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中语文教学中诗词与茶文化融合研究
【作者】 周忠杰
【机构】 四川省蓬安县徐家镇茶亭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在我国古诗歌文化当中,有很多古诗词中都涉及了与茶相关的知识,诗茶融合教学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然而当代中学生与茶文化接触的比较少,以致对我国传统茶文化的了解少之又少,使得诗茶融合教学受到了不小的阻碍。如何将初中古诗词与茶文化有效融合,是当代教育者必须重视的新课题。
一、茶文化与初中语文古诗词之间的关系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之一,流传下来的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至今令人回味无穷。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受到了大量文学雅士的青睐和喜爱,殊不知中国也是一个地地道道茶的国度,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中,文学与茶有着难以割舍的不解之缘。古代文人将酒看作是一种雅兴,是解忧的良药,但与茶之间也有着细数不尽的情缘。茶与饮茶行为被文人墨客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细细浏览中国历史的长卷可以发现,历代文人墨客为后世留下来丰富的与茶相关的古诗词,也是我国茶文化传承至今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古代文人雅士的眼中,茶不仅仅是一种满足口腹之欲的物质饮品,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和精神象征的体现。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唐朝是继西汉之后的第二个鼎城时代,在当前时期,唐王朝的强盛与繁荣,不论是在军事方面,还是在文化继经济发展方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得过,唐王朝的盛世齐观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照耀者整个世界文明史。最为重要的是,唐王朝深邃的文化内涵及精神风貌,对当下时期甚至是今时今日的世界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在茶文化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表现。相较于火热的酒文化,在唐王朝盛行的茶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出来,即高雅、清净。唐朝文人雅士对茶的喜爱,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寄托与理想的倾注,将饮茶过程看作是精神调节及自我修养的过程,是一种雅逸的文化体验和精神层面的享受。正是基于这种思想,激发了大量文人文学创造的热情。在各种茶诗作品中,五言诗、联句诗、唱和诗中的茶文化最为突出。我们都知道,唐朝文化的盛行造就了一大批家喻户晓的诗人,包括“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等。其中杰出诗人杜甫写有“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的诗句,意思是黄昏,落日的余晖照在阳台上,吹着微微的春风,正是品茶的好时候,此诗虽然写得潇洒闲适,然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可以隐约体会出作者心中隐含的不平。而诗仙李白也曾表达出了对茶的赞美:“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无疑不在诗人表达对茶的赞誉和向往。初中古诗词中蕴含着大量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茶文化,让学生闻文化之味、赏文化之韵,使其切身的感受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散发出来的绝无仅有的魅力,从而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民族感。此外,在初中语文中融合古诗词与茶文化,让学生通过汲取汉语言文字中的精华,加深对古诗词知识理解的同时,充分领略古诗词的意境之美。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诗词与茶文化的融合策略
(一)以茶为载体,在初中诗词教学中展现茶的意境
中国人对茶有着不解之缘,它不仅可以作为人们生活中的饮品,其蕴含的茶文化更对是国人思想有着深远影响,现代礼仪文化中便蕴含着丰厚的茶文化。在我国古代,一些饱读诗书之士将茶文化视为高贵典雅的标志,并且还习惯在诗词创作中引入茶文化,因此,我国古诗词受茶文化的影响颇深。茶代表了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意象,由于意境由意象构成,这也是为什么诗歌中蕴含着浓厚情感的原因。在人们生活中习惯将茶与典雅、悠闲联系到一起,将茶意象体现在古诗歌当中,更容易引人入胜,从而形成特有的诗歌意境。在初中语文古诗词中融合茶文化,可以让学生在了解茶文化的同时,更能充分领略出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另外,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茶文化,通过学习和表演泡茶技艺,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心性,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淑女或是君子风范,同时还能充分领略我国古诗词的迷人风采,可谓闻文化之味,赏文化之韵,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古诗词与茶文化融合可提高审美效果
在古诗词中运用茶意象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意境美,当大量的意象融合在一起就可以产生关联效应,从而引发读者浮想联翩,让读者的思维得到拓展。因此,在古诗词中构建茶意境可增强审美效果。这种美不仅仅代表语言上的美,还包括了意境美、情感美等。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诗歌有着不同的意象,而茶意象诗歌中的语言美,通常有精炼、蕴含丰富的特点,通过使用相关词语展现语言上的美。那么,如何将初中古诗词与茶文化有效融合呢?当代中学生受互联网文化影响颇深,对我国传统茶文化的了解少之又少,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与茶文化接触的过少,未能在其意识中形成常态化,因此,想要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对茶文化的认识,首要前提是培养学生对茶文化的学习兴趣。茶艺作为当下最为流行的技艺,通过教授学生茶艺引导学生对茶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将两者进行融合,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为了避免形式主义,切实将茶文化与古诗词进行有效融合,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及教学需求,开设初中语文教学中诗词与茶文化相结合的课程,实现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常态化教学。茶文化课程主要学习和表演茶艺为主,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古诗词与茶文化融合教学奠定良好基础。不仅如此,还应定期组织学生参加茶艺表演活动,让茶文化充分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通过采用古诗词与茶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但增进了对古诗词的喜欢,将诗词吟诵成为了语言表达的一种形式,还将茶艺和茶文化知识融入了实际生活,对学生个人发展而言十分有益,既可以使个人情操得到美化和熏陶,形成健全的人格,又可以将所学到的茶艺和茶文化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帮助家人修身养性,从此开启生活的健康模式。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茶文化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其认知视野,以茶修身,以茶修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此外,诗茶结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茶文化的学习热情,更能使其深刻感受到古诗词与茶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更好的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技巧。
