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中国学前音乐教育的发展

【作者】 卿胜兰

【机构】 四川省蓬安县城东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音乐是学前教育的一部分,学前音乐教育是培养儿童综合素质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对中国学前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时代挑战进行了详细研究,进一步思考学前音乐教育在新时代教育事业中的发展潜力。
  一、学前音乐发展历史
  学前音乐的历史最早出现在“学堂乐歌”时期,在当时的音乐教学中,思想道德的教育被他们列为教学标准,教育界希望音乐能对学生品质有所影响,提高一个人的基本素养。改革开放时期,我国音乐教育开始注重创造思维,突出发展学生艺术潜能。在此期间,西方的音乐文化开始引入中国,这给我国的音乐教育带来了一次全面的改革,但这也出现了许多弊端,如过分强调音乐在智力开发方面的作用,忽视了音乐理论方面内容和一些道德情感相关的艺术思想教育,使音乐变得功利化等。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开始注重素质教育,让受到教育的儿童全面发展是现阶段学前教育的目标。这一时期我国学前音乐教育理论开始增多,教学资源变得丰富,音乐教育开始变得越来越规范,音乐走向了大众视野。总的来说,我国学前音乐教育正规的发展历史不算长久,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虽然途中经历了许多挫折,但还是和时代发展相一致。当前学前音乐教育还是更重视教会儿童音乐知识与相关技能,却忽视了幼儿的启发培养,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是稍显薄弱。我国的学前音乐教育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学前音乐教育发展的时代任务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立足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和幼儿师范学校,结合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教学实际,以幼儿教师从事幼儿园音乐教育工作所需要的教育观念与教育知识技能为核心,面向学前教育实践,建构了多侧面、多角度的教学内容,一般招收0-6岁儿童,目标要求:使幼儿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音乐素质和能力,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和美感,培养个性,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启迪智慧,培养健康体魄,建立良好的音乐素质,正确的审美观念,为成人文化艺术修养奠定基础。学前音乐教育意图实现儿童全面发展。音乐是人们传递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音乐在很多时候能够给人思想的启迪,灵魂的震撼。学前音乐教育希望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幼儿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将学生在幼年时期就培养成高素质高品格的新新人类,所以学前音乐教育并不只是教幼儿音乐文化,更重要的是,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发展自身的美好品质,培养自身的艺术能力,为中国教育作出贡献。
  三、学前音乐教育所面临的时代挑战
  (一)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多元文化开始碰撞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信息的认知越来越全面,各个时代的知识开始进行碰撞。从音乐方面来说,各个国家的音乐文化开始进一步汇合,在音乐教育方面,音乐的教学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各个国家通过网络传播自己的民族文化,音乐的交流越来越频繁,音乐艺术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富有魅力。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开始激烈碰撞,引发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变迁,在了解他国文化的同时,我国音乐文化也变得更加丰满。从学前音乐教育角度来说,幼儿能接触的音乐元素日益多元化,各国音乐文化都能涵盖其中,幼儿对音乐方面的见识有了质的飞跃。相比以往,学生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多,时代的发展终将呈现越来越复杂的现象,对此,学前音乐教育的教师要考虑目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学生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基本学习能力和对音乐文化的感知能力,使其越来越容易顺应时代潮流。
  (二)学前音乐教育受到了现代流行音乐的冲击
  现今社会流行音乐成为了当代音乐欣赏的主流,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流行音乐的影子,与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等相比,大众对流行音乐更为熟悉,甚至对民族音乐等开始持忽略态度,这对大众的音乐审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流行音乐属于大众审美音乐。与其他音乐相比,近期才形成的流行音乐的艺术涵盖力显得薄弱和简单,其内容多与爱情有关或批判现实,它更适合青年人。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流行音乐对其形成价值观和思想意识都是很不利的,这个时期的孩子没有评判标准,很容易被周围影响,一旦他们养成了这种价值认知,之后是很难改正的。教育要是忽略了这个问题,将对孩子之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不小的影响。学前音乐教育要重视这一现象并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采用兴趣培养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视线引到更为经典的民族声乐中,使其接触更有价值、富有艺术性和思想培养的作品,从而减小现代流行音乐对孩子心理造成的冲击和影响。
  (三)学前音乐教育幼师的整体素质
  学前音乐教育的幼师是对于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引导者,幼师依照教学素材对幼儿进行针对性教育。幼师在学前音乐教育中起决定性作用。学前音乐教育的受众是儿童,幼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这个年龄阶段的教学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同时不能完全任由儿童进行自由发挥。儿童在这个时期需要培养克制力、毅力,如果没有相应的管教,孩子在学习方面很少会有成效。对于学前音乐教育,教师需要掌握音乐的基础技能,才能给在校的幼儿带来音乐启蒙和素质培养的相关知识,才能在音乐教学里为幼儿教育作出建设性贡献。作为学前音乐教育的幼师,不要忽略自己在其中的作用,要培养好自己负责的儿童,与此同时,不要忽视自己能力的提升,这对之后的教育工作和自身的发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由于儿童年龄较小,他们的智力和心理发展具有特殊性,这给学前音乐教师教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教学的过程中,学前教师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解决问题,运用正确的教学理念,改造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国学前音乐教育的发展几经波折,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当今社会教师要借鉴以前的经验和理念,探索学前音乐教育新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