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
【作者】 张 琴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学苑街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成为重中之重。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读写结合,不仅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是学生文化素养提高的有效途径,读写能力的提高为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日后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纵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也是小学教学的重难点。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为一线小学语文老师,根据教学经验,简明扼要的阐明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读写结合的教学思路,教学模式,进一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力求把乏味的课堂活跃起来,提高课堂效率,丰富学生思想情感,升华阅读能力,使学生成为会学习,爱生活的任,实践“大语文观”。
关键词:阅读;写作;课堂;渗透;结合
若想让写作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同时进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学习写作的方法,在进行写作练习时将自己的阅读经验进行实践,从而促使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同步提升。但是现在有不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分开,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读写结合方面进行探索。
一、有效应用教材。实现以读带写
在对小学生的读写能力进行培养时,教师不能急于求成,需考虑小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有效应用。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具有较强阅读性的课文,在对这些课文实施教学时,教师可要求小学生将文中的关键段落找出,随后组织读写活动。例如,在《秋姑娘的信》这一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收到秋姑娘信的“人物”找出,对相关的句子进行阅读。随后,教师可组织学生模仿秋姑娘的口吻,重新给大雁、青蛙、小松鼠、山里的孩子等写一封信,将想说的话告诉他们。在引导学生充分对课本上的句子进行阅读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自己写句子,可实现“以读带写”,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语言的美感,自主对具有美感的句子进行创作,从而使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优美的句子,并进行摘錄从而使学生知识储备增加。例如,在《美丽的西沙群岛》一文中,有很多优美的句子,如“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对于这些句子,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与摘录,以丰富学生的阅读储备,从而为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
二、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积累写作素材
大量的阅读能够为写作积累知识和素材,而写作也需要充足的阅读作为基础。不管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教师在读写教学中,虽然要充分重视课本教材,但也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中,要主动发现和搜集优秀的课外文章,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使其在写作时做到信手拈来。例如,在学习唐诗时,教师可以教材选择的唐诗为引,让学生阅读同一诗人其他的名作或者同时代的其他优秀诗作,这样不仅能将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也为增加学生知识广度和深度有重要作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三、抓缩写
缩写就是把一篇篇幅较长的文章,按照一定的要求和字数,压缩成一篇较短的文章,而且能保留它的主要内容,使人一目了然。缩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适当删减,也就是删去文章中的次要人物、次要内容;另一种是适当概括,即把文章中的叙述、描写及对话进行概括。这两种方法通常结合运用。比如四年级下册《草帽计》的缩写,我首先要求学生列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口述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按字数要求开始缩写。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能简要的写出故事的梗概。我们知道,缩写是对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通过缩写可以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也可以提高我们由繁化简、精炼语言的表达能力。因此,这方面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四、实施多样化的训练
小学低段的读写训练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而且爱好也十分的广泛。教师将一些指令性的作文训练变成多样化而且多渠道的训练,学生的兴趣才会被激发出来而且还能够确保训练的效果。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喜欢童话故事,教师因此可以从这点出发设计想象写话。这些话题对于学生而言是具有吸引力的课文中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乐写的同时读写也得到了训练。联系生活和活动进行读写训练。要提高小学生读写能力结合生活是一个重要的方法。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生活中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进行捕捉,为写作积累资料。比如对于刚进学校的一年级学生他们对学校的环境、同学都是充满好奇的。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的新鲜感和好奇心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让学生每天练说一句比较简单的话。如我们学校的环境很漂亮,我们教室很干净,今天我结交了很多好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就会积累一定的汉字和词语池就能开始进行练笔了。每天练习一句话让学生把自己生活中的各种事件记录下来。这不仅贴近学生生活而且还不会让其感到负担。通过结合生活这样的训练途径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写和语文表达能力,还有利于其养成写作的好习惯。
五、联系生活实际,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语文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更为紧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实践,尽量深入浅出的讲解,或者选取与生活实际更为贴切的文章,以学生耳熟能详的事物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好的积累生活素材,运用到写作中来。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跑进家来的松鼠》一课中,教师可以事前提问学生喜爱的动物有哪些?是否见过松鼠?在描述松鼠在作者家中生活的情境时,通过储藏食物、晒蘑菇准备过冬等小情节,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随时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从平时的生活中体会作者对小松鼠的喜爱之情,并学会在生活中与动物和谐相处,鼓励学生将这些生活的观察融进日常的写作中,增加写作的感情色彩。
