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方法
【作者】 陈 勇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宗场镇初级中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对政治的学习兴趣是政治学习生活中最活跃的一部分,不仅可以促进个人学习效果的提高、思想境界的提升,还能够全面提高我国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我国素质教育的质量。思想政治是一门深厚但枯燥的学科,如果学生一味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很难理解到其中的真谛,大大降低政治教育的效果,与政治学科设立的初衷相背离,因此,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对提高政治课的教育质量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政治教学;学生兴趣;培养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采用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授课方式讲课,不仅能引导学生改变原有学习模式,还能让学生对政治课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对政治学科产生兴趣,有效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自身思想境界,实现全面发展。只有让学生对政治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心理层面产生认可、接纳日常政治学习任务,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才能圆满完成初中政治学习任务。
一、巧设导语,吸引学生
课前要将学生分散的思维集中到课堂,导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每节课上课前,我总会设计一些新颖、独特的导语来收回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公民在婚姻关系中的权利”这一框时,一进入教室我先一句话未说,而是放了一首结婚进行曲,让学生自己感受这是什么。很快,学生听出来了,课堂一下活跃起来。这时我请学生将自己听到的有关婚姻的故事告诉我,孩子们争着举手说。等孩子们讲完了,我问学生人们是否想结婚就能结婚,想和谁结婚就能和谁结婚吗?孩子们想了想异口同声地说:“不是!”“那么两个人要缔结秦晋之好,应具备什么条件?公民在婚姻关系中又有什么权利呢?”顿时,教室里出奇的安静,就这样我带领学生进入了本课堂。
二、深入钻研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重要辅助性工具,教学的最终成效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的钻研程度,政治教材不单单是传播知识的工具,更是初中政治教学的权威性图书,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升华学生精神境界的重要示范,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教育创新更是成为一种追求,所以按照课本所写死板教书、要求学生死记课本的教学方法应该被摒弃,而钻研教材的工作对教师来说十分重要。教师必须深刻领会教材的内容实质,把握教材编辑时的成文思路,理清教学时依靠的教学脉络,才可以更深刻全面地理解领会教材,充分领会教材中精品内容的可创新元素,才能保证自己在课堂上的发挥,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现行的教材有多重特性,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依据教材编辑的特点,分解教材段落,分析教材内容。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亲自指引学生学会自己读书,教给学生细读与略读、导读与自读相结合等综合性读书方法,给予学生自主研究教材的方法论,让学生研究初中政治教材有据可依,从而调动起学生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政治课本在初中政治的教学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三、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以后,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的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兴趣很可能因为教师的,不经意的失误就可能丧失殆尽,所以教师要关注到各种细节。例如,从教学方式上要多于变换,要用更加创新的方式灵活的呈现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课的类型既有讲授课,也有讨论课、练习课、自学课,教学手段可采用录音、投影、挂图等多种辅助手段,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教学的具体方法设计可以遵循不同的思路,例如,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可以交替使用,在不同的章节之间也要采取不同的形式,这样学生们就可以保持较高的新鲜感,睡觉,做其他作业的现象也会消失。另外,要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不为所动,反觉得自己单纯是贮存教材内容的“容器”。这样就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的内心要求无法得到满足,自然地失去了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因而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所以,要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甚至是辩论,这样他们才能更加专注的思考某些问题,进行一定的探索思考。
四、以优美感人的语言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充满情味的语言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把学生带入预定的饱含情感的意境之中,让他们的心灵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憾_而产生共鸣。在讲“矛盾普遍性”时,我精心设计了一段充满人情味的导语:人的一生充满矛盾。同学们正值花季、雨季,不能说已经饱尝人生矛盾的滋味,但起码是初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当你们的考试成绩“潮起又潮落”的时候;当你和同学的友谊发生裂痕,渴望理解的彩虹在心灵蓝天重新飞架的时候;当你们的节假日被旧教育模式的秋风从青春生活的大树上轻轻吹落的时候;当丘比特之箭过早地射向你们的时候……这就是层峦叠嶂的矛盾的“三峡”在迎接你们这些满载民族希望的生命之帆!这样的饱含情味的语言,潺潺流过学生的心田,让知识、情愫和思想,自然渗入并积淀在学生的意识深层,引导学生很快深入到所描述的境界中去,达到情理交融,以情动人,以情明理的目的。
五、联系学生思想实际
新课标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思想上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比如,根据目前学生中存在着比谁零花钱多、比谁穿的是名牌的情况,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培养健康的心理,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节时,我们可以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一个月花多少零花钱?都花在什么地方?……让零花钱最多的同学与零花钱较少的同学都来回答。在听完学生的回答后,教师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阐明什么样的消费观才是合理的、正确的消费观以及学生之间攀比的危害。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审美意识有一定的提高。
