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古诗词音乐文化的实践研究
【作者】 严雅淋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石油南路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小学音乐是小学生必学科目之一,在学生的全面发展道路中,音乐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古诗词的学习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以及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在小学音乐中融入古诗词音乐文化教学是有必要的。对此,笔者进行了以下探究。
一、古诗词歌曲现状
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最早的诗是《诗经》,距今已有三千多年。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有三百零五篇,其中内容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而划分的依据,便是音乐。《尚书》中所谓“诗言志,歌咏言”的概念,从本质上清楚地阐释了这两个汉字最初的定义,同时,这种定义也在中国诗歌文化的发展中始终被认同。以上内容都可证实:古往今来,诗歌本为一家。传统诗词文化是我们必须要学习、传承的东西,但我们在遵循旧例的同时也要开拓创新,为传承古诗词文化寻找新的载体、新的方式。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便是古代诗词融合现代音乐风格及创作手法的艺术精品,它是现代各行业人士——歌唱家、作曲家、热爱诗词的节目策划者等,在这个时代为传承古诗词文化找到的一条新出路,他们为文化的多元化作出了贡献,更为大众带来耳目一新的音乐体验。
二、小学中引入古诗词歌曲的重要性
小学音乐课程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近年,美育已经成为了家长、老师们关注的焦点。小学音乐课程主要通过教学以及各种生动的课堂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感知能力以及音乐能力,更重要的是丰富他们的情感能力,培养孩子们高尚的情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古诗词歌曲与古诗的学习一直是相辅相成的。有了教材的引导以及多方面的肯定,我们更加能够认识古诗词歌曲的功能性价值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古诗词歌曲的教育性意义。那究竟我们在引进课堂时应该以什么为依据,遵循什么原则,是否可以随意引用,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论述。
(一)要与学生年龄特征结合,适应小学语文及其他课程
首先要以学生年龄为依据,因为年龄与接受能力息息相关,在低年级学生的课堂中,我们可以先选择一些简单又朗朗上口的诗词,比如《悯农》《静夜思》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诗词很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段,处于他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其次在小学阶段,学生们也会在语文课上学习一些古诗,我们在插入古诗词的时候也要考虑语文课程标准,尽量不要太早于学校开课的时间,可以稍早或稍晚。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如果选择不当,很有可能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否则的话,届时需要在古诗释义与生僻字上多费工夫。在语文课中插入古诗词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提前备课、查询对比语文课程标准,保证插入好古诗词歌曲能引起学生兴趣,以达到教学目的。这都是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做到的几点基本内容。
(二)与音乐课程学习目标、重难点结合,巧妙选取歌曲
每一节音乐课,不同的老师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都会有不同的重难点以及大致相同的学习目标,所以我们在选取拓展的古诗词歌曲时,一定要先明确课堂的目标以及重难点,依据这些要求来选择古诗词歌曲,比如我们这节课的难点是学会八分音符的节奏型,那我们就要选取一个节奏、曲调都较为简单的古诗词歌曲,同时歌曲中八分音符应该多次出现,便于讲解。切不可出现附点、切分等较有难度的节奏型,以免将重难点在无形之中转移到别处。
三、引入古诗词歌曲的具体实践操作
(一)情景式导入
说到古诗词,小学阶段的学生难免会觉得刻板无味,所以我们在开始导入的时候,就要注意这一问题。老师可以使用一些趣味性的方式,如猜谜语,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使他产生自主学习的渴望;或用多媒体,简单播放一些动画片段,用音频歌曲来进行导入;或者经过选择,用一首活泼、应景的古诗词歌曲进行导入,同时配合自由的舞动身体。开头如果能够做好,孩子们的兴趣得到提升,将会对后面的学习有很大助力。小学音乐课程不只是唱歌课,同时还有欣赏课。欣赏课一般以欣赏、理解为主,会稍微有一点难度,如果导入不当,学生失去兴趣,可能就不会去认真欣赏内容,所以在此运用情景式导入是很有必要的。
(二)结合声势律动
现在的小学音乐课堂上,柯达伊教学法和奥尔夫教学法已经被普遍使用,声势律动属于便于教学的一种。这种方法主要使用拍手、跺脚、打响指、拍腿等动作,比较简单,适合古诗词歌曲教学。因为古诗词歌曲一般是教学内容之外的拓展内容,是对教学内容进行的一个补充,不适宜用太多时间详细地教授,而且太难的方式方法可能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负担。使用声势律动也主要是提升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掌握节奏的律动,更好地体验歌曲,对学习识记歌曲起到辅助作用。
(三)融入集体性活动
小学的孩子还属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如果整节课都使用灌输式授课方式,很有可能他们会走神,课堂秩序也会出问题。所以,除了引起他们的兴趣之外,还要让他们“动”起来。通过一些集体活动,比如游戏、合唱、轮流唱,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同时也锻炼他们的表演能力及合作能力等。