一、茶文化与初中语文古诗词之间的关系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之一,流传下来的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至今令人回味无穷。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受到了大量文学雅士的青睐和喜爱,殊不知中国也是一个地地道道茶的国度,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中,文学与茶有着难以割舍的不解之缘。古代文人将酒看作是一种雅兴,是解忧的良药,但与茶之间也有着细数不尽的情缘。茶与饮茶行为被文人墨客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细细浏览中国历史的长卷可以发现,历代文人墨客为后世留下来丰富的与茶相关的古诗词,也是我国茶文化传承至今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古代文人雅士的眼中,茶不仅仅是一种满足口腹之欲的物质饮品,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和精神象征的体现。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唐朝是继西汉之后的第二个鼎城时代,在当前时期,唐王朝的强盛与繁荣,不论是在军事方面,还是在文化继经济发展方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得过,唐王朝的盛世齐观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照耀者整个世界文明史。最为重要的是,唐王朝深邃的文化内涵及精神风貌,对当下时期甚至是今时今日的世界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在茶文化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表现。相较于火热的酒文化,在唐王朝盛行的茶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出来,即高雅、清净。唐朝文人雅士对茶的喜爱,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寄托与理想的倾注,将饮茶过程看作是精神调节及自我修养的过程,是一种雅逸的文化体验和精神层面的享受。正是基于这种思想,激发了大量文人文学创造的热情。在各种茶诗作品中,五言诗、联句诗、唱和诗中的茶文化最为突出。我们都知道,唐朝文化的盛行造就了一大批家喻户晓的诗人,包括“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等。其中杰出诗人杜甫写有“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的诗句,意思是黄昏,落日的余晖照在阳台上,吹着微微的春风,正是品茶的好时候,此诗虽然写得潇洒闲适,然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可以隐约体会出作者心中隐含的不平。而诗仙李白也曾表达出了对茶的赞美:“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无疑不在诗人表达对茶的赞誉和向往。初中古诗词中蕴含着大量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茶文化,让学生闻文化之味、赏文化之韵,使其切身的感受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散发出来的绝无仅有的魅力,从而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民族感。此外,在初中语文中融合古诗词与茶文化,让学生通过汲取汉语言文字中的精华,加深对古诗词知识理解的同时,充分领略古诗词的意境之美。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诗词与茶文化的融合策略
(一)以茶为载体,在初中诗词教学中展现茶的意境
中国人对茶有着不解之缘,它不仅可以作为人们生活中的饮品,其蕴含的茶文化更对是国人思想有着深远影响,现代礼仪文化中便蕴含着丰厚的茶文化。在我国古代,一些饱读诗书之士将茶文化视为高贵典雅的标志,并且还习惯在诗词创作中引入茶文化,因此,我国古诗词受茶文化的影响颇深。茶代表了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意象,由于意境由意象构成,这也是为什么诗歌中蕴含着浓厚情感的原因。在人们生活中习惯将茶与典雅、悠闲联系到一起,将茶意象体现在古诗歌当中,更容易引人入胜,从而形成特有的诗歌意境。在初中语文古诗词中融合茶文化,可以让学生在了解茶文化的同时,更能充分领略出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另外,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茶文化,通过学习和表演泡茶技艺,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心性,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淑女或是君子风范,同时还能充分领略我国古诗词的迷人风采,可谓闻文化之味,赏文化之韵,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古诗词与茶文化融合可提高审美效果
在古诗词中运用茶意象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意境美,当大量的意象融合在一起就可以产生关联效应,从而引发读者浮想联翩,让读者的思维得到拓展。因此,在古诗词中构建茶意境可增强审美效果。这种美不仅仅代表语言上的美,还包括了意境美、情感美等。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诗歌有着不同的意象,而茶意象诗歌中的语言美,通常有精炼、蕴含丰富的特点,通过使用相关词语展现语言上的美。那么,如何将初中古诗词与茶文化有效融合呢?当代中学生受互联网文化影响颇深,对我国传统茶文化的了解少之又少,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与茶文化接触的过少,未能在其意识中形成常态化,因此,想要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对茶文化的认识,首要前提是培养学生对茶文化的学习兴趣。茶艺作为当下最为流行的技艺,通过教授学生茶艺引导学生对茶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将两者进行融合,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为了避免形式主义,切实将茶文化与古诗词进行有效融合,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及教学需求,开设初中语文教学中诗词与茶文化相结合的课程,实现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常态化教学。茶文化课程主要学习和表演茶艺为主,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古诗词与茶文化融合教学奠定良好基础。不仅如此,还应定期组织学生参加茶艺表演活动,让茶文化充分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通过采用古诗词与茶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但增进了对古诗词的喜欢,将诗词吟诵成为了语言表达的一种形式,还将茶艺和茶文化知识融入了实际生活,对学生个人发展而言十分有益,既可以使个人情操得到美化和熏陶,形成健全的人格,又可以将所学到的茶艺和茶文化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帮助家人修身养性,从此开启生活的健康模式。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茶文化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其认知视野,以茶修身,以茶修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此外,诗茶结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茶文化的学习热情,更能使其深刻感受到古诗词与茶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更好的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