生实际,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最后只好退学。毕业率和升学录取率则是直接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双减”的目的是维护教育公平与提高教育质量,抓质量就是抓毕业率和升学录取率。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认为要从改革教育评价入手。当前,学生学业评价存在的弊端有:
一、同一个模式,同一个标准。“及格”是祖宗留下来的名词,社会普遍认为合格就是60分,低于60分就是不合格,就是不努力,就是差生,就是要补考。
二、执行学分制的地方,老师对学生的学业评价随意性大,主观性强,存在偏差,不能正确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且容易滋生腐败。这方面,网上时有报道。
三、有的老师把补考当成惩罚学生的手段。曾有某职业学校,执行学分制,美其名曰重过程性评价,平时成绩占50%,段考成绩占20%,期考成绩占30%,期评成绩等于平时成绩加段考期考成绩,期评成绩不及格,就挨补考。但不规定平时成绩怎么打,有的老师只把作业量当平时成绩,结果造成学生花钱雇人帮写作业交要平时分,有的学生不交一次作业,平时成绩零分,那么哪怕他的段考期考成绩都得满分,期评也是不上60分的,是必须补考的。这样比初中残酷多了,学生怎么不退学?另外,又不限制补考人数,结果造成有的老师让一个班50%的学生补考,被家长投诉。中职非升学班所用教材难度不大,老师出题难度量度也不大,所以没有一个学生补考,但参加职教高考,却没有一个学生考得上本科。这,能不令人深思吗?
四、有的老师以一次考试定学生的学业成绩,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要做“四有”好老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教授指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一个有仁爱之心的老师,他会从细微处找到引起学生兴趣的东西,把学生吸引到学习中来。梯度评价学生学业质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做法是:
一、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先给学生定小目标,他达标后,再给他定大目标;先给每个学生定达标线,每个学生的达标线都不一样。
二、以进步分作为学生的学业分。比如,以第一次期考成绩为底分,第二次期考成绩从1分上升到2分就是进步了1分,以进步分的多少来确定达标线。
三、改变单纯按百分制打分定合格线的做法。60分,不一定合格;60分以下,不一定不合格。
四、让学生自己跟自己比,跟自己的过去比,不要跟别人比。这样能增加成就感,增强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积少成多,一段时间之后,学生自然会跟上大部队,成绩自然会提高。
五、按照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分层级,老师布置梯度作业,成绩评定执行等级制与百分制相结合,60分以下的,划ABCDE五等,第五等(E等)补考,E等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3%,谁排在后谁就是E等。这样,补考的人数不多,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学生之间,为了不在E等,必然努力,因为这是他们努力能达到的目标,而且只要得60以上,全班就没有E等的人,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也就是说,合不合格,达不达标,都是相对的,一个班中补考的学生不超过三个人,这三个人就是班上60分以下的末位生,事先大家都不知道谁是末位,只好努力学。这样,学生学习压力没那么大。
由笔者担任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的2016级升学班,学生巩固率毕业率都是100%,参加某省职教高考,本科上线率是100%,本科录取率为87%,大专录取率为100%;今年,由笔者任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的2019级升学班参加某市期末统考,各科平均分、及格率、优良率、最高分,均排全市第一名,目前学生的巩固率为100%。这说明,用以上这种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业质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促进学生提高成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网络,2021.7
[2]习近平关于教育的论述,网络,2017—2021.
[3]顾明远.《中国教育路在何方》,网络,2015.
