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美术兴趣教学之我见
【作者】 张德宏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大观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传统的教学中,美术算是一门副科,老师、学生都对此没有太重视。但是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中,强调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美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小学生来讲,兴趣是进行学习的“入场券”,如何做好小学美术的兴趣教学应当是各位美术老师思考的一个问题。下面我将对我总结的一些方法进行分享。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方法
作为增强学生智力并发挥潜能的有效途径,美术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校也越来越重视美术课程的开发。大多数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也表现的越来越明显,但是传统的授课方式只是让学生机械的参照物体进行绘画,这导致学生缺乏深入的探索意识和能力,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兴趣并影响了美术教育质量。因此,美术老师需要专注于教学方式创新以有效地引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一、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较少,她们往往对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或事情有绘画或制作的兴趣,所以我把一些生活的教材加进我自己的课堂,除了二年级教材中《我们也能画我爱我家》、《欢乐的假日》、《手指印画》、《大家手拉手》,我还加了动物鱼、猫、鸟等,绘画的形式可以变,这样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了。
我会把相关的教学内容制成PPT,给学生观赏,并在里面加进去同龄人的优秀作品供学生观赏,学生们都不由得大叫起来:“太漂亮了”!这是学生们发自内心的感叹,精美的作品震撼着孩子们的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不但感到亲切和易于接受,而且能激起小学生的创作欲望,例如五年级教材《点彩画》、《弯弯的小路》。我在绘画的系列中改变绘画材料,用刮画纸或自己制作一张刮画纸来绘画,这样更能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除了以画的形式还可以添加其他形式的手工制作,增加学生的兴趣。学生很喜欢,美术教材丰富多彩的内容,充分体现课改的精神,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要通过游戏环节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偏小,对游戏的需求度较高,学生通过游戏不仅能够提升其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促使学生与课堂活动融为一体。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学会通过游戏环节的设计,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模仿力强的特点,教师有效组织相应的游戏活动,对学生来讲则会收获较多。如:在学习《瓶子变变变》这一课程时,可以废旧材料制作成独特的艺术品由学生先來欣赏,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讨论并讲述自己的讨论结果;其次,分解示范,让学生明白这些独特的艺术品即为生活的废弃原料,从而深刻体会到,每件看似不起眼的东西都可以变废为宝;最后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活中“变废为宝”的课堂游戏中,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学到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那种单一、枯燥的美术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学生。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应该重视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进而借助多媒体来进行美术教学,把美术教材中的文字、图画,通过鲜明的视觉、听觉,形象直观地把知识展观在学生面前,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注重审美能力培养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增强审美能力来积极创造美感。美术课以培养美学为重要目标。当教师想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时,他们可以适当的加入美学观念,并使美术课像参观美术品一样。生活的美是普遍的,美术教育贯穿于生活。因此,我们的美术教育老师应指导学生探索美术资源和美的可能性,以认识人性和生命之美。例如,让学生自己体验自然之美和建筑物的美,鼓励学生自己进行设计。当学生意识到生活的美丽,对学习美术和从事美术活动感兴趣时,才能在学习中找到灵感。因此,在美术课上,需要专注于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可以自愿而有力地学习并体验美学,直到他们融入学习之中,提高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和灵活性。例如,在“摸一摸,画一画”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感受自然的结构,体验自然的奇观和美丽。进而帮助学生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又例如,在画出你的想象主题课程中,让学生先自己观看绘画范例,然后研究和讨论该作品的形成效果,认真感受绘画内容。最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达出学生内心真实、大胆的想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将生活美与想象美进行有效结合。
五、激发兴趣于及时批改、精讲细评
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学习能力的充分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劳动成果。老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及时,要做到全改全批,不能日积月累,否则不但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反而会打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在学生做作业过程中,鼓励学生一次画成,尽量不修改、不中途换纸。另外好的作业在讲评中指出好在哪里,哪儿值得我们学习,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成绩;不足之处在哪里,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今后应该怎样努力……从作业中调动学生积极性。另外让学生们互相学习,相互借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就必须学会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为此,小学美术教师要不断挖掘不同年龄段、不同阶段的小学生的特质,将课程环节、课程活动、课程内容等进行变革创新,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获得相应的收获,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美术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美术教育独特的价值,使学校美术教育学科真正成为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学科。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方法
