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中美术导入式教学浅析
【作者】 林晓妍
【机构】 四川省筠连县巡司镇武德初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新课程呼唤“新课堂”,这种呼唤是一种富有时代特色的追求,是一种急促而强烈的人心所向!而课堂开始的新课导入则可以看成是“新课堂”的“水之源”、“景之韵”。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及初中美术课堂的实际需要,总结出以下一些课堂导入的方法,供同行切磋。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情景设置
美术教学是主要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形式参与的课堂活动。通过各种工具、材料进行绘画、制作,从而获取知识,提高技能与审美能力,体验情感与价值观,享受个中的乐趣和成功。所以,充满创意的引导,能使学生和教师在心灵与情感的交流上产生共鸣,达到人文、情感和精神上的沟通。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力,驱使学生带着丰富的情感与欲望去完成美术作品。
一、利用游戏导入
游戏能给学生带来学习兴趣,能给课堂营造良好的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好玩是初中生的天性,好玩、好奇的心境可以活跃大脑的联想,思维敏捷,增强表达欲。积极的有效的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根据这点,游戏渗入教学符合“愉快教育”的指导精神,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它包含着趣味性、审美性、人文性……等特征。”过去传统的美术教育最大的弊端是过于强调以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猛塞硬灌,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忽视学生的个性喜好,特别是儿童身心特征和心理需求。让学生强行接受,他们会觉得无味、无趣。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学生精神放松,课堂气氛活跃,在愉快中得到知识,提高技能。在美术教学中引入游戏的导入方式,能让学生真正进行最自主的美术活动。如:执教广东岭南版二年级《大家爱吃的瓜果》一课时,笔者采用游戏导入方式,我预先准备一些形状和表皮特征比较明显的水果,分别藏在密封的袋子里,请学生上讲台摸一摸,然后说出形状特征和表皮特征,再让台下的学生猜一猜,是什么水果。学生们都十分兴奋,各抒己见。由此一来,学生对水果的形状和表皮特征的印象非常深刻,同时对本课充满了兴趣,孩子们早已迫不及待地走进文本。我本课预设的教学重难点随之被孩子们的主动学习高潮所击破。从而轻而易举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把玩游戏时高昂的情绪都迁移到画纸里,95%的同学都能运用点、线、色描绘出水果表皮特征……一幅幅的好作品逐渐呈现出来。2004年天河区教育局进行全区的教学督导检查工作中,这节课被评为优质课,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二、综合参与导入法
由于学科的自身特点,拓展性是美术学科综合性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它可以拉近美术与其它学科的距离,柔化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界限。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通过诗歌朗诵、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述来营造美术与其它学科之间的互相依存、相互渗透的艺术氛围,运用自己熟悉的绘画表现方式创造性的表现展示自己对艺术的感受和共鸣,藉以激励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信心。
三、欣赏导入法
这种导入,引导学生从形象感知入手,再经过教师的综合分析,获得理论知识,并使学生在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中,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调动起来,达到创新与实践的目的。此导入可利用电化教学手段,教师常常是通过放录像、投影、幻灯片、多媒体课件、录音等方式来完成。让学生通过感官,强化刺激,加深记忆,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形象的思维。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暗示本节内容与歌曲内容有关。还可利用学生的范画,教师的作品作为学生欣赏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这样做可以突破时空局限,及时迅速地传递信息,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增强感性认识。
四、实物展示导入
将实物带到课堂上进行展示,以其形象性去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具体的实物形象直观,教师通过实物的展示,可即刻将学生吸引到具体的教学情境当中来。如上《泥塑》一课时。一上课,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个自己捏的学生熟悉的老师头像,学生看后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课堂气氛也立刻活跃了起来。学生动手制作的欲望非常强烈,下面的教学环节就在学生兴奋和激动的情绪中完成。再如上《椅子的设计》一课时。教师首先展示两张不同功能的椅子——折叠椅和木靠椅,然后请几个学生来试坐,并说一说坐后不同的感受。这种导入方式比较直观、形象、生动。课堂导入展示实物,能快速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起学习兴趣。通过实物展示和学生参与,就很顺利地将本节课带人下个教学环节。
五、情境设置
王国维认为美好的情境设置应具有:“使人感情发达,以达完善之域”的作用。也就是说课堂情境设置是师生的教与学的情感交流的活动,是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准备,在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进行交流、讨论、发现,使接受主体的自我意识被催生勃发,尤其是求异思维应运而生,一系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顺利发展,从而有足够的心理能力来承受大胆的质疑和独立的批评,达到认识和实践体验的合理结合,愉悦地接受教学活动。
创设良好的情境,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笔者在教授十八册第六课《蓝白之美》时,课前把蓝印花布数块及其制成的工艺品布置在教室四周墙壁上,制造出蓝印花布专营店样式,给学生营造一种活生生的氛围。在课堂上教师则以蓝印花布专营店售货员的身份,进行蓝印花布的出售工作,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出售专营店的“商品”来检验学生对蓝印花布知识的了解,直接进入新课内容。由于教师在此环节的引导和促进,通过给回答正确的学生以“商品”来奖励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课堂的氛围,为本课知识的学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总之,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随着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新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也在不断的更新。美术课堂的导入艺术是在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找准契点,运用有利的方法,再辅以教者的艺术美感。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能开启学生心灵和激发学习热情的导入,形成和谐、生动、活泼、融洽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情景设置
