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高中美术课堂速写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陆士斌

【机构】 山东临沂滨河高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美术教学是最复杂最多样化学科教学之一,美术教学长期形成了一种习惯教学法往往会阻碍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故美术教学应不断摆脱习惯的教学方法,大胆改革,不断探索,勇于创新.速写科目是许多高中美术特长生高考必考科目之一,要使美术特长生在较短时间之内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专业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就应该提高认识,明确正确的学习方法与途径展开.
  关键词:高中美术特长生;速写教学;策略
  速写是造型艺术的基础,能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表现能力,提高学生在绘画中的综合能力.速写并没有过多的技巧和过高的门槛,是第一感觉的真情流露,在一开始接触绘画时速写就能画起来.速写在美术高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因此速写对创作者的空间造型能力要求较高。写意速写和写实速写分别是中西方的传统速写形式,二者都可以对静物、动物、人像、风景等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速写能力,就是培养学生扎实的绘画功底。中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速写时,需要从基本意识、基本能力、基本训练和创新等方面引导学生。
  一、帮助学生树立速写的基本意识
  在速写创作中,整体观应贯穿整个过程。实际绘画时,部分学生过分注重绘画对象的细节,难以恰当地展现一幅速写作品的整体、主次和虚实。帮助学生构建整体观是培养速写基本意识的关键环节。对于速写而言,整体观不仅是一种表现方法,而且是一种提升速写水平的思维模式。当学生注意到描绘对象的整体环境时,自然会关注画面主体之外的事物。在绘画的初始阶段确定构图和各个个体的比例,绘画过程中不断调整色调和突出重点,对整体和每个个体的刻画保持在同一进度,避免过分重视个体而忽略整体的效果。教师在引导学生形成基本速写意识的同时,要让学生明白整体和局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局部刻画也是让速写作品出彩的重要手法之一,绘画时要有整体意识,画作的内容要有局部特点,这样才能完成内容充实、意境有趣的作品。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教师应从“大关系”的观察方法、整体表现手法的两个方面着手。所谓“大关系”的观察方法,主要通过“对比看”“眯眼看”“同时看”的方法观察表现的对象。“对比看”是指在观察整个对象时,学生应减少对个体的观察时间,提醒自己注意每个个体之间的关系,绘画时交替刻画不同的个体,并比较每个个体的异同,避免因为某个个体尺寸的原因导致刻画其他个体时出现问题,也避免对某个个体过于细致地刻画使整个画面不协调。“同时看”表达的重点与“对比看”一致,都是要求学生在绘画时保持整体观念,兼顾主体周围的个体。“眯眼看”是一种观察技巧,眯眼观察眼前的场景时,场景中的每个个体甚至窗外照进的阳光与画面都是统一的,通过这种强制性的方法获取整体的观察效果。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展现整体意识的表现手法时,有五个关键点需要重点强调:一是由大到小,二是由草到精,三是由直到曲,四是由深到浅,五是由实到虚。由大到小,是指学生要分配好画面上个体的大小和空间比例。由草到精,是指学生在绘画初期应使用粗线条勾勒整体效果,后期刻画细节。由直到曲,是指学生应注意减少使用曲线,直线造型更有助于归纳和总结个体。由深到浅,是指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调整画面的色调关系,原则是暗—灰—亮。教师在指导学生作品时,要及时指出学生的色调问题,帮助学生不断提高速写水平。由实到虚,是指作品要有空间感、层次感,这样才能让作品画面有真实感。掌握这五点精髓,学生速写水平的提高只是时间的问题。除此之外,学生还要把握“由远及近”这一关键点,在绘画时正确处理主次关系,凸显主体要靠周围环境和个体的衬托,学生应把握好各个个体与整个画面之间的关系。
  二、速写教学的关键——能力培养
  高中速写课程是学生系统学习绘画的关键。高中时期的学生心智日渐成熟,学习能力不断提升,同时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绘画习惯是打好绘画基础的重要内容之一,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提升绘画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培养坚韧的毅力。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明确观察目的和观察内容
  速写开始的第一步不是动笔作画,而是观察。通过观察,学生了解绘画的内容,明确速写训练的关键点,掌握速写的专业技巧。为了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观察的目的,教师可以在学生观察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并把观察的结果展现在画纸上。有些学生难以表现观察的重点,这就是所谓的“知道”与“得道”的差距。此时,教师要逐渐引入速写的绘画技巧,让学生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将“知”转化为“能”,将“知法”转为“得法”。
