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基于阅读板块双线整合下的单元整体教学

【作者】 雷镇溶

【机构】 四川天府新区第十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以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四单元为例

  1、二年级上册教材阅读板块解读
  二上阅读板块含有:七个课文单元,以及“我爱阅读”“日积月累”“快乐读书吧”。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科学性、多样性、开放性、以及实践性。
  科学性。
  体现在语文要素的长短线的编排上:
  (1)我们从短线来看,单元内的数篇课文围绕同个语文要素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训练。如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三篇课文的课后习题勾连“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对同一语文要素层层推进落实。
  (2)长线,需要关注到的是前粘后连的两个学段,从一下“根据课文信息做简单推断”到二上“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再到“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简单看法”,教材关注不同年段同一语文要素的长线衔接与发展。这背后体现的是关注儿童的认知能力,以及关注儿童的生活经验。
  多样性。
  体现在人文主题编排方面:
  二年级上册的选文内容非常丰富,有弘扬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教育内容的课文。
  开放性。
  主要是指“快乐读书吧”,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单篇教学走向整本书阅读。
  实践性。
  课文贴近儿童生活,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出发,表现儿童的思想和情感,充满童心童趣。如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植物妈妈有办法》;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寒号鸟》;表现家人之间相互关爱体贴的《妈妈睡了》;还有充满想象与童心的《雾在哪里》。这些课文既能启发学生思想,熏陶感染学生情感,又便于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
  2、双线并行的编排结构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形成了以宽泛的人文主题为暗线,以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为明线的双线并行的结构,这是二年级上册八个单元的双线结构。









  3、单元整体建构(以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四单元为例)
  单元整体教学就是紧扣语文要素,将分散在单元内的语文要素归纳、统整、布局,遵循知识构建的体系化,能力发展的贯通性和思维培养的整体性,为学生架构起一个落实语文要素、发展语文素养的螺旋上升体系,让学生能经历“初步感知、体验语文要素,到逐步尝试、运用策略及方法,加深对语文要素的认识、体验,最后再实现从课内到课外拓展延伸、自主运用策略及方法”的有逻辑关联、意义建构之过程。
  (一)文本内容解析 
  四单元围绕“家乡”这个主题编排了《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2首古诗和《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3篇课文,以写景文章为主语言优美,生动形象。涵盖古今,跨越海峡,表现了祖国的辽阔和美丽,激发学生赞美家乡的感情和认识家乡的渴望。
  (二)语文要素的巩固与提升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分为:阅读要素、识写要素和写话要素。(出示树)其中阅读要素是本单元最核心的语文要素,包括了解词句意思(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借助图片、找近义词)和积累语言。识写要素包括识字(形声字分类、追溯字源、趣识生字、情境识字)与写字(结构关联、追溯字源)写话要素是写留言条(课堂习方法、生活用方法)。
  (三)核心要素——阅读要素的整体布局
  本单元的语文阅读要素有二。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
  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语文阅读要素一: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意思。这是对一年级下册“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这一训练点的巩固与提升。
















  对于阅读要素二,我们在设计时这样进行整体布局的:



















  阅读要素二和要素一并行贯穿于单元整体教学中,通过这样的单元整体教学,我们落实了这两个语文阅读要素,并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中迁移运用,在课外阅读中自主实践,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4、总结
  为学生搭建言语学习的支架,由浅入深、由易及难,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形成语文能力。用新思维进行单元整体建构,落实双线并行、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学习力,让他们成为优秀的学习者和思考着。双线并行,实现单元整体建构,俯拾仰取间定能收获提升素养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