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各科都要注意的问题,作为初中思想政治课来讲更为重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就一定能找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政治教学;学生兴趣;培养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采用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授课方式讲课,不仅能引导学生改变原有学习模式,还能让学生对政治课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对政治学科产生兴趣,有效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自身思想境界,实现全面发展。只有让学生对政治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心理层面产生认可、接纳日常政治学习任务,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才能圆满完成初中政治学习任务。
一、巧设导语,吸引学生
课前要将学生分散的思维集中到课堂,导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每节课上课前,我总会设计一些新颖、独特的导语来收回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公民在婚姻关系中的权利”这一框时,一进入教室我先一句话未说,而是放了一首结婚进行曲,让学生自己感受这是什么。很快,学生听出来了,课堂一下活跃起来。这时我请学生将自己听到的有关婚姻的故事告诉我,孩子们争着举手说。等孩子们讲完了,我问学生人们是否想结婚就能结婚,想和谁结婚就能和谁结婚吗?孩子们想了想异口同声地说:“不是!”“那么两个人要缔结秦晋之好,应具备什么条件?公民在婚姻关系中又有什么权利呢?”顿时,教室里出奇的安静,就这样我带领学生进入了本课堂。
二、深入钻研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重要辅助性工具,教学的最终成效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的钻研程度,政治教材不单单是传播知识的工具,更是初中政治教学的权威性图书,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升华学生精神境界的重要示范,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教育创新更是成为一种追求,所以按照课本所写死板教书、要求学生死记课本的教学方法应该被摒弃,而钻研教材的工作对教师来说十分重要。教师必须深刻领会教材的内容实质,把握教材编辑时的成文思路,理清教学时依靠的教学脉络,才可以更深刻全面地理解领会教材,充分领会教材中精品内容的可创新元素,才能保证自己在课堂上的发挥,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现行的教材有多重特性,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依据教材编辑的特点,分解教材段落,分析教材内容。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亲自指引学生学会自己读书,教给学生细读与略读、导读与自读相结合等综合性读书方法,给予学生自主研究教材的方法论,让学生研究初中政治教材有据可依,从而调动起学生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政治课本在初中政治的教学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三、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以后,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的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兴趣很可能因为教师的,不经意的失误就可能丧失殆尽,所以教师要关注到各种细节。例如,从教学方式上要多于变换,要用更加创新的方式灵活的呈现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课的类型既有讲授课,也有讨论课、练习课、自学课,教学手段可采用录音、投影、挂图等多种辅助手段,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教学的具体方法设计可以遵循不同的思路,例如,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可以交替使用,在不同的章节之间也要采取不同的形式,这样学生们就可以保持较高的新鲜感,睡觉,做其他作业的现象也会消失。另外,要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不为所动,反觉得自己单纯是贮存教材内容的“容器”。这样就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的内心要求无法得到满足,自然地失去了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因而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所以,要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甚至是辩论,这样他们才能更加专注的思考某些问题,进行一定的探索思考。
四、以优美感人的语言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充满情味的语言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把学生带入预定的饱含情感的意境之中,让他们的心灵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憾_而产生共鸣。在讲“矛盾普遍性”时,我精心设计了一段充满人情味的导语:人的一生充满矛盾。同学们正值花季、雨季,不能说已经饱尝人生矛盾的滋味,但起码是初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当你们的考试成绩“潮起又潮落”的时候;当你和同学的友谊发生裂痕,渴望理解的彩虹在心灵蓝天重新飞架的时候;当你们的节假日被旧教育模式的秋风从青春生活的大树上轻轻吹落的时候;当丘比特之箭过早地射向你们的时候……这就是层峦叠嶂的矛盾的“三峡”在迎接你们这些满载民族希望的生命之帆!这样的饱含情味的语言,潺潺流过学生的心田,让知识、情愫和思想,自然渗入并积淀在学生的意识深层,引导学生很快深入到所描述的境界中去,达到情理交融,以情动人,以情明理的目的。
五、联系学生思想实际
新课标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思想上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比如,根据目前学生中存在着比谁零花钱多、比谁穿的是名牌的情况,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培养健康的心理,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节时,我们可以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一个月花多少零花钱?都花在什么地方?……让零花钱最多的同学与零花钱较少的同学都来回答。在听完学生的回答后,教师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阐明什么样的消费观才是合理的、正确的消费观以及学生之间攀比的危害。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审美意识有一定的提高。
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各科都要注意的问题,作为初中思想政治课来讲更为重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就一定能找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