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如何利用本土资源探索开发园本课程
【作者】 黄晓涓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牟坪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组织实施中强调:“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越是贴近幼儿生活的、具有感性的资源就越具有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本土资源;课程开发;探索应用
近年来,我园在设施设备等硬件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然而,幼儿园的内涵建设没有跟上。特别是地方教材、园本教材等,可供幼儿园借鉴的课程资料很少,因此我们幼儿园利用本地资源,开发开展牟坪文化特色活动课程,对幼儿进行牟坪文化特色活动教育,使幼儿对牟坪文化、生活产生浓厚的兴趣,弘扬潜藏于民间的牟坪文化、艺术。以此,激发幼儿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其终身发展都具有强烈的导向性。
一、时代的需求,教育的需要
近几年来,有不少学者,专家提出开发本土资源,充分利用“活”教材对于幼儿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使我们对于教育活动中“教”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指南》前言部分中指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活动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我园地处农村,周边地理、自然、历史、民间艺术、民风习俗以及生产生活经验等方面本土资源的优势,开发本土资源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的有利条件,农村有很多城市孩子很少接触的体验活动,是非常珍贵的活教材。作为农民的后代,他们对农业生产与农事活动具有着浓厚的兴趣,本土资源由于它的直观性,可取性和神秘性更加受到农村幼儿的喜爱,我们认为,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就要充分利用与发挥。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感知动作,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事物的认识需要以感知动作、具体形象思维为支柱。而开发本土教育资源符合幼儿的这些身心发展特点,它是具体的、时刻在幼儿生活周围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利用土资源开展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发挥其教育功能,体现其独特的教育价值。
二、因地制宜设计课程内容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成长,与他所处的环境,所接受的文化渗透是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应在结合现阶段本土课程资源现状的前提下,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本土地方特色做好相关研究准备工作,知道哪些比较符合幼儿课程开发和利用;哪些不适合现阶段幼儿教育等。对于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来说,总体上需求是:生动、活泼、赋有情绪化,才能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幼儿主观能动性。只有因地制宣地设计课程内容,才能更好地推动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三、利用本土教育资源,实现良好的师幼互动
幼儿新纲要中明确要求:“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教师在主题活动中要善于利用本土的教育资源,构建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如在开展《家乡的特产》主题活动时,我们发现小朋友每次跟老师或爸爸妈妈去家乡参观后,回到幼儿园总是和同伴津津乐道的聊起自己游玩参观时的所见所闻。为了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我们生成了语言活动《我爱我的家乡》。这次活动,我们积极与家长联系,收集幼儿外出旅游的照片,将照片中的幼儿请上台,并请他说说照片中自己旅游参观的是哪个地方?什么特产?请你用完整的句子来告诉小朋友,如果能用上好听的词儿就更好了。当孩子们看着画面上的自己很快就能回忆起旅游参观时地点点滴滴,他们讲得很生动,而且能用完美、优美的词句描述这些地方。活动结束后,一项乡土教材“夸夸我的家乡”,经过老师加工,就呈现在我们面前。
四、挖掘本土资源中的深层资源——民间文化
本园所处省级农业生态旅游景区,民间特色文化的传承和积淀相对薄弱,但文化的积淀始于每一个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当地形成了以旅游为特色的新时代文化,根据时节举办不同的节日庆典。如“品柑节”、“油菜花节”等等。特别是一年一度盛大的“品柑节”,整个牟坪都热闹了起来。开幕式中,各种明间艺术汇聚表演,我们的小朋友也会参加演出,感受节日氛围。还有属于本地特色的篝火晚会,我们把这一特色融入园本教学,传承本土文化特色。除了本土特色文化,农村特有的民俗风情也是我们农村幼儿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例如,中秋节组织幼儿做“糍粑”、“月饼”;元宵节组织幼儿到街上参观花灯,做元宵;端午节组织亲子活动包粽子;孩子们在享受民间传统活动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为传承民族文化传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争取家长的支持
家长是非常关键的课程资源,家长的能力以及教育方面的素养跟幼儿园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需要让家长理解地方文化对于幼儿来说的关键意义,以此使得家长对地方文化给予足够的关注,增强家长的地方文化知识,得到家长的支持,使得家长配合幼儿园的工作,让家长充分加入到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过程中。
