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及其策略的探讨
【作者】 张 亮
【机构】 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雅瓦乡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课堂提问属于一种启发式教学手段。有效的开展课堂提问环节可以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锻炼、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拓展提问的形式,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提问;策略探讨
好的课堂提问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促使学生更加积极的思考教学内容。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初中数学教师也需要在自己的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这一环节,并且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其更具有效性。在此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要意识到一点,那就是学生是课堂提问的主体,他们需要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进行思考,进而在此基础上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巧妙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初中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导作用不强,教师常常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制定教学计划,将数学概念知识、解题技巧等进行生硬地灌输,使得学生无法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自然难以提升学习兴趣,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甚至会产生厌烦学习的心理,因此,在激趣教学引导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提问,首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明确学生的主导地位,将其身心发展需求作为教学主导方向,巧妙设置悬念,利用问题引出教学主线,确保课堂每一步环节的设定都具有针对性。同时,教师还应该意识到这个时期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心思敏感,注意对问题难易程度的把控,提升教学效率。比如,在进行《绝对值与相反数》一课的学习时,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绝对值有相反数的意义、性质和表示方法,引导学生区分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借此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绝对值的相反数一定是负数吗?”结合这一悬念带领学生积极探讨,反复举例,不断夯实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几何意义,进而得出结论,绝对值的相反数一定是非正数。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巩固数学知识,掌握学科概念。
2、设计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这一学科本身就具有抽象、复杂的特点,为使学生主动学习,作为教师应结合其兴趣点,设计趣味性的活动,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是一件充满趣味性的事情,从而减少学生畏惧、退缩的心理状态,也让学生为之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步入良性循环的学习状态。以“相交线与平行线”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开展翻转课堂模式,让学生在课前准备讲解的内容,并搜集相关的资料来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课上,教师可以随机抽取学生来讲解新课,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在练习环节,教师也可以开展小组竞赛活动,通过划分小组,将学生分为势均力敌的组合,以抢答、问答等方式让学生回答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规定组内每个学生最多只能答两次,促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答题环节,在紧张刺激的竞赛中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也激发学生思维,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3、精心设计问题的形式,促进学生的思考
问题怎么提出来,也是值得研究的。初中数学教师有在提问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要让每一个问题都能提得恰到好处。数学教学中,有很多问题具有仔细思忖的价值,具有艺术性及多样性的问题提问方式,能够把握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不同类型的学生朝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可以选择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和没有固定答案的两种问题穿插进行提问,而且也要考虑到问题的形式经常变换,不能总是单一的方式。此外,教师还应对提问语言进行艺术性处理,不宜常使用相同的提问方式,如“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而是应当采用灵活的问题设计方式,如计算类问题的设计可以将其带入到相应的情境中,让学生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形当中得到提高也能够极大地促进他们知识的迁移能力提高。应当循序渐进的进行,用多个小问题来组成一个复杂性问题,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提问方式,引发学优生的学习及探究兴趣,并带动更多学生学习复杂问题的思考及解答方法。
4、课堂提问要以学生为主,鼓励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
在学生学习的道路上,学生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问题存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就要正确地指引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够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学习氛围和学习质量才能够提升,教师才能够为学生打造一个高效的学习课堂。因此,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每次讲完一个知识点可以给学生留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消化,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将自己的问题讲出来,让教师在讲解一遍知识点或者让班里的同学进行讲解,这都是在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是非常重要的。
5、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师生积极互动
在借助问题导学法开展授课的环节中,老师一定要尤为注重掌控好课堂的气氛与节奏,对于课堂上所需要应用到的问题,老师也应该进行细致的斟酌,预留出充足的时间做好准备。由于在利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授课的环节中,能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才是达到预期授课效果的保障,所以,只有设计出正确的问题,才可以对初中阶段的授课效果和授课质量具有一定的帮助。不然,就有很大概率在问题提出以后学生不能在第一时间反馈,又或是不能拓展与延伸出新的授课内容,而让学习时间被大量的耗费,更是对课堂授课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老师应该在授课环节中,充分考虑怎样借助问题导学的方式来有效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真正提高与增强课堂授课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思考问题,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思维的客观规律,课堂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只有运用好提问的艺术和技巧,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苟东平.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1(25):77-78.
[2]李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及其实施策略分析[J].文理导航(中旬),2021(09):17-18.
