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从大飞机三兄弟看中国近十年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
【作者】 李亚轩
【机构】 中国民航大学中欧学院2019级研究生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大飞机一般是指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大型运输机和民用大型运输机,我国把150座以上的客机称为大型客机。大型运输机运-20、全球在研最大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和大型客机C919被亲切的称为我国大飞机“三兄弟”,也称“三剑客”。
2013,1.26,运20,首飞成功;“鲲龙”AG600,2016.7月下线。2017.12,。24日陆上首飞。2018年10月20日,“鲲龙”AG600水上首飞验证成功;C919,2015.11.2下线。2017.5.5上海成功首飞。2017.11月10日,从上海飞往西安,进行适航训练。
1、运-20
运-20(中国编号:Y-20,代号:鲲鹏,英文:Xian Y-20),是中国研究制造的新一代军用大型运输机,于2013年1月26日首飞成功。
运-20飞机研发参考俄罗斯伊尔-76的气动外形和结构设计,融合美国C-17的部分特点。运-20采用常规布局,悬臂式上单翼、前缘后掠、无翼梢小翼,拥有高延伸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运-20作为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
2017年11月10日,运20从上海飞往西安。空军发言人表示,歼-20 、运-20列装部队后,已经开展编队训练,将在2021年正式运用于航空。
2、“鲲龙-600”
“鲲龙-600”(AG600):是中国大飞机三剑客之一,是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是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陆两用飞机,2016年7月23日总装下线.
2018年10月20日,湖北荆门的漳河水上机场,一架大小与波音737相差无几、底部设计如船的“鲲龙”AG600,从机场陆上跑道开始滑行,随即入水,划开深蓝色的水面后,迅速加速并昂起机头,从水面踏浪而起,直插云霄。随后,再下降至水面并轻盈入水,完成贴水滑行并回归陆上跑道。“鲲龙”AG600成功实现水上首飞起降,是其研制过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2020年7月26日,“鲲龙-600”在山东青岛附近海域,成功实现海上首飞。
2021年3月4日,“鲲龙-600”完成灭火任务系统首次科研试飞,全面进入投水功能验证阶段。8月22日,AG600试飞保障团队安全抵达漳河机场,将在漳河水库水面进行试飞试验。
作为“三兄弟”之一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是继运-20实现交付列装、C919实现首飞之后,国产大飞机领域取得的又一个重大突破,填补了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研制空白。以最大53.5吨起飞重量,成为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并成功陆续完成陆上和水上首飞,被誉为中国新一代特种航空产品代表作。
“鲲”AG600采用了单船身、悬臂上单翼布局型式;选装四台WJ-6发动机,采用前三点可收放式起落架,可在陆地和水面完成起降。它是一艘会飞的船。“鲲龙”有翼,速度得以大大提升,飞行速度是救捞船舶的十倍以上;它又是一架会游泳的飞机,拥有高抗浪船体设计,除了在水面低空搜索外,还可在2米高海浪的复杂气象条件下实施水面救援行动,水上应急救援可以一次性救护50名遇险人员。
20秒内可一次性汲水12吨;在水面停泊实施救援行动……这些优异的性能,使“鲲龙”AG600拥有执行应急救援、森林灭火、海洋巡察等多项特种任务的功能。
“鲲龙”AG600将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加装必要的设备和设施,变身为能实现海洋环境监测、资源探测和客货运输等任务的飞机。
3、 C919
2008年7月3日,全国468名专家齐聚上海,开启中国新一代大型客机C919的圆梦之旅。2014年9月19日,随着第一颗铆钉开铆,C919开始全机总装。2015年11月2日,C919总装下线,即将梦想起航。C919飞机是我国首款完全按照国际先进适航标准研制的单通道大型干线客机,具有我国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最大航程超过5500公里,性能与国际新一代的主流单通道客机相当。
2017年5月5日,由中国商飞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成功首飞。由字母C开头的大飞机首飞成功不仅代表中国拥有了自己的大客机,更意味着世界的天空开启由波音、空客和中国商飞构成的全球民机ABC新格局。
C919,全称COMAC919,COMAC是C919的主制造商中国商飞公司的英文名称简写,“C”既是“COMAC”的第一个字母,也是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第一个字母,体现了大型客机是国家的意志、人民的期望。
C919的成功研制填补了我国在民用大飞机这一领域的空白,并初步形成了研制大型民机的能力和体系,建立了一支全新的人才队伍。
C919长38.9米,翼展35.8米,高度11.95米,基本型布局168座,标准航程为4075公里,最大航程为5555公里。该机有168个座位,与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客机空客A320和波音737-800相当。它的设计是中西方航空设计的一种融合,C919增加了客舱的宽度,比波音和空客机型宽出数英寸。目前,仅有美、英等少数国家能够自主制造大型客机。中国将跻身大型客机自主制造国行列。
中俄合作的宽体客机CR929也正在研制,预计于2025年前后首飞。
后记:
2008年,商飞成立。 2016年,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成立。这家新央企成为中国实施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的责任主体,表明中国自主打造航空“心脏”的决心。 新一代航发人接续发力,铸造“中国心”。
一直以来,中国航空发动机依赖进口,自主研制的型号较少。航空发动机需要在高温、高压、高转速、高载荷等严苛条件下工作,涉及气动热力学、燃烧学等众多基础学科以及工程领域,技术难度大、研制周期长。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航空人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勇于创新,推动中国航空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由航空大国到航空强国的转变仍需攻坚克难。
“中国制造”还是“中国组装”,“心脏病”“神经病”“皮肤病”……这些中国航空人无法回避的问题正在被航空人直面并逐渐治愈中。
航空发动机、航电系统、高端材料等诸多航空核心技术必将获得全力突破。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载梦前行的中国大飞机,向着航空强国翱翔。
(导师:邓甜)
2013,1.26,运20,首飞成功;“鲲龙”AG600,2016.7月下线。2017.12,。24日陆上首飞。2018年10月20日,“鲲龙”AG600水上首飞验证成功;C919,2015.11.2下线。2017.5.5上海成功首飞。2017.11月10日,从上海飞往西安,进行适航训练。
1、运-20
运-20(中国编号:Y-20,代号:鲲鹏,英文:Xian Y-20),是中国研究制造的新一代军用大型运输机,于2013年1月26日首飞成功。
运-20飞机研发参考俄罗斯伊尔-76的气动外形和结构设计,融合美国C-17的部分特点。运-20采用常规布局,悬臂式上单翼、前缘后掠、无翼梢小翼,拥有高延伸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运-20作为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
2017年11月10日,运20从上海飞往西安。空军发言人表示,歼-20 、运-20列装部队后,已经开展编队训练,将在2021年正式运用于航空。
2、“鲲龙-600”
“鲲龙-600”(AG600):是中国大飞机三剑客之一,是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是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陆两用飞机,2016年7月23日总装下线.
