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高中生材料作文写作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作者】 李 琴

【机构】 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近年来,语文高考作文大多为材料作文,题干要求虽说文体不限,但是基本偏向习作议论文。从命题作文到话题作文,再到材料作文,高考对高中生的习作要求越来越高。于是,高中生从入学以来的第一年重点写作记叙文以外,后两年的重点都是议论文。即使两年的重点训练,部分学生到高考前依然在写作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关键词:高中生;高考;材料作文;问题;措施
  众所周知,语文试卷150分的构成中,作文占了40%,比例很大,因此写作是所有高中生关注的重点,但是他们又常常在审题、构思等方面出现问题,下面笔者就现状列出常见习作问题。
  一、审题不清,未能抓住中心
  针对材料作文,考生第一个出现的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审题不清,当审题出现偏差,题干的中心思想也就抓不住了。每一次考试,低分段考生除了字数不够以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审题出现偏差。本校2017级学生高二上期半期考试采用了绵阳2019届一诊的作文材料,针对材料中科学家与娱乐明星受到的关注度对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部分考生就只看到“关注度”三个字,脱离材料,偏离中心,只谈自己的想法。
  二、文体不明,不能呈现清晰结构
  材料作文中,首先给考生展示一段材料,让考生在其中找到主题,拟定一个符合材料中心的标题,基本上每次的要求都是“文体不限”。也许就是这四个字让部分考生有了误解,他们可能认为无论自己的文章写了多少种文体都没有偏离题干要求。但是这样的想法无疑是错误的。“文体不限”的意思是文体必须明确,要么写作议论文,要么写作记叙文,而非在一篇文章中或议论,或记叙,或抒情,夹叙夹议的文章固然好写,但是在材料作文的前提下就显得很混乱,最后的得分也就很低。
  另外,虽说题干要求“文体不限”,但是现在的材料作文写作基本偏向议论文,毕竟很多材料作文题干中都有一句话“针对以上材料,请谈谈你的看法。”于是部分考生也开始尝试议论文写作,不过或因平时训练太少,或因不了解议论文,最后写出的议论文便不像议论文了,结构很混乱。
  议论文的三要素必须要具备,论证过程也要清楚明了,事例、道理也要充分。但是部分考生平时的素材积累实在太少,论证时便无话可说,无例可证。
  三、脱离材料,随意拟题
  2015年开始,“任务驱动型作文”一词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什么叫做“任务驱动型作文”呢?这种作文有四大驱动:①体式驱动——写成议论文;②内容驱动——内容的规定;③思维驱动——争议的焦点;④对象驱动——对以上事情你怎么看。综合以上四大驱动方向,笔者认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读透材料,抓住中心,拟定标题,解决问题,即完成任务。既然是材料作文,于是作文中必须出现材料,分析材料,提出解决办法,结果有些考生完全忽视材料,只阐述自己的想法,这样无疑是对材料作文写作的误解。
  四、偏离标题,随性而作
  除了以上问题外,部分考生还会犯低级错误,当拟定一个作文标题后,便完全忘记了标题,放飞自我,随意而写。最终写出的文章便是脱离中心,找不到主题。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笔者就个人操作办法谈谈粗浅的应对措施。
  首先,审题上,学生应仔细阅读材料,认真分析材料中的现象及各种看法,仔细对比,得出结论。一般说来,考生所拟定的标题都应体现材料中的不同看法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观点的综合。若是倾向其中一种观点,也不要脱离其他观点,要在对其他观点的分析中得出自己偏向那一种看法的理由。材料作文在拟题时,不宜只写一个名词,若是这样写,便很容易出现题目范围过大的问题。例如2019届绵阳一诊作文部分考生只写“关注度”三个字,这个题目范围过大,让阅卷老师看不到具体方向。因此,在审题明确的基础上,拟题时最好写一个主谓短语或者动宾短语,这样作者的观点便一眼可明了。
  其次,文体上,从2015年出现新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开始,每一次的材料作文基本是议论文。文体明确之后,要紧扣材料写作一篇结构清晰的议论文难度就不太大了。第一步,在文章开头一二段,必须围绕标题展开,做到点题,并且就材料问题提出代表个人看法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要放在段首或者段尾,这样阅卷老师才能一目了然。第二步,中心论点提出以后,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论证。为了让文章结构更加清晰,可将中心论点拆分为三个分论点,分别就分论点进行论证,例如2004福建满分作文《稳中求胜》文章在亮出中心论点“为人沉稳,稳中求胜”之后,便从三个方面展开了充分的论述:“a.沉稳从志而来,b.沉稳从难而来,c.沉稳从无欲而来”。这三个分论点共同证明了中心论点,论证充分,结构清晰。当然也可以写成正反对比式或者递进式的议论文。只要在亮出论点之后从各个方面反复论证,可举事实,可引用古今中外名人名言,亦可自己讲道理。总之语言要准确,论证要严密。当然,针对考生素材积累少的问题,可让他们平时多关注新闻,多看时事评论。第三步,结尾段做到再次点题即可。
  再次,任务驱动型作文最大的问题就是解决任务,即要回答题干中出现的“你怎么看”的问题。那么,在拟定标题后的第一自然段首先要引用材料,分析材料,加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亮出中心论点。同时,在后文论证时也可以就具体问题适当引进材料分析。总之,材料作文不能脱离材料,而应该将材料融入到作文中。
  最后,做到以上几点,也就不会出现偏离标题的问题了。
  写作向来是高中生的一个瓶颈,但是材料作文也并非无迹可寻,仔细研读材料,认真思考,勤加练习,相信终会有所突破。以上是笔者根据个人经历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