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新形势下教师应具备的的劳动教育观

【作者】 吴 涛

【机构】 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区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关于劳动教育的文件的公布,教师需要在这种新形势下对劳动教育有一个重新认知。本文从劳动教育的目标,劳动教育提出的背景,家庭、社会、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劳动教育实践工作要点及今后的工作思路等多方面对劳动教育进行了简单解读,希望给与劳动教育一线的管理及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劳动教育,教师,劳动教育观
  自从毛泽东时代,我国就已经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育并举理念。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发〔2020〕7号)和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材〔2020〕4号)的发布,全国各地又重新审视了劳动教育在教育中的意义,并由此开始了全面推行劳动教育的相关活动。这是将劳动教育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需要我们全国的教育工作者都要重视劳动教育,对劳动教育都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一、劳动教育的目标以及提出的背景
  (一)劳动教育的目标
  劳动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教会学生爱劳动,会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这些意见的提出是基于当代学生理论知识能力较好,但是实际动手能力越来越差的一种警醒,需要每个教育工作者认真对待。
  (二)劳动教育提出的背景
  1.劳动是国家与社会的要求,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必须途径
  幸福生活是双手创造出来的,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干出来的。依靠全国人民的辛勤劳动,才能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朝着更加伟大的方向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备前提。
  每个人生下来就会不断追求自身的价值。劳动就是每个人体现个人价值的直接路径,是我们实现幸福生活的基本方式。
  3.劳动教育现有情况下出现缺失,急需纠正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现有的成年年轻人知识面都比较丰富,对社会各种知识的了解程度都比以前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却出现了超重人群增加,近视程度增加,不爱进行体力劳动劳动,轻视体力劳动者,不爱劳动的风气。
  为了尽快纠正这种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匹配的思维,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动力,尤其需要重视劳动教育。
  4.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情况下的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不是舍弃其他教育,重点发展劳动教育。而是在现有教育体制下,逐步从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思维进行纠正,逐渐培养出爱劳动,会劳动的学生群体,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铸就合格的接班人。
  二、家庭、社会、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所有学生的教育都是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协力才能实现良好的教育。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也必须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开启劳动教育的新篇章。
  家庭是劳动教育的具体承担与实施者,具有更好的根据个人情况适时开展劳动教育的特点,对学生的了解更加深刻,教育的组织更灵活,形式更加多样。家长很多时候是劳动教育的组织者,参与者,检验者,监督者。
  社会,会通过学生所体现的对劳动的态度,劳动的能力,来检验学生劳动教育的成果。学生长大成人后,社会也会提供大量的劳动岗位,从而检验具体的劳动能力与劳动习惯。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社会需要为学生的劳动教育提供相应资源。对劳动教育进行社会层面的宣传与引导。
  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介于家庭和社会之间。一方面,需要做好各学科日常教学过程中进行劳动价值观的渗透。在学科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美好生活的理念的渗透,增强学生爱劳动的意识。另一方面,又要具体引领学生承担一定的劳动,从而锻炼学生的能力。通过日常的班级劳动、动手操作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劳动教育实践工作要点及今后的工作思路
  (一)国家、社会层面劳动教育实践工作中的要点
  1.劳动教育是服务于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需要,需要统筹协调发展。需要结合现有的教育现状进行开拓创新,而不能完全推到之前的教育,另起炉灶。国家对劳动教育提出了要求,但是并没有强行推广某方面的成就或措施。而是希望大家多实践,多想办法,给国家的劳动教育的开展积累经验,从而结合本地实际的去进行劳动教育。
  2.劳动教育是时代的需要,但是不能操之过急,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丰富与完善。推广过程中,必须一步步推进。没有条件,一点点创造条件。争取所有学校都能一步步找出劳动教育的出路。
  3.劳动教育的人员、资金配套会逐步完善。目前国家已经在逐步研究劳动教育的相关人员与资金配套的问题,因此会逐步解决专业教师、专业劳动资金等问题。所有学校前期都需要想办法,从而客服现有的人员、资金、教研的困难。
  4.劳动教育不会形成具体的死板的文件,但是会形成一系列的案例文集,从而给各个学校提供参考,以便更好的开展劳动教育。
  (二)学校劳动教育工作开展的几个方向
  1.坚持日常生活中的学生劳动教育。每到大型节假日、寒暑假,给学生布置家庭劳动教育作业,提高学生劳动的参与度与兴趣。争取在校内安排绿化维护、图书馆整理、体育馆清理、游泳池清理、学生二手物品市场、英语村等其中一两项安排一定数量的劳动岗位,给学生提供劳动的机会。
  2.坚持种植园社团活动的开展。每学年开展一次种植园社团活动,通过学生的劳动来强化劳动技能,通过总结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的劳动价值观。
  3.大力推进各学科提供劳动或渗透劳动教育的课例案例。争取每个学校每学期都能提供两份渗透相关的教学设计。
  4.联系校外的非营利性团体与组织,提供暑假幼儿园教师帮助,交通卫士值班,地铁站引领,路牌指引,网球比赛志愿活动等志愿者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