实现读写结合,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勤于动笔。
关键词:阅读;写作;课堂;渗透;结合
若想让写作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同时进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学习写作的方法,在进行写作练习时将自己的阅读经验进行实践,从而促使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同步提升。但是现在有不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分开,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读写结合方面进行探索。
一、有效应用教材。实现以读带写
在对小学生的读写能力进行培养时,教师不能急于求成,需考虑小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有效应用。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具有较强阅读性的课文,在对这些课文实施教学时,教师可要求小学生将文中的关键段落找出,随后组织读写活动。例如,在《秋姑娘的信》这一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收到秋姑娘信的“人物”找出,对相关的句子进行阅读。随后,教师可组织学生模仿秋姑娘的口吻,重新给大雁、青蛙、小松鼠、山里的孩子等写一封信,将想说的话告诉他们。在引导学生充分对课本上的句子进行阅读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自己写句子,可实现“以读带写”,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语言的美感,自主对具有美感的句子进行创作,从而使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优美的句子,并进行摘錄从而使学生知识储备增加。例如,在《美丽的西沙群岛》一文中,有很多优美的句子,如“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对于这些句子,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与摘录,以丰富学生的阅读储备,从而为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
二、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积累写作素材
大量的阅读能够为写作积累知识和素材,而写作也需要充足的阅读作为基础。不管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教师在读写教学中,虽然要充分重视课本教材,但也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中,要主动发现和搜集优秀的课外文章,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使其在写作时做到信手拈来。例如,在学习唐诗时,教师可以教材选择的唐诗为引,让学生阅读同一诗人其他的名作或者同时代的其他优秀诗作,这样不仅能将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也为增加学生知识广度和深度有重要作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三、抓缩写
缩写就是把一篇篇幅较长的文章,按照一定的要求和字数,压缩成一篇较短的文章,而且能保留它的主要内容,使人一目了然。缩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适当删减,也就是删去文章中的次要人物、次要内容;另一种是适当概括,即把文章中的叙述、描写及对话进行概括。这两种方法通常结合运用。比如四年级下册《草帽计》的缩写,我首先要求学生列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口述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按字数要求开始缩写。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能简要的写出故事的梗概。我们知道,缩写是对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通过缩写可以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也可以提高我们由繁化简、精炼语言的表达能力。因此,这方面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四、实施多样化的训练
小学低段的读写训练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而且爱好也十分的广泛。教师将一些指令性的作文训练变成多样化而且多渠道的训练,学生的兴趣才会被激发出来而且还能够确保训练的效果。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喜欢童话故事,教师因此可以从这点出发设计想象写话。这些话题对于学生而言是具有吸引力的课文中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乐写的同时读写也得到了训练。联系生活和活动进行读写训练。要提高小学生读写能力结合生活是一个重要的方法。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生活中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进行捕捉,为写作积累资料。比如对于刚进学校的一年级学生他们对学校的环境、同学都是充满好奇的。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的新鲜感和好奇心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让学生每天练说一句比较简单的话。如我们学校的环境很漂亮,我们教室很干净,今天我结交了很多好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就会积累一定的汉字和词语池就能开始进行练笔了。每天练习一句话让学生把自己生活中的各种事件记录下来。这不仅贴近学生生活而且还不会让其感到负担。通过结合生活这样的训练途径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写和语文表达能力,还有利于其养成写作的好习惯。
五、联系生活实际,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语文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更为紧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实践,尽量深入浅出的讲解,或者选取与生活实际更为贴切的文章,以学生耳熟能详的事物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好的积累生活素材,运用到写作中来。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跑进家来的松鼠》一课中,教师可以事前提问学生喜爱的动物有哪些?是否见过松鼠?在描述松鼠在作者家中生活的情境时,通过储藏食物、晒蘑菇准备过冬等小情节,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随时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从平时的生活中体会作者对小松鼠的喜爱之情,并学会在生活中与动物和谐相处,鼓励学生将这些生活的观察融进日常的写作中,增加写作的感情色彩。
实现读写结合,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勤于动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