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将中国传统茶文化融入到学前教育中
【作者】 蒲 杰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塘殿堰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从茶文化的精神层面上讲,茶文化诗词、茶文化书画、茶文化意志都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如今,学前教育已经被视为最重要的启蒙教育之一,学前儿童智育更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只有丰富学前教育的内容,创新学校教育的策略,才能实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目标,而融入茶文化便是有效途径之一。
一、中国传统茶文化与学前教育融合的现状
从文人志士对茶文化的态度来看,茶与人类、茶与现实、茶与理想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茶文化不仅仅是民族精神的指引,更是社会更迭的见证。从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到与世界接轨的国际茶文化,从单一饮品到各种风味的融合茶,这是茶文化的又一历史进阶。学前教育的进程中,教师需要传达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培养以及为未来的素质教育奠定基础。将中国传统茶文化融入到学前教育之中,不仅增强幼儿的文化积淀,并从文化元素中寻找教学灵感。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体系中的瑰宝,其本身就已经包含了丰富的美育素材,而且对于调节幼儿的心性都极有帮助。学习茶文化的操作过程可以促进幼儿互帮互助、友爱团结;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的文化底蕴,增强艺术鉴赏能力。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积极意义毋庸置疑,而与学前教育的融合情况却并不乐观。从幼儿园的课程设立来看,茶文化课程在幼儿课程的编排中少之又少,没有受到家长与教师的重视,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也过于深奥,没有依据幼儿的实际理解情况进行改编。
二、中国传统茶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问题
(一)教师的水平有待提升
很多幼儿园并不能满足教师的职业提升要求,这就使得教师水平止步不前,学前教育改革成为空话。从传统文化传播者的角度来看,很多教师的文化底蕴不足,不能在教学中加入足够的传统文化内容,导致即使开展了茶文化课程却无法奏效的尴尬局面。这就要求学前教育的教师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切身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将中国传统茶文化渗透到日常教学之中。
(二)教学模式有待更新
尽管学前教育的重点并非让幼儿牢牢掌握知识内容,但刻板守旧的教学模式仍将幼儿置于了厌学的境地。除了幼儿无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内涵外,很多家长也无法理解茶文化课程开展的意义,在浮躁的社会背景下,茶文化的传播受到了很大阻力,而教师安排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课后学习内容也让家长为之犯愁。家长的不配合导致幼儿的参与度不高,最后形成恶性循环,让教学工作变得举步维艰。由此可见,想要在学前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茶文化教学,就必须摒弃守旧思想,结合时事展开生动的课堂教学。
(三)茶文化的融入受阻
学前教师是一门基础教育课程,但同样需要教师秉承百年树人的高尚意志。从当今幼儿教学机构的课程安排来看,提前向幼儿讲授数理知识,以考试合格为目标的教学方案层出不穷,多数机构都违背了促进幼儿素质教育发展的初衷,失去了学前教育的意义。幼儿在低龄阶段需要掌握的并非海量的知识,而是建立起正确的学习习惯以及良好的美德修养,如果在打基础的阶段没有培养基本的学习生活能力,那么对幼儿的一生都影响巨大。中国传统茶文化是能够培养幼儿品性的一门课程,学习茶文化的内涵能够让幼儿受益一生,因此在学前教育中融入茶文化是教育改革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只有以身作则,幼儿并熟知茶文化的起源传承,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茶文化的作用,彰显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茶文化的融入受阻,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遗憾,同样也是国家培养人才的一种遗憾。
三、中国传统茶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策略
(一)烘托浓郁的中国传统茶文化氛围
学前教育机构是被当今社会所认可的一种教育媒介,在机构中设立专门茶文化课程是学前教育的最佳途径。根据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指示,幼儿园应该创造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并利用环境及人文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以幼儿园为单位,向园内的老师、工作人员宣扬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优势,利用校园环境营造学习氛围,向幼儿展示生生不息的茶文化内容,这是学前教育机构应该承担的责任之一。在课后收集幼儿对于茶文化的见解,可以是书画、剪纸、积木、摄影等形式,教师的鼓励教学可以激发幼儿的热情。最后,在教室可以设立茶叶角,让茶文化的教学延续发展。
(二)设立精品茶文化教学课程
学前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加深幼儿对茶文化的理解与接受,而设立精品茶文化教学课程则是对活动的一种总结和发展。教师应该利用当地的茶文化资源,整合茶文化的特质,将每次活动的内容整理成课程模式,以供教学改革的发展与前进。中国传统茶文化课程的设立需要结合儿童的特性开展。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儿童,游戏是开发儿童智力、创造力的最佳方式,因此茶文化课程也应以游戏为主要内容。尊重儿童的自然生长规律,以游戏为切入点进行教育教学是学前教育的本质要求。因此,精品茶文化课程需要让幼儿全程参与,实际操练,建立起幼儿的文化自信,让学生对茶文化认可、喜爱,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打下良好基础。
(三)增设实地采摘制作课程
中国传统茶文化虽然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却没有固步自封,而是随着世界潮流不断创新,因此学习茶文化也是幼儿开拓眼界的途径之一。学前教育在开设茶文化课程的同时,增设实地采摘制作课程,带领学生真正进入茶园,对茶叶追根溯源,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学习茶文化的内容,形成自主学习探索的习惯。