总之,以上只是在引入古诗词歌曲时一些简单的课堂实践操作建议,当代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在进行课堂实操的时候势必会有更多实用的具体操作,此建议只做参考。希望古诗词歌曲走进更多教育人的视线中,同时也可以为古诗词歌曲寻求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丰富我们小学的音乐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价值很高,发展空间非常广阔,作为新时代的学习者、教育者,我们更要承担起这份发展和创新的责任,为其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古诗词歌曲现状
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最早的诗是《诗经》,距今已有三千多年。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有三百零五篇,其中内容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而划分的依据,便是音乐。《尚书》中所谓“诗言志,歌咏言”的概念,从本质上清楚地阐释了这两个汉字最初的定义,同时,这种定义也在中国诗歌文化的发展中始终被认同。以上内容都可证实:古往今来,诗歌本为一家。传统诗词文化是我们必须要学习、传承的东西,但我们在遵循旧例的同时也要开拓创新,为传承古诗词文化寻找新的载体、新的方式。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便是古代诗词融合现代音乐风格及创作手法的艺术精品,它是现代各行业人士——歌唱家、作曲家、热爱诗词的节目策划者等,在这个时代为传承古诗词文化找到的一条新出路,他们为文化的多元化作出了贡献,更为大众带来耳目一新的音乐体验。
二、小学中引入古诗词歌曲的重要性
小学音乐课程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近年,美育已经成为了家长、老师们关注的焦点。小学音乐课程主要通过教学以及各种生动的课堂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感知能力以及音乐能力,更重要的是丰富他们的情感能力,培养孩子们高尚的情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古诗词歌曲与古诗的学习一直是相辅相成的。有了教材的引导以及多方面的肯定,我们更加能够认识古诗词歌曲的功能性价值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古诗词歌曲的教育性意义。那究竟我们在引进课堂时应该以什么为依据,遵循什么原则,是否可以随意引用,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论述。
(一)要与学生年龄特征结合,适应小学语文及其他课程
首先要以学生年龄为依据,因为年龄与接受能力息息相关,在低年级学生的课堂中,我们可以先选择一些简单又朗朗上口的诗词,比如《悯农》《静夜思》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诗词很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段,处于他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其次在小学阶段,学生们也会在语文课上学习一些古诗,我们在插入古诗词的时候也要考虑语文课程标准,尽量不要太早于学校开课的时间,可以稍早或稍晚。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如果选择不当,很有可能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否则的话,届时需要在古诗释义与生僻字上多费工夫。在语文课中插入古诗词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提前备课、查询对比语文课程标准,保证插入好古诗词歌曲能引起学生兴趣,以达到教学目的。这都是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做到的几点基本内容。
(二)与音乐课程学习目标、重难点结合,巧妙选取歌曲
每一节音乐课,不同的老师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都会有不同的重难点以及大致相同的学习目标,所以我们在选取拓展的古诗词歌曲时,一定要先明确课堂的目标以及重难点,依据这些要求来选择古诗词歌曲,比如我们这节课的难点是学会八分音符的节奏型,那我们就要选取一个节奏、曲调都较为简单的古诗词歌曲,同时歌曲中八分音符应该多次出现,便于讲解。切不可出现附点、切分等较有难度的节奏型,以免将重难点在无形之中转移到别处。
三、引入古诗词歌曲的具体实践操作
(一)情景式导入
说到古诗词,小学阶段的学生难免会觉得刻板无味,所以我们在开始导入的时候,就要注意这一问题。老师可以使用一些趣味性的方式,如猜谜语,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使他产生自主学习的渴望;或用多媒体,简单播放一些动画片段,用音频歌曲来进行导入;或者经过选择,用一首活泼、应景的古诗词歌曲进行导入,同时配合自由的舞动身体。开头如果能够做好,孩子们的兴趣得到提升,将会对后面的学习有很大助力。小学音乐课程不只是唱歌课,同时还有欣赏课。欣赏课一般以欣赏、理解为主,会稍微有一点难度,如果导入不当,学生失去兴趣,可能就不会去认真欣赏内容,所以在此运用情景式导入是很有必要的。
(二)结合声势律动
现在的小学音乐课堂上,柯达伊教学法和奥尔夫教学法已经被普遍使用,声势律动属于便于教学的一种。这种方法主要使用拍手、跺脚、打响指、拍腿等动作,比较简单,适合古诗词歌曲教学。因为古诗词歌曲一般是教学内容之外的拓展内容,是对教学内容进行的一个补充,不适宜用太多时间详细地教授,而且太难的方式方法可能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负担。使用声势律动也主要是提升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掌握节奏的律动,更好地体验歌曲,对学习识记歌曲起到辅助作用。
(三)融入集体性活动
小学的孩子还属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如果整节课都使用灌输式授课方式,很有可能他们会走神,课堂秩序也会出问题。所以,除了引起他们的兴趣之外,还要让他们“动”起来。通过一些集体活动,比如游戏、合唱、轮流唱,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同时也锻炼他们的表演能力及合作能力等。
总之,以上只是在引入古诗词歌曲时一些简单的课堂实践操作建议,当代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在进行课堂实操的时候势必会有更多实用的具体操作,此建议只做参考。希望古诗词歌曲走进更多教育人的视线中,同时也可以为古诗词歌曲寻求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丰富我们小学的音乐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价值很高,发展空间非常广阔,作为新时代的学习者、教育者,我们更要承担起这份发展和创新的责任,为其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