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中体育教学创新探析
【作者】 黄小燕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定水初级中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少年要想身体好,基础要打牢。因为初中学生正是造就良好体能的关键时期,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初中生的体育教学。新体育教学大纲的颁布出台,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成为教师研究的焦点。我们应该重视体育教学。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创新;学生;探析
发展体育,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全民健身早已成为一代又一代领导人的共识。而基础教育的初中体育教学,更是培养健身意识、学会健身的启蒙阶段。然而一直以来,学校体育教学,不论教材内容,还是教学目标都无法达到教学要求,由于应试教育压力的加大,学生们慢慢的淡忘了体育,忽略了体育。然而这样是不对的。作为一名初中体育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对于初中体育教学的研究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新时期体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
初中阶段,体育教学是锻炼学生体质,培养奋斗精神的一门学科。体育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对此,新时期,新方法,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良好的课堂气氛对学生学习情感的产生其有很大的作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良好的教学气氛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闲素。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在准备活动中,可采用趣味性与竞赛性的游戏法组织教学。如:冬天寒冷,体育课难上,学生上体育课缩手缩脚怕冷,我就在做准备活动中,加了一个从未做过的背人游戏,同学们感到很新鲜、很好玩,你背我,我背你,活动量虽然大一点,但是他们并不感到累,游戏后人人感到暖洋洋,心情很愉快,通过游戏使整个身体的肌肉骨骼都得到了锻炼,这就有利于完成体育课后面所上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使各个部分逐渐进人运动状态,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了各系统器官的机能活动,为正式练习或比赛做好了准备。
二、体育教学要注重教学内容创新
体育教学工作具有拓展性、开放性,广大教师既要立足体育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进行呆板教学。教学内容一定要充分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充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使体育教学更贴近学生的成长需求,更能体现素质化目标要求。例如针对当前初中生中小胖墩较多、饮食结构不够合理的普遍现象,笔者在教学中增加了健康膳食的知识灌输,向学生介绍人体一天所需消耗的能量、不同食物所提供的能量、早中晚三餐各自承担的功能、人体如何均衡营养等。这些内容的传授可以让学生对健康饮食具有直观的理解,改变那种每天吃好的就是幸福健康的理念。又如当前社会治安形势较严峻,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了学生自护能力的教育,如怎样判断周边环境是否存在隐患,如何避免陌生人的骚扰,怎样寻求他人的帮助等,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
三、体育教学要注重教学手段创新
部分教师认为体育教学完全是一项技能性教学,对教学的要求不高,甚至认为教师的讲解示范已经足够,根本不需要教学手段的改善。这样的理念是片面的,体育教学同样需要补充大量的知识,而且对一些疑难性动作的讲解,总不能要求教师反复做瞬间动作,学生观察也不够形象具体,必须借助一定的教学辅助手段,以增强演示和观察模仿效果。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将多媒体手段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一方面运用信息手段补充大量的教学信息,从体育运动起源、体育卫生常识、体育明星知识乃至体育重大赛事的精彩场面,通过这样的信息补充使体育室内课教学充满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使体育教学不再枯燥乏味。另一方面,笔者重视多媒体手段在一些疑难动作训练上的促进功能,将一些瞬间动作、难度较大的动作通过多媒体慢动作的演示,或是动画模拟演示,使学生对整个动作的前后连贯分解看得清清楚楚,只有看仔细了,领悟效果才会增强,多媒体手段同样可以为体育教学动作训练提供帮助。
四、体育教学要注重教学方式创新
完全拘泥于师徒式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完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些体育训练消耗体力较大,更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劳感,因此教师要重视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笔者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全部动起来,教师重在进行动作的先期辅导、要点指导,而整个训练过程不再是教师带着训练,而是要求学生带头分组训练。选择一批动作规范的学生代表教师深入各个训练小组进行帮助,以他们的示范和相互间的揣摩、研究点拨促进体育训练工作的顺利开展,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其次,笔者在一些项目训练中进行了一些改革创新,如篮球运球动作训练,不再进行重复动作,而是组织各小组运球接力赛,既要保证动作规范,又要提高速度。这样的小游戏活动让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大增,每一个小组为取得好的成绩,大家相互帮助,团结协作意识、团队理念也得到充分激发。另外,结合教学训练目标要求组织一些竞赛性活动,也可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无论是激发学生竞争的欲望,还是让他们在游戏的趣味性互动中掌握动作要领,对初中体育教师而言具有非常积极的价值。
