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
【作者】 赵 艺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金秋湖镇王场中心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以社区资源为媒介,主题活动为中心,探究促进幼儿社会性品质良好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为幼儿园积累社区教育资源信息,建立活动资源库,丰富幼儿园课程和活动内容,梳理总结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社区资源;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期是孩子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技能发展的关键期。抓住幼儿人生最佳的教育时机对幼儿进行社会文化熏陶,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我园利用社区的自然和教育资源,为幼儿提供多元文化的探索环境,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组织幼儿走进社区在丰富的活动中自主学习,发现世界、了解生活。
一、强化幼儿园内部软硬条件
(1)提高园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研究
地方文化资源是通过原本课程的形式步入幼儿园的,所以幼儿园原本课程开发跟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有着密切的联系。幼儿园需要对原本课程开发以及利用进行总结归纳,及时发现原本课程资源中的缺点,并标注出这些缺陷,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不仅如此,幼儿园需要综合地方文化的特征以及本园的现实状况,创造良好的地方文化气氛,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园所文化。
(2)加大对教师培训的力度
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建立新的课程资源意识,具备跟课程资源开发相关的专业技能,同时对于地方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想要得到这些技能以及知识需要通过多形式的培训才可以做到。所以,通过邀请一些幼儿教育专家来提升幼儿园的教育水平。对幼儿园的课程资源进行全面改良,同时讨论分析本地方的文化资源特征,探素出满足本地方文化课程构建的渠道。
(3)了解幼儿经验准备程度
幼儿园开发以及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主要目标是推动幼儿的发展和进步,幼儿在进行地方文化课程教学之前,就已经在平常的生活中,了解了部分跟地方文化有关的知识。所以,这个时候需要了解幼儿经验准备程度,综合幼儿所能接受的水平以及潜在的发展水平,使得幼儿可以得到更大的进步,同时强化其对于地方文化的接受能力。
二、带孩子走向社会
我园所处的“龙潭社区”位于市中心,文化氛围浓厚,资源丰富,社区内的这些资源成为我们生活学习的“活教材”。我们带领孩子们走出园门,走进社区,参观菜场、商店、邮局、银行等等,让他们边观察、边统计一些数量,询问路人对某一事物的看法,讲述自己的发现、与同伴分享收获等。正是如此强大而丰富的社区物质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使得我们的探索得以顺利实施。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还和社区联手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如:重阳节时组织幼儿进社区和社区的奶奶们一起表演节目,欢庆节日。“11、9”消防宣传日来临时组织幼儿参观消防大队、参与社区的文娱演出……与社区携手,使得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精彩不断,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逐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幼儿园教育是教育的初始阶段,它为幼儿以后漫长的教育之路铺垫良好基础。因此,幼儿教育质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加上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可在以往传统的幼儿教师中少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有的往往在幼儿教学时,忽视本土特色资源;有的甚至照搬教材,不会灵活变通。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必须坚定不移地开发和利用本土课程资源,逐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四、积极调动家长教育资源
《纲要》明确指出:家庭、幼儿园是幼儿发展的两大环境。家长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等对幼儿园教育、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在不断的转变,培养目标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家长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知识都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作用,能为我们的教育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在开展幼儿民间游戏时,我们需要家长配合制作一些体育玩具。在游戏开展前我们发放调查表,收集游戏主题,经过筛选,运用到我们的区域中,对于一些游戏的玩法还可以通过家长和孩子们一起玩,来让孩子们掌握。同时我们建议家长带领孩子在适宜的时节里外去郊游。在家长中有许多心灵手巧的能手,我们和家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做好沟通交流,一起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游戏内容,收集民间的一些手工艺制品的制作方法,带领孩子们一起利用自然材料制作各种玩具,带领孩子利用这些玩具进行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如:滚铁圈、翻麻花、推小车等,有的家长和孩子一起利用山上采来的野果子制成了小陀螺,带到我们的区域活动中,让孩子们玩起了陀螺竞技场的游戏;有的家长和孩子用蟹壳做成了京剧脸谱等,这些游戏既丰富了孩子的游戏材料,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而且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思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总之,我们只要以《纲要》精神为指南,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环境资源,结合本土文化,带幼儿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有目的地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进行社会课程建设,就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社区资源;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期是孩子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技能发展的关键期。抓住幼儿人生最佳的教育时机对幼儿进行社会文化熏陶,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我园利用社区的自然和教育资源,为幼儿提供多元文化的探索环境,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组织幼儿走进社区在丰富的活动中自主学习,发现世界、了解生活。
