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探析
【作者】 黄崇科
【机构】 浙江省苍南县金乡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感恩教育是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小学德育中实施感恩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品质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实施做了以下探讨。
关键词:感恩教育;小学德育;价值
为了与现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相匹配,我国在教育方面进行了多次改革,希望能够通过教育方面的改革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因此必须把德育放在第一位。而一个人的发展,与他从小到大的经历密不可分,所以德育我们必须从小学生开始。德育的第一课应当是教会他们感恩,只有教会他们学会感恩才有可能让他们的心中充满阳光与爱,对社会、对国家充满感激和向往。
一、当前的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正在逐步推广素质教育,并且为了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教育内容和目标要求都在与时俱进。各大学校也将德育工作放在教育工作当中的重要位置,并且有些学校还建立了专门的德育工作队来推进德育工作的进行。在多方面的努力下,我们看到小学的德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当前的德育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将感恩教育渗透到小学德育之中。感恩教育既然这么重要,那么它到底是一门怎样的教育?根据感恩教育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学。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感恩的内涵,并且让学生在生活中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二、感恩教育在德育中的价值
众所周知,德育是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而感恩教育也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与健全人格作为目的。在20世纪时,我们就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口号。可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发现,小学德育中仍存在着一些缺陷。为了弥补这些缺陷,不得不让感恩教育加入其中,帮助学生养成文明礼貌、孝敬、感恩等行为习惯。这是当前进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必要条件,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成分,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我们知道感恩是对别人给予自己帮助的感激和回报,同时用感恩之心去回馈他人。从某种意义来讲,这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能够让学生明白,生活当中不能一味地索取,要设身处地地替别人考虑,体谅别人的感受,通过这种相处能够培养自身的责任感。这有助于塑造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全的人格。就当前的生育状况,每户家庭一般只有一个或两个子女,在这种状况下家长都对孩子比较重视,希望能够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让他也远离生活的风雨,如果有可能,父母普遍希望能够帮孩子安排好生活中的一切,但这样一来就阻隔了孩子与社会的交流,使他们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缺乏锻炼。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很容易形成自我的性格,以自己为中心,会忽视父母在自己生活当中的付出,因为缺少对事情的处理,当面临挫折时,不能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而感恩教育便是从另外一种途径引导学生珍惜当前所拥有的一切,感恩父母的付出,引导学生正视生活当中的挫折。当自己不曾拥有时,能够拥有积极的心态;当自己拥有时,能够感激所有。
三、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具体实施
1.营造感恩的氛围,认识感恩
现如今学生普遍的缺乏感恩的心,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学校感恩教育的缺乏和家庭教育观念的问题,很多学校和家庭往往将精力集中在知识教育和教学评估上,从而忽略了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还有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在感恩教育的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注入式、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没有從根本上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感恩教育的成果不容乐观。感恩教育不但是心灵上的共鸣,更是情感上的自我升华。为了让心灵和情感得到认同,首先就要营造一个感恩的氛围,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感恩。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将感恩的理念深入到学生学校、家庭、生活的各个部分,实现感恩教育的一体化。学校可以在平常的教学中穿插带入感恩教育,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家长在学生课外的时间加强他们对于感恩的认识,在孩子日常生活中营造感恩的氛围。
2.培养孩子感恩能力,理解感恩
在营造氛围的基础上,就要加强培养孩子的感恩能力,理解感恩背后的人性光辉。在教学中,可以多通过多层次、多方向的感恩活动来进行感恩教育,例如通过主题班会、阅读、电影等方式来理解感恩。通过小组的方式让学生自由的交流,体会平时身边那些感恩的典型例子。针对不同学生个体情况的不同,实施有针对性、个体化的感恩教育。另外在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重寓教于乐,要在和谐、自由、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切不可强制性、灌输性的进行感恩教育,避免学生产生消极态度。同时,还要扩大感恩教育的阵地,通过感恩教育引导语的标写,让每一棵树、每一块草坪都说话,让孩子在生产生活中随时处于感恩的熏陶当中,唤醒孩子的感恩能力。对于那些社会中、学校里的富有典型的感恩例子,还要通过活动的方式来积极对学生进行宣传,加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将感恩的力量传播开来。