五、体育教学要注重教学评价创新
教学评价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对学生体育训练成效的评估,又是对学生整体学习状况的总结。有些教师完全采取运动技能成绩作为评价标准,显然没有兼顾学生的状况,缺乏全面性。学生的体能体质有一些差异,教师在评价评估过程中要区别对待,同时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要做到全面。首先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评估考核要分成几个不同的类别,特别是将一些特殊体质、存在缺陷的学生单独列开来,对他们降低要求,否则设置过高的目标既难以达成,又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总结性评价时,不仅要将运动成绩纳入其中,而且要将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等方面考虑进去,采取运动成绩等第加学习态度评价这样的综合模式,较好地体现对学生的激励促进作用,否则一味以运动成绩评价学生,容易挫伤一部分特殊体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体育教学要注重教学空间创新
体育教学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传授给他们健康的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能等,这些目标要求显然无法在课堂环节全部落实到位,这就必须有效拓展教学空间,让学生在更广泛的空间范围内开展学习研究活动。例如有些学生对一些体育项目非常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需要建立一些兴趣小组,课后鼓励他们自主开展体育活动。又如教师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授一些健康知识、急救知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这些内容与学生的成长和生活联系较紧密,多强调这些内容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传授给学生一些实用技能,如擒拿格斗中的一些简单的动作,特别是应对不法侵害时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动作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掌握一些攻防技巧,关键时候说不定就能派上用场。笔者在体育教学中充分重视这些课外活动的资源运用和空间拓展,让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与自身成长相关的技能,这是提高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
七、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对于初中体育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拿出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们的运动热情,认真备课,做好准备,以及优质教学方法的指导,创新理念,推动体育教学开展,才能更好地发挥体育学科的促进功能。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要在这一方面加强研究、有效推动,从而尽快实现素质化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创新;学生;探析
发展体育,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全民健身早已成为一代又一代领导人的共识。而基础教育的初中体育教学,更是培养健身意识、学会健身的启蒙阶段。然而一直以来,学校体育教学,不论教材内容,还是教学目标都无法达到教学要求,由于应试教育压力的加大,学生们慢慢的淡忘了体育,忽略了体育。然而这样是不对的。作为一名初中体育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对于初中体育教学的研究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新时期体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
初中阶段,体育教学是锻炼学生体质,培养奋斗精神的一门学科。体育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对此,新时期,新方法,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良好的课堂气氛对学生学习情感的产生其有很大的作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良好的教学气氛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闲素。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在准备活动中,可采用趣味性与竞赛性的游戏法组织教学。如:冬天寒冷,体育课难上,学生上体育课缩手缩脚怕冷,我就在做准备活动中,加了一个从未做过的背人游戏,同学们感到很新鲜、很好玩,你背我,我背你,活动量虽然大一点,但是他们并不感到累,游戏后人人感到暖洋洋,心情很愉快,通过游戏使整个身体的肌肉骨骼都得到了锻炼,这就有利于完成体育课后面所上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使各个部分逐渐进人运动状态,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了各系统器官的机能活动,为正式练习或比赛做好了准备。
二、体育教学要注重教学内容创新
体育教学工作具有拓展性、开放性,广大教师既要立足体育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进行呆板教学。教学内容一定要充分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充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使体育教学更贴近学生的成长需求,更能体现素质化目标要求。例如针对当前初中生中小胖墩较多、饮食结构不够合理的普遍现象,笔者在教学中增加了健康膳食的知识灌输,向学生介绍人体一天所需消耗的能量、不同食物所提供的能量、早中晚三餐各自承担的功能、人体如何均衡营养等。这些内容的传授可以让学生对健康饮食具有直观的理解,改变那种每天吃好的就是幸福健康的理念。又如当前社会治安形势较严峻,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了学生自护能力的教育,如怎样判断周边环境是否存在隐患,如何避免陌生人的骚扰,怎样寻求他人的帮助等,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