作为增强学生智力并发挥潜能的有效途径,美术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校也越来越重视美术课程的开发。大多数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也表现的越来越明显,但是传统的授课方式只是让学生机械的参照物体进行绘画,这导致学生缺乏深入的探索意识和能力,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兴趣并影响了美术教育质量。因此,美术老师需要专注于教学方式创新以有效地引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一、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较少,她们往往对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或事情有绘画或制作的兴趣,所以我把一些生活的教材加进我自己的课堂,除了二年级教材中《我们也能画我爱我家》、《欢乐的假日》、《手指印画》、《大家手拉手》,我还加了动物鱼、猫、鸟等,绘画的形式可以变,这样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了。
我会把相关的教学内容制成PPT,给学生观赏,并在里面加进去同龄人的优秀作品供学生观赏,学生们都不由得大叫起来:“太漂亮了”!这是学生们发自内心的感叹,精美的作品震撼着孩子们的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不但感到亲切和易于接受,而且能激起小学生的创作欲望,例如五年级教材《点彩画》、《弯弯的小路》。我在绘画的系列中改变绘画材料,用刮画纸或自己制作一张刮画纸来绘画,这样更能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除了以画的形式还可以添加其他形式的手工制作,增加学生的兴趣。学生很喜欢,美术教材丰富多彩的内容,充分体现课改的精神,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要通过游戏环节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偏小,对游戏的需求度较高,学生通过游戏不仅能够提升其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促使学生与课堂活动融为一体。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学会通过游戏环节的设计,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模仿力强的特点,教师有效组织相应的游戏活动,对学生来讲则会收获较多。如:在学习《瓶子变变变》这一课程时,可以废旧材料制作成独特的艺术品由学生先來欣赏,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讨论并讲述自己的讨论结果;其次,分解示范,让学生明白这些独特的艺术品即为生活的废弃原料,从而深刻体会到,每件看似不起眼的东西都可以变废为宝;最后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活中“变废为宝”的课堂游戏中,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学到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那种单一、枯燥的美术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学生。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应该重视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进而借助多媒体来进行美术教学,把美术教材中的文字、图画,通过鲜明的视觉、听觉,形象直观地把知识展观在学生面前,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注重审美能力培养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增强审美能力来积极创造美感。美术课以培养美学为重要目标。当教师想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时,他们可以适当的加入美学观念,并使美术课像参观美术品一样。生活的美是普遍的,美术教育贯穿于生活。因此,我们的美术教育老师应指导学生探索美术资源和美的可能性,以认识人性和生命之美。例如,让学生自己体验自然之美和建筑物的美,鼓励学生自己进行设计。当学生意识到生活的美丽,对学习美术和从事美术活动感兴趣时,才能在学习中找到灵感。因此,在美术课上,需要专注于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可以自愿而有力地学习并体验美学,直到他们融入学习之中,提高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和灵活性。例如,在“摸一摸,画一画”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感受自然的结构,体验自然的奇观和美丽。进而帮助学生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又例如,在画出你的想象主题课程中,让学生先自己观看绘画范例,然后研究和讨论该作品的形成效果,认真感受绘画内容。最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达出学生内心真实、大胆的想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将生活美与想象美进行有效结合。
五、激发兴趣于及时批改、精讲细评
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学习能力的充分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劳动成果。老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及时,要做到全改全批,不能日积月累,否则不但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反而会打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在学生做作业过程中,鼓励学生一次画成,尽量不修改、不中途换纸。另外好的作业在讲评中指出好在哪里,哪儿值得我们学习,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成绩;不足之处在哪里,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今后应该怎样努力……从作业中调动学生积极性。另外让学生们互相学习,相互借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就必须学会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为此,小学美术教师要不断挖掘不同年龄段、不同阶段的小学生的特质,将课程环节、课程活动、课程内容等进行变革创新,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获得相应的收获,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美术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美术教育独特的价值,使学校美术教育学科真正成为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