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作者】 彭章芬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永兴镇中心校(初中部)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以往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本文主要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学习;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都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简单一句话,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就是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他们最大的学习空间。语文新课标还强调了语文教学要具有自主性。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就是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我提高。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我们战斗在第一线教师努力探索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设置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自主是前提,如果没有学生个体充分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就无从谈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就会使学生的自主得到发挥,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时,他就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教学《斑羚飞渡》这一课,我将《泰坦尼克号》主题曲带入课堂教学,进行情景设置,营造悲壮气氛,学生的学习情趣被激发起来,引发了他们对生命、对舍已为人的牺牲精神的深刻而独特的思考接着我让学生快速阅读览课文,回答“本文讲了一个怎样故事?”“你受到怎样的启示?”学生通过复述课文,不但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还准确把握了文章的主旨,此时,不仅学生学得愉快,教师也教得非常轻松。
二、关注学习方法指导,提高自主学习技能
1.训练内化自学技能。
语文自学技能是语文自学能力在行为方面的体现,它也是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中必不可少 的一部分,一般认为具有一定水平的语文自学能力需要的语文自学技能有:(1)查找工具书的 技能。(2)朗读的技能。(3)圈点批注的技能。(4)概括文章内容的技能。(5)理解含义深刻句 子的技能。(6)提炼文章写法、借鉴课文精髓的技能。 上面所述几项都是自主学习语文的行为操作方式,长期训练这些技能,不仅能达到熟练 的程度,而且能不断内化,形成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2.渗透多种思考方法。
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发散思维方法,可以让学生走出单项思维的死胡同,从而达 到思想解放、思路开拓,这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质量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 以下仅以“如何使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实现对文本的深入思考”为例来探讨对学生进 行思考方法引导的途径。
(1)由课文题目引发思考。 如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在板书课题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课题。由 课题可以读出什么?(天气、人物、事件)由课题看,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两部分)这样, 从课文题目入手,引导学生总体把握诗歌内容和结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课文学习之后发散延伸。 如教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后,让学生探讨一个问题:孩子抱了杜甫茅屋的茅草,杜 甫真的怨恨他吗?杜甫为什么要去追赶孩子?通过讨论确定:是出于对自己茅屋的珍爱,从 而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学以致用,真正明白要懂得珍惜的道理。 这样,引导学生重视思考、喜欢思考,养成思考的习惯。教师为学生引领方向、指点要义,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主动探索,积极思维,不断有奇思妙想和深刻的学习感悟。
三、解放学生,还学生学习主动权。
我们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心理、生理、学习发展的需要,以取得教育的主动权。还要解放学生,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他们从以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中解放出来。解放他们的双眼,不要只盯住课本,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解放他们的大脑,点燃思维的火花;解放他们的双手,让他们参与实践活动;解放他们的嘴巴,使学生谈天、谈地、谈真理。要相信他们有信心有能力学好,要尊重他们的意愿,挖掘他们学习的潜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创建一个学生感到有话想对老师说,有事想请老师做,有困难想请老师帮的良好氛围。其次,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的进行鼓励和引导,把他们的自我表现欲充分地激发出来,用于他们自主学习的过程。这样,课堂才真正“活”起来,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发挥得更好。
四、加强合作,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学习终究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如果学生被动的在那儿出工不出力,效果自然不会好。如何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我带着孩子们创建了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有组名、组规、组训等,大组长为本组的总负责人,下设三个小组长,四个人根据自身优势各选岗位、各负其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其中一人负责批改学生的自主预习作业,一人负责初评日记,一人负责检查练习册,还有一人负责检查背诵情况,分别初评后由教师复查,复查合格,全组四个同学均获得优秀后给本组加一分。 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与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能为的培养至关重要,其对于学生未来发展也同样具有显著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意识,要求教师冲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创新学习方法,使其脱离对于教师及参考资料的依赖。教师应善于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使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及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学习;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都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简单一句话,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就是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他们最大的学习空间。语文新课标还强调了语文教学要具有自主性。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就是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我提高。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我们战斗在第一线教师努力探索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设置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自主是前提,如果没有学生个体充分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就无从谈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就会使学生的自主得到发挥,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时,他就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教学《斑羚飞渡》这一课,我将《泰坦尼克号》主题曲带入课堂教学,进行情景设置,营造悲壮气氛,学生的学习情趣被激发起来,引发了他们对生命、对舍已为人的牺牲精神的深刻而独特的思考接着我让学生快速阅读览课文,回答“本文讲了一个怎样故事?”“你受到怎样的启示?”学生通过复述课文,不但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还准确把握了文章的主旨,此时,不仅学生学得愉快,教师也教得非常轻松。
二、关注学习方法指导,提高自主学习技能
1.训练内化自学技能。
语文自学技能是语文自学能力在行为方面的体现,它也是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中必不可少 的一部分,一般认为具有一定水平的语文自学能力需要的语文自学技能有:(1)查找工具书的 技能。(2)朗读的技能。(3)圈点批注的技能。(4)概括文章内容的技能。(5)理解含义深刻句 子的技能。(6)提炼文章写法、借鉴课文精髓的技能。 上面所述几项都是自主学习语文的行为操作方式,长期训练这些技能,不仅能达到熟练 的程度,而且能不断内化,形成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2.渗透多种思考方法。
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发散思维方法,可以让学生走出单项思维的死胡同,从而达 到思想解放、思路开拓,这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质量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 以下仅以“如何使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实现对文本的深入思考”为例来探讨对学生进 行思考方法引导的途径。
(1)由课文题目引发思考。 如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在板书课题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课题。由 课题可以读出什么?(天气、人物、事件)由课题看,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两部分)这样, 从课文题目入手,引导学生总体把握诗歌内容和结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课文学习之后发散延伸。 如教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后,让学生探讨一个问题:孩子抱了杜甫茅屋的茅草,杜 甫真的怨恨他吗?杜甫为什么要去追赶孩子?通过讨论确定:是出于对自己茅屋的珍爱,从 而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学以致用,真正明白要懂得珍惜的道理。 这样,引导学生重视思考、喜欢思考,养成思考的习惯。教师为学生引领方向、指点要义,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主动探索,积极思维,不断有奇思妙想和深刻的学习感悟。
三、解放学生,还学生学习主动权。
我们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心理、生理、学习发展的需要,以取得教育的主动权。还要解放学生,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他们从以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中解放出来。解放他们的双眼,不要只盯住课本,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解放他们的大脑,点燃思维的火花;解放他们的双手,让他们参与实践活动;解放他们的嘴巴,使学生谈天、谈地、谈真理。要相信他们有信心有能力学好,要尊重他们的意愿,挖掘他们学习的潜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创建一个学生感到有话想对老师说,有事想请老师做,有困难想请老师帮的良好氛围。其次,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的进行鼓励和引导,把他们的自我表现欲充分地激发出来,用于他们自主学习的过程。这样,课堂才真正“活”起来,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发挥得更好。
四、加强合作,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学习终究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如果学生被动的在那儿出工不出力,效果自然不会好。如何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我带着孩子们创建了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有组名、组规、组训等,大组长为本组的总负责人,下设三个小组长,四个人根据自身优势各选岗位、各负其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其中一人负责批改学生的自主预习作业,一人负责初评日记,一人负责检查练习册,还有一人负责检查背诵情况,分别初评后由教师复查,复查合格,全组四个同学均获得优秀后给本组加一分。 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与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能为的培养至关重要,其对于学生未来发展也同样具有显著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意识,要求教师冲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创新学习方法,使其脱离对于教师及参考资料的依赖。教师应善于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使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及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