[4]廖时人.《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关键词:双减;评价;学业质量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称“双减”文件)是2021年7月24日发布的。“双减”就是减作业减培训。以前,学生的学业质量不好,就靠增加作业量、多订资料、多刷题、多补课、多参加校外兴趣班辅导班来提高成绩,现在是行不通了,社会把目光投向学校,把希望寄托给老师。
关于职教高考,教育部在2022年2月23日答南都记者问时指出:“要畅通升学渠道,高质量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完善职教高考,扩大职业本科、应用型本科在职教高考中的招生计划,满足中职学生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需求;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办学定位,为学生提供升学、就业、职普融通等发展路径。”就是说,以后中职的办学定位是升学与就业并重;中职也有高考,即职教高考。中职属于高中阶段教育,教育部要求高中阶段的学科培训参照“双减”文件执行。所以“双减”涉及到的不单是小学和初中,还应包括高中和中职。
学业质量就是学生的学习成就表现。衡量学生的学业质量不能用统一的标尺,应该用分层次的有梯度的标尺。作业必须有梯度,考核必须有梯度,评价必须有梯度,有梯度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巩固率、毕业率和升学录取率。抓巩固率,抓控辍保学,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重点任务,巩固率不高,说明这个学校教学水平不高,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也说明学校对学生的学业质量评价过于死板,脱离学生实际,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最后只好退学。毕业率和升学录取率则是直接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双减”的目的是维护教育公平与提高教育质量,抓质量就是抓毕业率和升学录取率。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认为要从改革教育评价入手。当前,学生学业评价存在的弊端有:
一、同一个模式,同一个标准。“及格”是祖宗留下来的名词,社会普遍认为合格就是60分,低于60分就是不合格,就是不努力,就是差生,就是要补考。
二、执行学分制的地方,老师对学生的学业评价随意性大,主观性强,存在偏差,不能正确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且容易滋生腐败。这方面,网上时有报道。
三、有的老师把补考当成惩罚学生的手段。曾有某职业学校,执行学分制,美其名曰重过程性评价,平时成绩占50%,段考成绩占20%,期考成绩占30%,期评成绩等于平时成绩加段考期考成绩,期评成绩不及格,就挨补考。但不规定平时成绩怎么打,有的老师只把作业量当平时成绩,结果造成学生花钱雇人帮写作业交要平时分,有的学生不交一次作业,平时成绩零分,那么哪怕他的段考期考成绩都得满分,期评也是不上60分的,是必须补考的。这样比初中残酷多了,学生怎么不退学?另外,又不限制补考人数,结果造成有的老师让一个班50%的学生补考,被家长投诉。中职非升学班所用教材难度不大,老师出题难度量度也不大,所以没有一个学生补考,但参加职教高考,却没有一个学生考得上本科。这,能不令人深思吗?
四、有的老师以一次考试定学生的学业成绩,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要做“四有”好老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教授指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一个有仁爱之心的老师,他会从细微处找到引起学生兴趣的东西,把学生吸引到学习中来。梯度评价学生学业质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做法是:
一、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先给学生定小目标,他达标后,再给他定大目标;先给每个学生定达标线,每个学生的达标线都不一样。
二、以进步分作为学生的学业分。比如,以第一次期考成绩为底分,第二次期考成绩从1分上升到2分就是进步了1分,以进步分的多少来确定达标线。
三、改变单纯按百分制打分定合格线的做法。60分,不一定合格;60分以下,不一定不合格。
四、让学生自己跟自己比,跟自己的过去比,不要跟别人比。这样能增加成就感,增强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积少成多,一段时间之后,学生自然会跟上大部队,成绩自然会提高。
五、按照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分层级,老师布置梯度作业,成绩评定执行等级制与百分制相结合,60分以下的,划ABCDE五等,第五等(E等)补考,E等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3%,谁排在后谁就是E等。这样,补考的人数不多,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学生之间,为了不在E等,必然努力,因为这是他们努力能达到的目标,而且只要得60以上,全班就没有E等的人,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也就是说,合不合格,达不达标,都是相对的,一个班中补考的学生不超过三个人,这三个人就是班上60分以下的末位生,事先大家都不知道谁是末位,只好努力学。这样,学生学习压力没那么大。
由笔者担任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的2016级升学班,学生巩固率毕业率都是100%,参加某省职教高考,本科上线率是100%,本科录取率为87%,大专录取率为100%;今年,由笔者任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的2019级升学班参加某市期末统考,各科平均分、及格率、优良率、最高分,均排全市第一名,目前学生的巩固率为100%。这说明,用以上这种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业质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促进学生提高成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网络,2021.7
[2]习近平关于教育的论述,网络,2017—2021.
[3]顾明远.《中国教育路在何方》,网络,2015.
[4]廖时人.《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