美术教学是主要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形式参与的课堂活动。通过各种工具、材料进行绘画、制作,从而获取知识,提高技能与审美能力,体验情感与价值观,享受个中的乐趣和成功。所以,充满创意的引导,能使学生和教师在心灵与情感的交流上产生共鸣,达到人文、情感和精神上的沟通。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力,驱使学生带着丰富的情感与欲望去完成美术作品。
一、利用游戏导入
游戏能给学生带来学习兴趣,能给课堂营造良好的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好玩是初中生的天性,好玩、好奇的心境可以活跃大脑的联想,思维敏捷,增强表达欲。积极的有效的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根据这点,游戏渗入教学符合“愉快教育”的指导精神,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它包含着趣味性、审美性、人文性……等特征。”过去传统的美术教育最大的弊端是过于强调以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猛塞硬灌,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忽视学生的个性喜好,特别是儿童身心特征和心理需求。让学生强行接受,他们会觉得无味、无趣。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学生精神放松,课堂气氛活跃,在愉快中得到知识,提高技能。在美术教学中引入游戏的导入方式,能让学生真正进行最自主的美术活动。如:执教广东岭南版二年级《大家爱吃的瓜果》一课时,笔者采用游戏导入方式,我预先准备一些形状和表皮特征比较明显的水果,分别藏在密封的袋子里,请学生上讲台摸一摸,然后说出形状特征和表皮特征,再让台下的学生猜一猜,是什么水果。学生们都十分兴奋,各抒己见。由此一来,学生对水果的形状和表皮特征的印象非常深刻,同时对本课充满了兴趣,孩子们早已迫不及待地走进文本。我本课预设的教学重难点随之被孩子们的主动学习高潮所击破。从而轻而易举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把玩游戏时高昂的情绪都迁移到画纸里,95%的同学都能运用点、线、色描绘出水果表皮特征……一幅幅的好作品逐渐呈现出来。2004年天河区教育局进行全区的教学督导检查工作中,这节课被评为优质课,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二、综合参与导入法
由于学科的自身特点,拓展性是美术学科综合性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它可以拉近美术与其它学科的距离,柔化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界限。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通过诗歌朗诵、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述来营造美术与其它学科之间的互相依存、相互渗透的艺术氛围,运用自己熟悉的绘画表现方式创造性的表现展示自己对艺术的感受和共鸣,藉以激励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信心。
三、欣赏导入法
这种导入,引导学生从形象感知入手,再经过教师的综合分析,获得理论知识,并使学生在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中,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调动起来,达到创新与实践的目的。此导入可利用电化教学手段,教师常常是通过放录像、投影、幻灯片、多媒体课件、录音等方式来完成。让学生通过感官,强化刺激,加深记忆,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形象的思维。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暗示本节内容与歌曲内容有关。还可利用学生的范画,教师的作品作为学生欣赏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这样做可以突破时空局限,及时迅速地传递信息,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增强感性认识。
四、实物展示导入
将实物带到课堂上进行展示,以其形象性去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具体的实物形象直观,教师通过实物的展示,可即刻将学生吸引到具体的教学情境当中来。如上《泥塑》一课时。一上课,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个自己捏的学生熟悉的老师头像,学生看后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课堂气氛也立刻活跃了起来。学生动手制作的欲望非常强烈,下面的教学环节就在学生兴奋和激动的情绪中完成。再如上《椅子的设计》一课时。教师首先展示两张不同功能的椅子——折叠椅和木靠椅,然后请几个学生来试坐,并说一说坐后不同的感受。这种导入方式比较直观、形象、生动。课堂导入展示实物,能快速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起学习兴趣。通过实物展示和学生参与,就很顺利地将本节课带人下个教学环节。
五、情境设置
王国维认为美好的情境设置应具有:“使人感情发达,以达完善之域”的作用。也就是说课堂情境设置是师生的教与学的情感交流的活动,是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准备,在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进行交流、讨论、发现,使接受主体的自我意识被催生勃发,尤其是求异思维应运而生,一系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顺利发展,从而有足够的心理能力来承受大胆的质疑和独立的批评,达到认识和实践体验的合理结合,愉悦地接受教学活动。
创设良好的情境,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笔者在教授十八册第六课《蓝白之美》时,课前把蓝印花布数块及其制成的工艺品布置在教室四周墙壁上,制造出蓝印花布专营店样式,给学生营造一种活生生的氛围。在课堂上教师则以蓝印花布专营店售货员的身份,进行蓝印花布的出售工作,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出售专营店的“商品”来检验学生对蓝印花布知识的了解,直接进入新课内容。由于教师在此环节的引导和促进,通过给回答正确的学生以“商品”来奖励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课堂的氛围,为本课知识的学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总之,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随着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新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也在不断的更新。美术课堂的导入艺术是在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找准契点,运用有利的方法,再辅以教者的艺术美感。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能开启学生心灵和激发学习热情的导入,形成和谐、生动、活泼、融洽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