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议激发农村学困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方法

【作者】 王海霞

【机构】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第一完全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如何激发农村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尽快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这是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英语既是活的语言,也是枯燥乏味的语言。如何才能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欲望、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呢?我认为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许多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学英语无用,我又不出国,只要学好母语就够了,但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改革开放的今天,英语是多么重要,许多外商的投资以及大量商品的进出口都需要用英语来交流,没有正确的语言又怎么能沟通呢?因此学英语势在必行,作为一个英语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明确这一点。
  二、用爱心与耐心唤醒学生的信心
  英语的词汇量大,尤其是新教材词汇量更多,再加上许多句型及短语也要记忆,学生学起来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教师多给一点爱心和耐心。而每天让学困生只记忆五个单词,两个知识点和一个重点句,只要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英语教师只有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学起来才有积极性,如果一个教师一站到讲台上学生就对这科感到反感、甚至望而生畏,又怎能学好英语呢?
  三、巧用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英语本身是一种枯燥的语言,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要仔细研究教学方法,钻研教材,让课堂气氛活起来,提高课堂质量。
  1、迁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学困生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是从正面向他们大谈学好英语的种种好处恐怕收效甚微,如很多学困生对电脑、手机比较感兴趣,而里面的英语单词有很多不认识,我告诉他们:学好电脑将来也能找一份好工作,而学好电脑的前提是学好英语。英语学不好,电脑里常用的单词都不认识,想学好电脑是天方夜谈,不久这些学困生上课也比以前认真多了。
  2、创设情境,用pair work and group work等手段激励学生说英语,体会成就感。情境的创设再现了现实生活,实践证明,学生乐于在情境中学习、交流。在学习关于食品一课时,我在讲台上开了一个 food shop,有bread,coffee,tea, orange juice,apple juice,coke, water,milk,cake, hamburger,apple等食物或卡片。这个场景刺激了学生的感官,符合了他们的心理,鼓励学困生试一试,让优等生带动学困生进行活动,并充当售货员的文明礼貌的表演和扮演顾客精心挑选喜爱的食品,这样的英语交流真实而有意义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pair work and group work是一种效果很好的教学形式,因为它符合中学生好表现的心理,而且能给每个学生练习的机会。同时,pair work and group work鼓励学生互相合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做pair work and group work时能获得独立运用语言的机会,,此时他们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参与意思,他们能积极、认真地投入到活动中,使内在的语言潜力得以挖掘与发展。学生在表演的同时使用了英语,一种自豪感、成就感便油然而生。
  3、通过编对话,表演情景对话,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学习要“学以致用”,而英语的学习更是如此。我们要让学生在学了英语后,要会开口说英语尤其让学困生积极的开口说话。为此,每节课我都花五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进行英语对话。具体做法如下:上课前,小组表演他们课前已编好的对话,对话内容可以是本课的1c或1d,也可以自己创设情景,但是对话内容必需要运用已学过的句型。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复习旧课,而这种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创造,是语言的活用,从而加深对已学内容和新学内容的理解,最终达到“学以致用”。自编自演情景对话能让学生在笑声中复习,巩固旧知识,避免了让学生紧张得窒息的提问复习法,而收效却远远超过后者,这点我和学生深有体会,一些学生毕业后仍恋恋不忘他们英语课上的五分钟表演。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4、教学中穿插多种多样的竞赛,调动学习英语的兴趣。初中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在教学中穿插单词拼写比赛(让学困生参与进来);课文复述比赛;自编情景对话比赛;课文朗读比赛等多种多样的竞赛。再用积分法给予鼓励,效果更佳。课堂上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样最大限度地将学生潜意识和显意识协调起来,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积极理解运用知识,鼓励发挥,更鼓励创造,这就调动了学困生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存动力。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像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把“活水”引入英语课堂,切实增强农村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早日提高农村孩子尤其是学困生的英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