总之,在探索中,我们尽量把幼儿的学习内容定位在随处可见、随手可得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调整、变化,通过教师预设、幼儿自发生成,来不断补充和完善“园本教材”的内容,教育教学效果好。
关键词:本土资源;课程开发;探索应用
近年来,我园在设施设备等硬件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然而,幼儿园的内涵建设没有跟上。特别是地方教材、园本教材等,可供幼儿园借鉴的课程资料很少,因此我们幼儿园利用本地资源,开发开展牟坪文化特色活动课程,对幼儿进行牟坪文化特色活动教育,使幼儿对牟坪文化、生活产生浓厚的兴趣,弘扬潜藏于民间的牟坪文化、艺术。以此,激发幼儿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其终身发展都具有强烈的导向性。
一、时代的需求,教育的需要
近几年来,有不少学者,专家提出开发本土资源,充分利用“活”教材对于幼儿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使我们对于教育活动中“教”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指南》前言部分中指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活动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我园地处农村,周边地理、自然、历史、民间艺术、民风习俗以及生产生活经验等方面本土资源的优势,开发本土资源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的有利条件,农村有很多城市孩子很少接触的体验活动,是非常珍贵的活教材。作为农民的后代,他们对农业生产与农事活动具有着浓厚的兴趣,本土资源由于它的直观性,可取性和神秘性更加受到农村幼儿的喜爱,我们认为,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就要充分利用与发挥。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感知动作,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事物的认识需要以感知动作、具体形象思维为支柱。而开发本土教育资源符合幼儿的这些身心发展特点,它是具体的、时刻在幼儿生活周围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利用土资源开展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发挥其教育功能,体现其独特的教育价值。
二、因地制宜设计课程内容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成长,与他所处的环境,所接受的文化渗透是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应在结合现阶段本土课程资源现状的前提下,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本土地方特色做好相关研究准备工作,知道哪些比较符合幼儿课程开发和利用;哪些不适合现阶段幼儿教育等。对于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来说,总体上需求是:生动、活泼、赋有情绪化,才能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幼儿主观能动性。只有因地制宣地设计课程内容,才能更好地推动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三、利用本土教育资源,实现良好的师幼互动
幼儿新纲要中明确要求:“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教师在主题活动中要善于利用本土的教育资源,构建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如在开展《家乡的特产》主题活动时,我们发现小朋友每次跟老师或爸爸妈妈去家乡参观后,回到幼儿园总是和同伴津津乐道的聊起自己游玩参观时的所见所闻。为了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我们生成了语言活动《我爱我的家乡》。这次活动,我们积极与家长联系,收集幼儿外出旅游的照片,将照片中的幼儿请上台,并请他说说照片中自己旅游参观的是哪个地方?什么特产?请你用完整的句子来告诉小朋友,如果能用上好听的词儿就更好了。当孩子们看着画面上的自己很快就能回忆起旅游参观时地点点滴滴,他们讲得很生动,而且能用完美、优美的词句描述这些地方。活动结束后,一项乡土教材“夸夸我的家乡”,经过老师加工,就呈现在我们面前。
四、挖掘本土资源中的深层资源——民间文化
本园所处省级农业生态旅游景区,民间特色文化的传承和积淀相对薄弱,但文化的积淀始于每一个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当地形成了以旅游为特色的新时代文化,根据时节举办不同的节日庆典。如“品柑节”、“油菜花节”等等。特别是一年一度盛大的“品柑节”,整个牟坪都热闹了起来。开幕式中,各种明间艺术汇聚表演,我们的小朋友也会参加演出,感受节日氛围。还有属于本地特色的篝火晚会,我们把这一特色融入园本教学,传承本土文化特色。除了本土特色文化,农村特有的民俗风情也是我们农村幼儿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例如,中秋节组织幼儿做“糍粑”、“月饼”;元宵节组织幼儿到街上参观花灯,做元宵;端午节组织亲子活动包粽子;孩子们在享受民间传统活动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为传承民族文化传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争取家长的支持
家长是非常关键的课程资源,家长的能力以及教育方面的素养跟幼儿园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需要让家长理解地方文化对于幼儿来说的关键意义,以此使得家长对地方文化给予足够的关注,增强家长的地方文化知识,得到家长的支持,使得家长配合幼儿园的工作,让家长充分加入到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过程中。
总之,在探索中,我们尽量把幼儿的学习内容定位在随处可见、随手可得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调整、变化,通过教师预设、幼儿自发生成,来不断补充和完善“园本教材”的内容,教育教学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