总之,中国传统茶文化是沟通学生与知识的一座桥梁,是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创新改革。结合中国传统茶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现状,分析面临的困难,并制定一系列策略方针,才能让茶文化课程开展到实处,发挥最大效力。中国传统茶文化是文明之瑰宝,在充满文化底蕴的环境下,学习古色古香的茶文化,亲身感受茶叶种植、培育的过程,是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改革方向,也是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中国传统茶文化与学前教育融合的现状
从文人志士对茶文化的态度来看,茶与人类、茶与现实、茶与理想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茶文化不仅仅是民族精神的指引,更是社会更迭的见证。从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到与世界接轨的国际茶文化,从单一饮品到各种风味的融合茶,这是茶文化的又一历史进阶。学前教育的进程中,教师需要传达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培养以及为未来的素质教育奠定基础。将中国传统茶文化融入到学前教育之中,不仅增强幼儿的文化积淀,并从文化元素中寻找教学灵感。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体系中的瑰宝,其本身就已经包含了丰富的美育素材,而且对于调节幼儿的心性都极有帮助。学习茶文化的操作过程可以促进幼儿互帮互助、友爱团结;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的文化底蕴,增强艺术鉴赏能力。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积极意义毋庸置疑,而与学前教育的融合情况却并不乐观。从幼儿园的课程设立来看,茶文化课程在幼儿课程的编排中少之又少,没有受到家长与教师的重视,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也过于深奥,没有依据幼儿的实际理解情况进行改编。
二、中国传统茶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问题
(一)教师的水平有待提升
很多幼儿园并不能满足教师的职业提升要求,这就使得教师水平止步不前,学前教育改革成为空话。从传统文化传播者的角度来看,很多教师的文化底蕴不足,不能在教学中加入足够的传统文化内容,导致即使开展了茶文化课程却无法奏效的尴尬局面。这就要求学前教育的教师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切身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将中国传统茶文化渗透到日常教学之中。
(二)教学模式有待更新
尽管学前教育的重点并非让幼儿牢牢掌握知识内容,但刻板守旧的教学模式仍将幼儿置于了厌学的境地。除了幼儿无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内涵外,很多家长也无法理解茶文化课程开展的意义,在浮躁的社会背景下,茶文化的传播受到了很大阻力,而教师安排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课后学习内容也让家长为之犯愁。家长的不配合导致幼儿的参与度不高,最后形成恶性循环,让教学工作变得举步维艰。由此可见,想要在学前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茶文化教学,就必须摒弃守旧思想,结合时事展开生动的课堂教学。
(三)茶文化的融入受阻
学前教师是一门基础教育课程,但同样需要教师秉承百年树人的高尚意志。从当今幼儿教学机构的课程安排来看,提前向幼儿讲授数理知识,以考试合格为目标的教学方案层出不穷,多数机构都违背了促进幼儿素质教育发展的初衷,失去了学前教育的意义。幼儿在低龄阶段需要掌握的并非海量的知识,而是建立起正确的学习习惯以及良好的美德修养,如果在打基础的阶段没有培养基本的学习生活能力,那么对幼儿的一生都影响巨大。中国传统茶文化是能够培养幼儿品性的一门课程,学习茶文化的内涵能够让幼儿受益一生,因此在学前教育中融入茶文化是教育改革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只有以身作则,幼儿并熟知茶文化的起源传承,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茶文化的作用,彰显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茶文化的融入受阻,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遗憾,同样也是国家培养人才的一种遗憾。
三、中国传统茶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策略
(一)烘托浓郁的中国传统茶文化氛围
学前教育机构是被当今社会所认可的一种教育媒介,在机构中设立专门茶文化课程是学前教育的最佳途径。根据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指示,幼儿园应该创造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并利用环境及人文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以幼儿园为单位,向园内的老师、工作人员宣扬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优势,利用校园环境营造学习氛围,向幼儿展示生生不息的茶文化内容,这是学前教育机构应该承担的责任之一。在课后收集幼儿对于茶文化的见解,可以是书画、剪纸、积木、摄影等形式,教师的鼓励教学可以激发幼儿的热情。最后,在教室可以设立茶叶角,让茶文化的教学延续发展。
(二)设立精品茶文化教学课程
学前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加深幼儿对茶文化的理解与接受,而设立精品茶文化教学课程则是对活动的一种总结和发展。教师应该利用当地的茶文化资源,整合茶文化的特质,将每次活动的内容整理成课程模式,以供教学改革的发展与前进。中国传统茶文化课程的设立需要结合儿童的特性开展。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儿童,游戏是开发儿童智力、创造力的最佳方式,因此茶文化课程也应以游戏为主要内容。尊重儿童的自然生长规律,以游戏为切入点进行教育教学是学前教育的本质要求。因此,精品茶文化课程需要让幼儿全程参与,实际操练,建立起幼儿的文化自信,让学生对茶文化认可、喜爱,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打下良好基础。
(三)增设实地采摘制作课程
中国传统茶文化虽然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却没有固步自封,而是随着世界潮流不断创新,因此学习茶文化也是幼儿开拓眼界的途径之一。学前教育在开设茶文化课程的同时,增设实地采摘制作课程,带领学生真正进入茶园,对茶叶追根溯源,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学习茶文化的内容,形成自主学习探索的习惯。
总之,中国传统茶文化是沟通学生与知识的一座桥梁,是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创新改革。结合中国传统茶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现状,分析面临的困难,并制定一系列策略方针,才能让茶文化课程开展到实处,发挥最大效力。中国传统茶文化是文明之瑰宝,在充满文化底蕴的环境下,学习古色古香的茶文化,亲身感受茶叶种植、培育的过程,是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改革方向,也是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