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基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思考

【作者】 陈坤涛

【机构】 贵州省仁怀市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科学课堂的过程性评价是小学科学教育体系中的一个能够反映小学教育的一个基本机制。小学课堂教学目前更多地使用过程性评价,更加强调教学过程。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打算以3个阶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3个阶段是:课前准备、课中探讨、课后拓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过程性评价
  小学科学课堂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课堂中的过程性评价是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一个比较系统完善的评价,它贯穿于整个小学的教学过程,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具体情况。准确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改变教学策略。
  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
  (一)课前准备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通过课前准备,比如课前材料准备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使用等形成完整印象 ,获得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让学生主动去参与课程教学的材料准备,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深入的进行课程教学打下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参与度;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学习节约成本。经过多年的科学课堂教学的不断发展,许多学生都已经意识到备齐材料对开展实验的重要性。存在备不齐材料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间隔时间太长。一般情况下,老师都会提前一个星期布置下去准备材料的任务,由于时间太长,学生们很容易忘记。
  (2)学生本身问题。在课堂上听讲不认真,没有听清老师的要求。
  (3)购买问题。有的材料需求去专门的店面购买,时间不够或是忘记买或是买不到所需的东西。
  (4)家长原因。有的家长对于这些学校组织的活动抱有怀疑的心理,不能够给学生足够的支持。
  (二) 课中探讨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随时关注学生们的表现,对于学生们出色的表现,老师要给予肯定并进行表扬。另外我们还要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堂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能力,使学习可以自主完成学习。学生特有的观察力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提高观察力有助于学生记忆力的发展。所以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性、目的性、科学性的对学生进行观察培养,帮助学生养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不仅如此,还要注重学生的对学习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陶行知先生曾说过“: 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的课堂上要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学习任何一篇文章时,都可以通过设计一些闯关关卡,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如自然课中,让学生收集秋天的落叶,把收集到的落叶运用自己的方式转换成另外一种东西。根据设计出来的东西,让学生进行演讲。在演讲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
  (三)课后拓展
  学生是否把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中去,老师没法对这方面进行考察,所以创造一种生活情境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运用某些知识和技能在真实情况中发生,是最真实有效地评价。
  二、过程性评价的影响
  (一) 对待科学课堂的态度
  通过对两个不同班级的测试,发现实验班的学生对于课堂的积极性要比非实验班的学生高。实验班学生对于科学课堂的喜欢率高达70%,非实验班的学生在课堂上还是保持原有的学习状态,老师讲学生记。而实验班的学生存在在课堂上有着积极的表现,会主动增加课堂趣味性,老师的教学难度也下降不少。
  (二) 学生对科学课堂的反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课堂的学生认为科学课堂给他们增加了不少的乐趣,而且不仅有乐趣,还在乐趣中增加了学习知识,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学习的重要性,达到印象深刻的道理。科学课堂不仅可以能将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通过科学课堂的过程性评价 ,可以摆脱传统教学课堂对学生造成的束缚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课堂教学知识,并能达到对知识熟练应用的效果。
  三、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的思考
  我们建立的这种过程性评价体系 ,不仅可以关注学生们的学习结果,还可以发现学生的发展潜能。在过程性评价中了解学生对科学课堂的知识需求 ,更快速的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不住,建立学习自信,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大的发挥过程性评价的教育意义。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经过过程性评价的推进,引发了几点思考:
  (一) 过程性评价的标准
  为了更好的进行过程性评价,促进评价的公平性,学校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评价内容,并且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还可以和学生一起制定标准,并将评价标准公开化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这样的评价更有利于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随着社会的进步,标准的实施还要不断地完善改进,弥补其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二) 科学课堂小助手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学生担任教学小助手。在过程性评价中,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如资料收集与准备,还可以让她们制定标准,能够培养她们的评价能力。另外 ,科学课堂小助手还可以学生们举荐并轮流担任 ,但是在轮流过程中,要不断更新参选标准。
  (三) 全程评价
  科学课堂的教学评价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与学习,因此更应该注重过程性评价。而且评价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还要延伸在学校、家庭、社会等空间。教师要设计相关的评价表,把这些因素列入评价范围,引起学生们对学习过程的重视,来达到控制学生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过程。有助于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向和教师的教学方针始终保持正确和良好的状态。
  (四) 多方位评价
  学期期末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前准备、课后探究、课堂表现等选项、综合评分 ,然后给出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成绩。多方位的评价,包括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乃至行为等多方面的成绩。过程性评价既要考察学生科学课堂的理解,又要评价学生在学习方式方法上的变化与进步,充分体现学生本学期各个方面的状况,综合考虑学生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发展。《科学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在科学素养的主要纬度上的具体发展水平曾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个方面作了明确界定。
  结语
  总而言之,科学教学课堂的过程性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效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有助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