2018年10月20日,湖北荆门的漳河水上机场,一架大小与波音737相差无几、底部设计如船的“鲲龙”AG600,从机场陆上跑道开始滑行,随即入水,划开深蓝色的水面后,迅速加速并昂起机头,从水面踏浪而起,直插云霄。随后,再下降至水面并轻盈入水,完成贴水滑行并回归陆上跑道。“鲲龙”AG600成功实现水上首飞起降,是其研制过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2020年7月26日,“鲲龙-600”在山东青岛附近海域,成功实现海上首飞。
2021年3月4日,“鲲龙-600”完成灭火任务系统首次科研试飞,全面进入投水功能验证阶段。8月22日,AG600试飞保障团队安全抵达漳河机场,将在漳河水库水面进行试飞试验。
作为“三兄弟”之一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是继运-20实现交付列装、C919实现首飞之后,国产大飞机领域取得的又一个重大突破,填补了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研制空白。以最大53.5吨起飞重量,成为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并成功陆续完成陆上和水上首飞,被誉为中国新一代特种航空产品代表作。
“鲲”AG600采用了单船身、悬臂上单翼布局型式;选装四台WJ-6发动机,采用前三点可收放式起落架,可在陆地和水面完成起降。它是一艘会飞的船。“鲲龙”有翼,速度得以大大提升,飞行速度是救捞船舶的十倍以上;它又是一架会游泳的飞机,拥有高抗浪船体设计,除了在水面低空搜索外,还可在2米高海浪的复杂气象条件下实施水面救援行动,水上应急救援可以一次性救护50名遇险人员。
20秒内可一次性汲水12吨;在水面停泊实施救援行动……这些优异的性能,使“鲲龙”AG600拥有执行应急救援、森林灭火、海洋巡察等多项特种任务的功能。
“鲲龙”AG600将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加装必要的设备和设施,变身为能实现海洋环境监测、资源探测和客货运输等任务的飞机。
3、 C919
2008年7月3日,全国468名专家齐聚上海,开启中国新一代大型客机C919的圆梦之旅。2014年9月19日,随着第一颗铆钉开铆,C919开始全机总装。2015年11月2日,C919总装下线,即将梦想起航。C919飞机是我国首款完全按照国际先进适航标准研制的单通道大型干线客机,具有我国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最大航程超过5500公里,性能与国际新一代的主流单通道客机相当。
2017年5月5日,由中国商飞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成功首飞。由字母C开头的大飞机首飞成功不仅代表中国拥有了自己的大客机,更意味着世界的天空开启由波音、空客和中国商飞构成的全球民机ABC新格局。
C919,全称COMAC919,COMAC是C919的主制造商中国商飞公司的英文名称简写,“C”既是“COMAC”的第一个字母,也是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第一个字母,体现了大型客机是国家的意志、人民的期望。
C919的成功研制填补了我国在民用大飞机这一领域的空白,并初步形成了研制大型民机的能力和体系,建立了一支全新的人才队伍。
C919长38.9米,翼展35.8米,高度11.95米,基本型布局168座,标准航程为4075公里,最大航程为5555公里。该机有168个座位,与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客机空客A320和波音737-800相当。它的设计是中西方航空设计的一种融合,C919增加了客舱的宽度,比波音和空客机型宽出数英寸。目前,仅有美、英等少数国家能够自主制造大型客机。中国将跻身大型客机自主制造国行列。
中俄合作的宽体客机CR929也正在研制,预计于2025年前后首飞。
后记:
2008年,商飞成立。 2016年,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成立。这家新央企成为中国实施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的责任主体,表明中国自主打造航空“心脏”的决心。 新一代航发人接续发力,铸造“中国心”。
一直以来,中国航空发动机依赖进口,自主研制的型号较少。航空发动机需要在高温、高压、高转速、高载荷等严苛条件下工作,涉及气动热力学、燃烧学等众多基础学科以及工程领域,技术难度大、研制周期长。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航空人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勇于创新,推动中国航空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由航空大国到航空强国的转变仍需攻坚克难。
“中国制造”还是“中国组装”,“心脏病”“神经病”“皮肤病”……这些中国航空人无法回避的问题正在被航空人直面并逐渐治愈中。
航空发动机、航电系统、高端材料等诸多航空核心技术必将获得全力突破。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载梦前行的中国大飞机,向着航空强国翱翔。
(导师:邓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