一、强化幼儿园内部软硬条件
(1)提高园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研究
地方文化资源是通过原本课程的形式步入幼儿园的,所以幼儿园原本课程开发跟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有着密切的联系。幼儿园需要对原本课程开发以及利用进行总结归纳,及时发现原本课程资源中的缺点,并标注出这些缺陷,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不仅如此,幼儿园需要综合地方文化的特征以及本园的现实状况,创造良好的地方文化气氛,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园所文化。
(2)加大对教师培训的力度
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建立新的课程资源意识,具备跟课程资源开发相关的专业技能,同时对于地方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想要得到这些技能以及知识需要通过多形式的培训才可以做到。所以,通过邀请一些幼儿教育专家来提升幼儿园的教育水平。对幼儿园的课程资源进行全面改良,同时讨论分析本地方的文化资源特征,探素出满足本地方文化课程构建的渠道。
(3)了解幼儿经验准备程度
幼儿园开发以及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主要目标是推动幼儿的发展和进步,幼儿在进行地方文化课程教学之前,就已经在平常的生活中,了解了部分跟地方文化有关的知识。所以,这个时候需要了解幼儿经验准备程度,综合幼儿所能接受的水平以及潜在的发展水平,使得幼儿可以得到更大的进步,同时强化其对于地方文化的接受能力。
二、带孩子走向社会
我园所处的“龙潭社区”位于市中心,文化氛围浓厚,资源丰富,社区内的这些资源成为我们生活学习的“活教材”。我们带领孩子们走出园门,走进社区,参观菜场、商店、邮局、银行等等,让他们边观察、边统计一些数量,询问路人对某一事物的看法,讲述自己的发现、与同伴分享收获等。正是如此强大而丰富的社区物质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使得我们的探索得以顺利实施。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还和社区联手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如:重阳节时组织幼儿进社区和社区的奶奶们一起表演节目,欢庆节日。“11、9”消防宣传日来临时组织幼儿参观消防大队、参与社区的文娱演出……与社区携手,使得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精彩不断,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逐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幼儿园教育是教育的初始阶段,它为幼儿以后漫长的教育之路铺垫良好基础。因此,幼儿教育质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加上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可在以往传统的幼儿教师中少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有的往往在幼儿教学时,忽视本土特色资源;有的甚至照搬教材,不会灵活变通。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必须坚定不移地开发和利用本土课程资源,逐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四、积极调动家长教育资源
《纲要》明确指出:家庭、幼儿园是幼儿发展的两大环境。家长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等对幼儿园教育、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在不断的转变,培养目标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家长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知识都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作用,能为我们的教育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在开展幼儿民间游戏时,我们需要家长配合制作一些体育玩具。在游戏开展前我们发放调查表,收集游戏主题,经过筛选,运用到我们的区域中,对于一些游戏的玩法还可以通过家长和孩子们一起玩,来让孩子们掌握。同时我们建议家长带领孩子在适宜的时节里外去郊游。在家长中有许多心灵手巧的能手,我们和家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做好沟通交流,一起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游戏内容,收集民间的一些手工艺制品的制作方法,带领孩子们一起利用自然材料制作各种玩具,带领孩子利用这些玩具进行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如:滚铁圈、翻麻花、推小车等,有的家长和孩子一起利用山上采来的野果子制成了小陀螺,带到我们的区域活动中,让孩子们玩起了陀螺竞技场的游戏;有的家长和孩子用蟹壳做成了京剧脸谱等,这些游戏既丰富了孩子的游戏材料,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而且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思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总之,我们只要以《纲要》精神为指南,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环境资源,结合本土文化,带幼儿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有目的地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进行社会课程建设,就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