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屏山县乡镇中小学体育课的开展现状调查分析

【作者】 滕明海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中山街小学屏山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我县积极贯彻并落实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校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课的开展为重点,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体育课的开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然而体育课在开展的过程中,不同地区会遇见不同的困难;比如说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场地器材的多少、体育专业教师配备情况、体育教师自身业务能力等,这些因素都是影响体育课的开展。当前屏山县乡镇中小学的体育课呈现为一种活动课的形式。具体表现为:课时量少,课堂上无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缺失,上课即跳眺皮筋、捉捉迷藏等,一种自由散乱的方式,教学效果不佳。这与平时的课间活动毫无二致。这种现状不仅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更影响新一代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
  1、调查研究与分析
  屏山县乡镇中小学的体育课大多数是自由活动形式进行,制约体育课开展的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体育专业教师的紧缺,体育教师的队伍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在屏山县各个乡镇中小学,中心校学生人数在600人左右,专业体育教师1-2人;村小在100人左右,教师实行“包干到户”,像这样的学校根本就没有体育教师。根据调查显示乡镇体育教师配备是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尽管国家在教育事业上投入了很大的经费,但是在各个乡镇中小学校中投入在学校体育的经费是少之又少;中学的经费投入要多一些,但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体育教育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购置的器材本身是低质低价,加上自然的损耗和人为破坏更是雪上加霜。体育经费的不足使学校体育设施得不到补充,破损的器材不能及时维修,给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留下严重事故隐患。真正用在体育教育上的是少之又少。部分学校添置了一些体育器材,但往往是应付检查,能用于教学上的少之又少。运动场地,表一中学校只有太平中学和龙华小学有200米简陋跑道,其余学校都只有一个篮球场、两三张乒乓台。场地的严重不足限制了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限制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及器材的有效利用。受场地器材的影响,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学生得不到实质体育知识和体育锻炼。
  随着体育教育的改革,教师自身没有及时“充电”,体育教学程式化、单一化、刻板化、根本就无法实施素质教育。大多数体育教师备课是形式,上课是自由式。体育教师存在“三无”现象,即教学无大纲,授课无计划,上课无教案。和一些教师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刚上工作岗位时的一两年,课是认认真真上,教案是仔仔细细备。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对体育课上好上坏一个样,上与不上一个样,随之上课开始散漫。备课本每年都“换汤不换药”。教师上课一个口哨两个球,学生高兴我自由。这样的体育教育,上课的效果可想而知,然而体育课在学校的开展就不能起到效果。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是到了实际的教学中,其中领导班子和非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认识态度存在问题,有部分领导对体育课不重视;非体育教师对体育课认识存在偏差,认为体育课没有所谓的主科重要;相对来说,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课的认识态度好些,但是领导和非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不高是很多中小学校的通病,这个现象在屏山县乡镇中尤为突出。
  在屏山县乡镇中小学所被调查的学校中,均未达到国家体育课程设置的规定和要求,明显低于国家规定的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的标准。在调查学校中,一周开设2课时的学校占绝大多数。还有一种情况时为了应付县上领导检查,课表按照国家体育课程要求设置,但是却是安排文化课老师去上语文数学之类的课程。
  2、建议
  经过分析调查康定的部分中小学体育课的开展情况,发现了不少制约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首先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不仅是要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还要改变学校领导班子对体育的认识。执行全民健身计划,开满体育课,上足体育课,不占用体育课,使得学校体育课的开展顺利进行下去。
  根据自身的业务水平及学校体育的发展水平、状况,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提高自身体育技能和自身素养;制定自己在学校的全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单元教学工作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
  制定体育课堂常规,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建立健全学校内部体育管理机构的设置,加强体育教师的管理。
  各级体育相关管理部门应该适当加大中小学校的体育经费投入;学校就应该充分利用体育经费添置器材和设备,为学校的体育教学提供基本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使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而努力。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有限资源,发挥体育器材的“一物多用”功能。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校,更有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坚持“一物多用”,努力提高体育设施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