3.将感恩付诸于生活,进行感恩
感恩教育最终是为了让学生将感恩付诸于生活,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进行感恩。因此,在感恩教育中要注重学生的感恩实践活动,通过强化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来让学生学会感恩并养成运用感恩的好习惯。在这一方面,学校可以和家长联合起来,多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感恩活动,例如养老院公益活动、灾区募捐活动、对于老师和父母的感恩活动。通过这样多种多样的感恩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健康的感恩品格。感恩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最闪亮的精神财富,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更应努力将感恩付诸于生活。既然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具有重要地位,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感恩呢?首先我们要明白,感恩是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做。如果只知道奉献,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劳动与付出呈现给孩子看,从而教育孩子时,孩子就无法感受到来自社会和他人带给自己的爱。虽说默默的爱更加感人,也更加珍贵,但是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讲,这是收效甚微的感恩教育,应当以活动为载体,让孩子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并且把感恩回归到现实生活当中,在生活实践当中实践感恩,教师在教育学生感恩时,应当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树立榜样作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受到教育。在树立学生感恩意识之后,我们应当创新感恩教育的方法,以理论加实践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更好地回馈社会,加强感恩教育对其的影响。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明白感恩,教育部门应当加强教师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与了解,深入理解感恩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意义。同时我们应当开展教研活动,完善感恩教育体系,这样能够让教师感到在当前的感恩教育中所具有的优点和缺点,通过教研调查了解,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师在感恩教育当中的能力。
四、结语
作为中国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一直存在于历史长河之中。大家都说“百善孝为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从这些方方面面的感恩来看,我们可以知道在古代感恩教育处于一个怎样的地位。虽然今天人们的感恩意识与现状相比于之前令人担忧,但随着新课标改革的进行,相信感恩教育必将在小学德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黄文珍.探讨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实施[J].读与写,2020(12).
[2]罗璟.关于将感恩教育作为小学留守儿童德育工作突破口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1(11).
关键词:感恩教育;小学德育;价值
为了与现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相匹配,我国在教育方面进行了多次改革,希望能够通过教育方面的改革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因此必须把德育放在第一位。而一个人的发展,与他从小到大的经历密不可分,所以德育我们必须从小学生开始。德育的第一课应当是教会他们感恩,只有教会他们学会感恩才有可能让他们的心中充满阳光与爱,对社会、对国家充满感激和向往。
一、当前的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正在逐步推广素质教育,并且为了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教育内容和目标要求都在与时俱进。各大学校也将德育工作放在教育工作当中的重要位置,并且有些学校还建立了专门的德育工作队来推进德育工作的进行。在多方面的努力下,我们看到小学的德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当前的德育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将感恩教育渗透到小学德育之中。感恩教育既然这么重要,那么它到底是一门怎样的教育?根据感恩教育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学。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感恩的内涵,并且让学生在生活中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二、感恩教育在德育中的价值
众所周知,德育是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而感恩教育也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与健全人格作为目的。在20世纪时,我们就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口号。可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发现,小学德育中仍存在着一些缺陷。为了弥补这些缺陷,不得不让感恩教育加入其中,帮助学生养成文明礼貌、孝敬、感恩等行为习惯。这是当前进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必要条件,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成分,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我们知道感恩是对别人给予自己帮助的感激和回报,同时用感恩之心去回馈他人。从某种意义来讲,这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能够让学生明白,生活当中不能一味地索取,要设身处地地替别人考虑,体谅别人的感受,通过这种相处能够培养自身的责任感。这有助于塑造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全的人格。就当前的生育状况,每户家庭一般只有一个或两个子女,在这种状况下家长都对孩子比较重视,希望能够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让他也远离生活的风雨,如果有可能,父母普遍希望能够帮孩子安排好生活中的一切,但这样一来就阻隔了孩子与社会的交流,使他们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缺乏锻炼。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很容易形成自我的性格,以自己为中心,会忽视父母在自己生活当中的付出,因为缺少对事情的处理,当面临挫折时,不能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而感恩教育便是从另外一种途径引导学生珍惜当前所拥有的一切,感恩父母的付出,引导学生正视生活当中的挫折。当自己不曾拥有时,能够拥有积极的心态;当自己拥有时,能够感激所有。