[3]唐建.有效提问 成就精彩——初中数学课堂中提问的实践与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24):133-134.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提问;策略探讨
好的课堂提问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促使学生更加积极的思考教学内容。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初中数学教师也需要在自己的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这一环节,并且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其更具有效性。在此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要意识到一点,那就是学生是课堂提问的主体,他们需要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进行思考,进而在此基础上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巧妙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初中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导作用不强,教师常常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制定教学计划,将数学概念知识、解题技巧等进行生硬地灌输,使得学生无法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自然难以提升学习兴趣,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甚至会产生厌烦学习的心理,因此,在激趣教学引导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提问,首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明确学生的主导地位,将其身心发展需求作为教学主导方向,巧妙设置悬念,利用问题引出教学主线,确保课堂每一步环节的设定都具有针对性。同时,教师还应该意识到这个时期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心思敏感,注意对问题难易程度的把控,提升教学效率。比如,在进行《绝对值与相反数》一课的学习时,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绝对值有相反数的意义、性质和表示方法,引导学生区分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借此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绝对值的相反数一定是负数吗?”结合这一悬念带领学生积极探讨,反复举例,不断夯实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几何意义,进而得出结论,绝对值的相反数一定是非正数。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巩固数学知识,掌握学科概念。
2、设计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这一学科本身就具有抽象、复杂的特点,为使学生主动学习,作为教师应结合其兴趣点,设计趣味性的活动,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是一件充满趣味性的事情,从而减少学生畏惧、退缩的心理状态,也让学生为之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步入良性循环的学习状态。以“相交线与平行线”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开展翻转课堂模式,让学生在课前准备讲解的内容,并搜集相关的资料来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课上,教师可以随机抽取学生来讲解新课,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在练习环节,教师也可以开展小组竞赛活动,通过划分小组,将学生分为势均力敌的组合,以抢答、问答等方式让学生回答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规定组内每个学生最多只能答两次,促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答题环节,在紧张刺激的竞赛中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也激发学生思维,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3、精心设计问题的形式,促进学生的思考
问题怎么提出来,也是值得研究的。初中数学教师有在提问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要让每一个问题都能提得恰到好处。数学教学中,有很多问题具有仔细思忖的价值,具有艺术性及多样性的问题提问方式,能够把握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不同类型的学生朝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可以选择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和没有固定答案的两种问题穿插进行提问,而且也要考虑到问题的形式经常变换,不能总是单一的方式。此外,教师还应对提问语言进行艺术性处理,不宜常使用相同的提问方式,如“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而是应当采用灵活的问题设计方式,如计算类问题的设计可以将其带入到相应的情境中,让学生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形当中得到提高也能够极大地促进他们知识的迁移能力提高。应当循序渐进的进行,用多个小问题来组成一个复杂性问题,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提问方式,引发学优生的学习及探究兴趣,并带动更多学生学习复杂问题的思考及解答方法。
4、课堂提问要以学生为主,鼓励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
在学生学习的道路上,学生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问题存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就要正确地指引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够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学习氛围和学习质量才能够提升,教师才能够为学生打造一个高效的学习课堂。因此,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每次讲完一个知识点可以给学生留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消化,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将自己的问题讲出来,让教师在讲解一遍知识点或者让班里的同学进行讲解,这都是在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是非常重要的。
5、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师生积极互动
在借助问题导学法开展授课的环节中,老师一定要尤为注重掌控好课堂的气氛与节奏,对于课堂上所需要应用到的问题,老师也应该进行细致的斟酌,预留出充足的时间做好准备。由于在利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授课的环节中,能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才是达到预期授课效果的保障,所以,只有设计出正确的问题,才可以对初中阶段的授课效果和授课质量具有一定的帮助。不然,就有很大概率在问题提出以后学生不能在第一时间反馈,又或是不能拓展与延伸出新的授课内容,而让学习时间被大量的耗费,更是对课堂授课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老师应该在授课环节中,充分考虑怎样借助问题导学的方式来有效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真正提高与增强课堂授课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思考问题,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思维的客观规律,课堂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只有运用好提问的艺术和技巧,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苟东平.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1(25):77-78.
[2]李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及其实施策略分析[J].文理导航(中旬),2021(09):17-18.
[3]唐建.有效提问 成就精彩——初中数学课堂中提问的实践与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24):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