  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实践方法、正确理解观察的内容。第一,阶段性分析总结法,根据学生的训练和学习进度,阶段性地总结绘画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反复记忆形体、架构、空间、色调等相关的专业知识。第二,量体裁衣教学法,虽然在同一课堂学习,但是每名学生的绘画基础和接受能力不同,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应进行不同的指导。第三,相互教学法,这是一种锻炼学生整体观的方法,学生从整体把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学生之间相互教学、相互补充,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
  (2)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快地提高速写水平。一般而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整体观察、比较观察的方法观察人和物,再让学生大致表现整体的观察内容。学生将所有的个体描述完整后,着手将心中所想、眼前所见描绘在纸上。一些学生没有主动观察的习惯,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观察、整理和思考身边的事物,加深对各种人、物特征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观察训练,当学生掌握观察方法和技巧后,学生创作速写时便能自然地将观察方法运用于整个过程。
  2. 加强学生临摹与写生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速写水平,反复临摹和大量的写生训练必不可少。所谓熟能生巧,没有足够数量的实践,学生很难“下笔如有神”。临摹和写生是快速提高学生速写水平的必要手段。临摹训练的主观性不必太强,不需要太多的创新,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他人的作品,掌握创作者在绘画时采用的技巧和构图原则,避免学生在大量的绘画练习后水平仍停滞不前。写生是更直观的创作,面对的是客观的人、物、风景,这对学生的选景、构图、观察都有更高的要求。写生使学生主动联想并运用自己掌握的各种运笔技巧和方法。写生和临摹是相辅相成的两种训练手段,二者不可分割。如果学生过分关注临摹,就容易形成经验主义和概念主义的倾向,难以表现对象的真实特征,这就需要通过写生唤醒创作的主动性和灵感;如果过分注重写生训练,学生到了一定阶段就会进入平台期,长时间的重复写生并不能很好地实现自我突破,这个时候需要进行临摹,通过借鉴他人的作品突破瓶颈。
  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尊重学生的个性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缺乏个性,作品也会缺乏创新。速写学习初期,学生最常进行的训练是临摹,临摹能帮助学生短时间内掌握技能,但经历初级阶段后学生要明确自己的喜好,运用各种绘画技巧,以独特的观察视角描绘看到的场景,创作出个性化的作品。模仿作品即使非常优秀,也无法超越原作。只有掌握他人创作的精髓,融合自己思想和个性的作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创优秀作品。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要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三、在速写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之所以称为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而且要为学生答疑解惑,鼓励学生不断进步。速写训练本身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需要反复操练,教师应及时地激励学生,通过对学生的肯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习的动力。师生间的良性互动能让学生更快地掌握速写的专业知识,在绘画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绘画技巧,发现自身的不足,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如果师生之间过于疏离,不利于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学生羞于表现自我,作品的创新程度也会大打折扣。
  速写是中学美术课程的核心内容,是高中美术类学生冲刺专业院校的关键。高中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速写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树立整体观念,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应经常换位思考,形成良性的师生互动,帮助学生减轻学业带来的心理压力,激发学生学习速写的兴趣,让学生在绘画训练中找到乐趣和奋斗的目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兴瑞. 浅谈高中美术特长生速写应试教学法[J]. 科教导刊,2010
  [2] 刘思佳. 浅谈速写在高中专业美术的重要性[M]. 赤子,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