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趣味性教学的运用

【作者】 陈 强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嘉祥外国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趣味性教学的根本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信息技术知识,从而实现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提升。对此,本文针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趣味性教学的运用意义进行概述分析,并从中提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趣味性教学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趣味性
  信息技术的出现让人们的生活出现巨大变化,掌握信息技术既是时代发展需求,也是当前社会对人才应用必不可少的要求。当前小学学校已经对信息技术科目产生足够重视,并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由于信息技术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十分抽象化,无法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深入理解,从而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其设计与其身心条件相符的学习方法,促使小学生能够在兴趣的驱使下具备自觉学习意识。
  一、丰富教学模式,加强教学实践性
  以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多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掌握信息技术,教师占据课堂教学主导地位,从而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缺乏兴趣。实际上,由于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实践性和探索性,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才能够切实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但从当前情况来看,部分学校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并未结合学生身心情况为其设计教学模式,只是沿用传统课堂教学或电脑教学,从而需要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应用分组教学模式、问题引导模式、情境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等,让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价值,并在家庭中实现自主学习,在课堂小组讨论环节内化吸收知识,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转化信息技术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认知能力较为薄弱,且信息技术中存在很多专业化的语言,如硬盘、驱动、CPU等等,小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这些事物较少,从而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因此,小学教师可以转化信息技术中的专业性语言,从学生角度出发,加强课堂教学趣味性,促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CPU知识时,可将其比如为人们的脑袋,并为学生讲授CPU是如何进行工作的。又如,教师在教授学生五笔字中的字根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回忆搭积木时是如何操作的,并将其作为学习五笔知识的原理,让学生在拼接字体的过程中实现积木搭建,以此简化抽象化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开展游戏教学法,加强教学针对性
  小学生对游戏具有浓厚的参与兴趣,很多小学学校都会在教学课堂中增添游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有效应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大多数小学生都是在学校中第一次接触到计算机,教师首先需要教授他们如何进行操作,而学生想要掌握指法,便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练习。在开展游戏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打字软件中的游戏让学生进行练习,如捉小偷、打地鼠、接苹果等游戏。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安排打字竞赛游戏,让学生在彼此竞争中提升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可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并给予打字最为迅速、准确的小组相应奖励,让学生对打字教学更具有学习兴趣。同样,教师还可以在其他教学课程中应用此类方法,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游戏,也要防止学生因过于喜欢游戏从而对学习造成影响。
  四、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开展分层教学
  很多小学生在家庭中都接触到信息技术设备,如电脑、手机等,但是部分小学生因家庭因素导致没有在校园外接触过这些产品,小学生信息技术基础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所呈现的学习能力也高低不一。如若教师对所有学生进行统一教学,那么对于一些已经接触过信息知识的学生来说十分简单,他们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而没有接触过这些的学生却学习十分困难,很容易产生焦灼的学习心理。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学习情况采用因材施教策略,从学生兴趣角度出发,重视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在信息技术基础教学阶段,教师可为学生发放问卷,以此评测学生信息技术水平,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为其设计教学层次,采用分层教学法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观察和剖析学生学习情况,针对信息技术掌握较好的学生,教师需要及时为其调整教学层次,针对学习进度缓慢的学生,教师需要重点帮助他们,确保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
  综上所述,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趣味性教学,其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具备积极、向往的学习态度,主动参与到教师所安排的教学活动中,在课堂学习和家庭中都能够实现自主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其设计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分层教学、实践教学等,促使学生能够深入掌握信息技术,全面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田丽华.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中国教育学刊,2020(S1):68-69.
  [2]姬相如.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风,2018(26):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