三、体育教学要注重教学手段创新
部分教师认为体育教学完全是一项技能性教学,对教学的要求不高,甚至认为教师的讲解示范已经足够,根本不需要教学手段的改善。这样的理念是片面的,体育教学同样需要补充大量的知识,而且对一些疑难性动作的讲解,总不能要求教师反复做瞬间动作,学生观察也不够形象具体,必须借助一定的教学辅助手段,以增强演示和观察模仿效果。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将多媒体手段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一方面运用信息手段补充大量的教学信息,从体育运动起源、体育卫生常识、体育明星知识乃至体育重大赛事的精彩场面,通过这样的信息补充使体育室内课教学充满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使体育教学不再枯燥乏味。另一方面,笔者重视多媒体手段在一些疑难动作训练上的促进功能,将一些瞬间动作、难度较大的动作通过多媒体慢动作的演示,或是动画模拟演示,使学生对整个动作的前后连贯分解看得清清楚楚,只有看仔细了,领悟效果才会增强,多媒体手段同样可以为体育教学动作训练提供帮助。
四、体育教学要注重教学方式创新
完全拘泥于师徒式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完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些体育训练消耗体力较大,更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劳感,因此教师要重视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笔者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全部动起来,教师重在进行动作的先期辅导、要点指导,而整个训练过程不再是教师带着训练,而是要求学生带头分组训练。选择一批动作规范的学生代表教师深入各个训练小组进行帮助,以他们的示范和相互间的揣摩、研究点拨促进体育训练工作的顺利开展,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其次,笔者在一些项目训练中进行了一些改革创新,如篮球运球动作训练,不再进行重复动作,而是组织各小组运球接力赛,既要保证动作规范,又要提高速度。这样的小游戏活动让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大增,每一个小组为取得好的成绩,大家相互帮助,团结协作意识、团队理念也得到充分激发。另外,结合教学训练目标要求组织一些竞赛性活动,也可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无论是激发学生竞争的欲望,还是让他们在游戏的趣味性互动中掌握动作要领,对初中体育教师而言具有非常积极的价值。
五、体育教学要注重教学评价创新
教学评价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对学生体育训练成效的评估,又是对学生整体学习状况的总结。有些教师完全采取运动技能成绩作为评价标准,显然没有兼顾学生的状况,缺乏全面性。学生的体能体质有一些差异,教师在评价评估过程中要区别对待,同时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要做到全面。首先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评估考核要分成几个不同的类别,特别是将一些特殊体质、存在缺陷的学生单独列开来,对他们降低要求,否则设置过高的目标既难以达成,又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总结性评价时,不仅要将运动成绩纳入其中,而且要将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等方面考虑进去,采取运动成绩等第加学习态度评价这样的综合模式,较好地体现对学生的激励促进作用,否则一味以运动成绩评价学生,容易挫伤一部分特殊体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体育教学要注重教学空间创新
体育教学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传授给他们健康的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能等,这些目标要求显然无法在课堂环节全部落实到位,这就必须有效拓展教学空间,让学生在更广泛的空间范围内开展学习研究活动。例如有些学生对一些体育项目非常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需要建立一些兴趣小组,课后鼓励他们自主开展体育活动。又如教师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授一些健康知识、急救知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这些内容与学生的成长和生活联系较紧密,多强调这些内容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传授给学生一些实用技能,如擒拿格斗中的一些简单的动作,特别是应对不法侵害时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动作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掌握一些攻防技巧,关键时候说不定就能派上用场。笔者在体育教学中充分重视这些课外活动的资源运用和空间拓展,让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与自身成长相关的技能,这是提高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
七、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对于初中体育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拿出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们的运动热情,认真备课,做好准备,以及优质教学方法的指导,创新理念,推动体育教学开展,才能更好地发挥体育学科的促进功能。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要在这一方面加强研究、有效推动,从而尽快实现素质化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