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幼儿园区域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策略

【作者】 韩会娟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李庄镇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区域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他们在游戏中不仅能得到一种满足感,还能从游戏中得到解决现实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的办法。以便以后在各种活动中能遇事冷静,有条不紊,并认真妥善地处理好每一件事情,和同伴友好相处,体验合作的乐趣,感到生活的快乐。
  关键词: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区域游戏;策略
  《指南》中对于5-6岁幼儿的年龄特征指出:合作意识逐渐增强,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也会逐渐明白公平的原则和需要服从集体决定的意见,也能向其他伙伴介绍、解释游戏规则。由此可见合作意识的培养对于幼儿非常重要,而区域有些则是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重要途径。
  一、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合作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幼儿对合作的兴趣就是要让幼儿知道与人合作的乐趣,激发幼儿与人合作的欲望,帮助幼儿大胆的与人交往。在不同类型的区域活动中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一)让幼儿产生情感的共鸣
  在阅读区内,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对幼儿进行合作意识的教育。例如选择一些包含合作行为和具有合作意识的故事、儿歌等。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具体分析,让幼儿从内心情感上自发的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让幼儿扮演作品中的角色,让幼儿在特定的环境中去感受、体验和理解作品的内容和意义。如故事《拔萝卜》,儿歌《蚂蚁搬豆》等都生动的表现了合作的意义。
  (二)给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
  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幼儿一起游戏和学习的机会有很多。特别是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经常一起拼图、搭积木、画画、看图书、玩娃娃家等。教师要想办法为幼儿创造和提供与同伴合作游戏和学习的机会,让幼儿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学会合作。在美工区,教师可以引导或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创作,也可以全班一起作画。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必须学习相互协商,相互配合,分工合作,这样才能在图画的内容、色彩方面达到协调一致,共同创造出美丽的图画。而在建构游戏和角色游戏中,幼儿更需要共同协商,友好合作。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情境,让幼儿切身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二、因势利导,强化合作意识
  在区域游戏中,幼儿通过相互观察增加自己的游戏经验。针对一些不愿意和其他幼儿合作的幼儿,教师应该有计划性地安排他们加入到合作能力较强的一组中。如,紙牌站起来了,这个科学角的游戏需要几位幼儿相互合作才能将薄薄的纸牌搭建出一个成形的物体。刚开始,合作意识不强的幼儿是不愿意和别人一起玩的,哪怕自己拿着几张纸牌孤零零地玩。这是幼儿与幼儿间的磨合。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将幼儿搭建出来的物体拍下来,在大屏幕上展示给大家观看,教师要鼓励这组幼儿。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自己说出各人的分工与合作,当那位不喜欢参与和的幼儿看到他们这组完成的搭建也会有自豪感,同时也因为自己的不参与而感到遗憾。这样的形式幼儿会自发地感觉到合作的重要性,合作意识也得到了提高。
  三、适度指导
  幼儿在进行区域游戏时,教师必须要密切关注游戏进展,比如:幼儿对游戏的兴趣状况、以及参与专注度和对游戏规则的运用、材料的使用等。教师应成为站在幼儿背后沉静的观察者,观察捕捉援助的时间,掌握好指导“度”的问题,教师的适度指导应在幼儿感到困难,希望得到成人支持、帮助时进行,教师要善于等待,尽量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和探索。教师更多关注于幼儿完成“任务”的过程及一些表现,这样不但满足了幼儿创造的天性,而且可以通过游戏等方式培养孩子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而此时教师可以作为幼儿的游戏伙伴,参与到游戏中去,与幼儿一起探索、交流,共同遵守游戏规则。
  四、引导大班幼儿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
  在开展游戏的时候,教师要观察幼儿的情绪、情感及社会性的发展,只有在自由的、主动的活动中才能真正实现幼儿良好社会行为的培养。观察能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儿游戏时的兴趣和需要,有的放矢地指导幼儿进行游戏。当然,教师不是单纯的观察者和记录者,有时候也需要适时介入游戏。引导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发展其交往能力,我们要引导幼儿懂得互相商量、分工合作,从而增强幼儿角色意识,促进其语言的发展。
  五、增强大班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合作技能
  增强大班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协作能力,不仅要求大班幼儿深化对合作的思想认知,还要求幼儿学会如何正确地与他人相处,因此大班幼儿教师必须加强和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比如:大班幼儿教师可以针对幼儿进行合作性言语训练,让他们学会使用合作交流用语。幼儿教师可以鼓励大班幼儿使用面部表情和手势动作,通过手拉手、点点头等动作理解和体会合作意愿,以提高幼儿的交流技巧。同时,合作能力需要彼此之间相互影响,通过增强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合作能力,不断让孩子认识到沟通合作的重要性,幼儿教师应充分开发教育资源,讓大班幼儿逐渐掌握沟通技巧,并且乐于与人沟通,进而有效促进幼儿产生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另外,要给孩子独立的空间,让孩子学会观察和分析,使其人际交往能力有质的提升。
  通过激发幼儿合作的兴趣,教给幼儿正确的合作方法,以及教师的积极引导和肯定鼓励,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发展。但是,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是一项长远的工作,所以,教师更应当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有效的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