三、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具体实施
1.营造感恩的氛围,认识感恩
现如今学生普遍的缺乏感恩的心,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学校感恩教育的缺乏和家庭教育观念的问题,很多学校和家庭往往将精力集中在知识教育和教学评估上,从而忽略了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还有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在感恩教育的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注入式、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没有從根本上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感恩教育的成果不容乐观。感恩教育不但是心灵上的共鸣,更是情感上的自我升华。为了让心灵和情感得到认同,首先就要营造一个感恩的氛围,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感恩。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将感恩的理念深入到学生学校、家庭、生活的各个部分,实现感恩教育的一体化。学校可以在平常的教学中穿插带入感恩教育,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家长在学生课外的时间加强他们对于感恩的认识,在孩子日常生活中营造感恩的氛围。
2.培养孩子感恩能力,理解感恩
在营造氛围的基础上,就要加强培养孩子的感恩能力,理解感恩背后的人性光辉。在教学中,可以多通过多层次、多方向的感恩活动来进行感恩教育,例如通过主题班会、阅读、电影等方式来理解感恩。通过小组的方式让学生自由的交流,体会平时身边那些感恩的典型例子。针对不同学生个体情况的不同,实施有针对性、个体化的感恩教育。另外在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重寓教于乐,要在和谐、自由、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切不可强制性、灌输性的进行感恩教育,避免学生产生消极态度。同时,还要扩大感恩教育的阵地,通过感恩教育引导语的标写,让每一棵树、每一块草坪都说话,让孩子在生产生活中随时处于感恩的熏陶当中,唤醒孩子的感恩能力。对于那些社会中、学校里的富有典型的感恩例子,还要通过活动的方式来积极对学生进行宣传,加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将感恩的力量传播开来。
3.将感恩付诸于生活,进行感恩
感恩教育最终是为了让学生将感恩付诸于生活,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进行感恩。因此,在感恩教育中要注重学生的感恩实践活动,通过强化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来让学生学会感恩并养成运用感恩的好习惯。在这一方面,学校可以和家长联合起来,多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感恩活动,例如养老院公益活动、灾区募捐活动、对于老师和父母的感恩活动。通过这样多种多样的感恩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健康的感恩品格。感恩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最闪亮的精神财富,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更应努力将感恩付诸于生活。既然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具有重要地位,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感恩呢?首先我们要明白,感恩是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做。如果只知道奉献,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劳动与付出呈现给孩子看,从而教育孩子时,孩子就无法感受到来自社会和他人带给自己的爱。虽说默默的爱更加感人,也更加珍贵,但是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讲,这是收效甚微的感恩教育,应当以活动为载体,让孩子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并且把感恩回归到现实生活当中,在生活实践当中实践感恩,教师在教育学生感恩时,应当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树立榜样作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受到教育。在树立学生感恩意识之后,我们应当创新感恩教育的方法,以理论加实践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更好地回馈社会,加强感恩教育对其的影响。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明白感恩,教育部门应当加强教师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与了解,深入理解感恩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意义。同时我们应当开展教研活动,完善感恩教育体系,这样能够让教师感到在当前的感恩教育中所具有的优点和缺点,通过教研调查了解,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师在感恩教育当中的能力。
四、结语
作为中国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一直存在于历史长河之中。大家都说“百善孝为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从这些方方面面的感恩来看,我们可以知道在古代感恩教育处于一个怎样的地位。虽然今天人们的感恩意识与现状相比于之前令人担忧,但随着新课标改革的进行,相信感恩教育必将在小学德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黄文珍.探讨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实施[J].读与写,2020(12).
[2]罗璟.关于将感恩教育作为小学留守儿童德育工作突破口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