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安 然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同兴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与小学相比,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更加抽象,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与理解能力,特将微课这一形式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理解和吸收。微课的应用有助于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提高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为教师教学提供助力,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发展。
一、微课的含义与特点
从字面来理解,微课就是一种微型的课程。微课依托于信息技术手段,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基础,将课程内容以数字化、碎片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其主要特点在于短小精悍且具有针对性。微课的主要形式是教师录制的知识讲解视频,该视频以学生当下的知识认知能力为基础,针对性地选择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突出教学重难点,使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丰富了教学资源。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最长也不会超过10分钟,学生对微课的使用是一种学习个性化的体现,学生可以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有助于教学重难点清晰而直观地呈现出来,同时在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等方面也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学生自主观看微课教学视频的过程,也是在潜移默化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过程,这一过程也为学生构建了数学知识探索的思维空间。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的优势
(一)利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不仅要理解、记忆大量的几何知识去进行具体的计算与判别,还要去记忆大量的公式去解决具体问题,这些抽象复杂的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难点。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些知识,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让学习去选择、应用。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讲解+板书的形式,教师是课程中的绝对权威,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长此以往,学生的思考能力就会下降,对于数学问题很难做到举一反三,从而使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与学习进展受到影响。在信息化发展日益深入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学习都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与变革,如果在教育教学领域中能够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将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巨大的推动。微课作为信息化的产物,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教学内容的知识点,从而节约出充足的课堂时间供教师进行重点内容讲解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答疑解惑,或者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的使用效率。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能帮助学生充分应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保证充足的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二)微课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只能坐在学校教室听老师讲课来获取知识,学生一旦在课堂中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导致错过老师讲解的知识点,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就必然会导致学生难以顺利开展下一阶段的学习。而在教学中应用微课,就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更加灵活。教师在制作完成微课后,只需将其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只需通过电子设备登录学习平台便可以观看学习视频,自主完成对知识点的学习与巩固。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后的效果
(一)增强了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少年叛逆期,经常会有学生出现由于贪玩而无心学习的情况,甚至有的学生出现严重的厌学倾向。针对这一现状,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微课引入数学课堂便是一项有力的举措。通过微课教学,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教学取代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以自己作为主体的课堂。在微课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在面对问题时,学生学会了主动去思考、解决问题,这些能力正是初中生需要具备的。在微课教学的实践中,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微课内容的设置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息息相关,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而且微课的内容也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做出适时调整。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微课向学生展示课本知识,是将知识加工变得趣味化的过程,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乐趣中,学生变得乐意去学习,教师的教也变得更加顺畅,教师有了更多的精力去专注于学生的学科教学。因此,微课教学的效果可谓一举多得。
(二)强化了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
面对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很多中学生并未拥有成熟的逻辑思维及较高的理解能力去消化,因此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育。但是,即使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也难以确保让每位学生在其引导下学懂抽象的数学概念知识。基于此,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运而生。微课的短小精悍的特点,使得微课成为强化重难点知识的有效手段。通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培养起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理解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将大有裨益,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三)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效率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节课长达几十分钟,在这几十分钟中学生总有某些阶段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出现“断片”。而微课形式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学生可以自主观看微课教学视频,通过视频中的声音、图像等加深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微课还可以保存教学内容,学生或教师在课后可以随时观看,这为学生在课后复习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也为学生的深入学习挤出了更多时间。
综上所述,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产物,微课以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利用微课可以帮助学生弥补课堂学习中的不足与漏洞,也可以在考试前对一些自己掌握不牢固的知识进行有选择学习,以反复学习的方式逐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当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还不够深入,微课的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未来我们要不断加强对微课教学的优势挖掘,提升其应用效果。
一、微课的含义与特点
从字面来理解,微课就是一种微型的课程。微课依托于信息技术手段,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基础,将课程内容以数字化、碎片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其主要特点在于短小精悍且具有针对性。微课的主要形式是教师录制的知识讲解视频,该视频以学生当下的知识认知能力为基础,针对性地选择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突出教学重难点,使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丰富了教学资源。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最长也不会超过10分钟,学生对微课的使用是一种学习个性化的体现,学生可以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有助于教学重难点清晰而直观地呈现出来,同时在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等方面也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学生自主观看微课教学视频的过程,也是在潜移默化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过程,这一过程也为学生构建了数学知识探索的思维空间。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的优势
(一)利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不仅要理解、记忆大量的几何知识去进行具体的计算与判别,还要去记忆大量的公式去解决具体问题,这些抽象复杂的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难点。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些知识,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让学习去选择、应用。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讲解+板书的形式,教师是课程中的绝对权威,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长此以往,学生的思考能力就会下降,对于数学问题很难做到举一反三,从而使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与学习进展受到影响。在信息化发展日益深入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学习都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与变革,如果在教育教学领域中能够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将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巨大的推动。微课作为信息化的产物,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教学内容的知识点,从而节约出充足的课堂时间供教师进行重点内容讲解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答疑解惑,或者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的使用效率。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能帮助学生充分应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保证充足的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二)微课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只能坐在学校教室听老师讲课来获取知识,学生一旦在课堂中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导致错过老师讲解的知识点,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就必然会导致学生难以顺利开展下一阶段的学习。而在教学中应用微课,就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更加灵活。教师在制作完成微课后,只需将其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只需通过电子设备登录学习平台便可以观看学习视频,自主完成对知识点的学习与巩固。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后的效果
(一)增强了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少年叛逆期,经常会有学生出现由于贪玩而无心学习的情况,甚至有的学生出现严重的厌学倾向。针对这一现状,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微课引入数学课堂便是一项有力的举措。通过微课教学,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教学取代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以自己作为主体的课堂。在微课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在面对问题时,学生学会了主动去思考、解决问题,这些能力正是初中生需要具备的。在微课教学的实践中,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微课内容的设置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息息相关,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而且微课的内容也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做出适时调整。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微课向学生展示课本知识,是将知识加工变得趣味化的过程,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乐趣中,学生变得乐意去学习,教师的教也变得更加顺畅,教师有了更多的精力去专注于学生的学科教学。因此,微课教学的效果可谓一举多得。
(二)强化了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
面对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很多中学生并未拥有成熟的逻辑思维及较高的理解能力去消化,因此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育。但是,即使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也难以确保让每位学生在其引导下学懂抽象的数学概念知识。基于此,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运而生。微课的短小精悍的特点,使得微课成为强化重难点知识的有效手段。通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培养起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理解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将大有裨益,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三)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效率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节课长达几十分钟,在这几十分钟中学生总有某些阶段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出现“断片”。而微课形式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学生可以自主观看微课教学视频,通过视频中的声音、图像等加深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微课还可以保存教学内容,学生或教师在课后可以随时观看,这为学生在课后复习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也为学生的深入学习挤出了更多时间。
综上所述,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产物,微课以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利用微课可以帮助学生弥补课堂学习中的不足与漏洞,也可以在考试前对一些自己掌握不牢固的知识进行有选择学习,以反复学习的方式逐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当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还不够深入,微课的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未来我们要不断加强对微课教学的优势挖掘,提升其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