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析小学生数学成绩差的原因及成绩提高方法

【作者】 邹文天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牟坪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目前小学中很大比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习吃力,做题困难,考试成绩差的现象普遍存在,也是困扰当前学校教师教学,家长辅导,学生学习的重要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数学经验浅析小学学生数学成绩差的原因及成绩提高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成绩差;愿因;方法
  一、小学学生数学成绩差的原因
  1、小学学生数学成绩差的主观原因
  (1)不主动预习新课内容
  现在教学中教师布置作业通常会有预习这个板块,预习是为了学生能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自学新课的内容,就会对教师要讲的课有了初步的了解,提高听课的质量1。但是很多学生认为只要不是做在练习本上的作业就不算作业,因此学生不会主动预习新授内容,听课时脑子里就不会提前形成不懂的问题,在学习新知识时就不能把问题提出来及时解决,这样就会对老师所讲新授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大打折扣。
  (2)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
  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很大原因在于上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通常表现形式为;上课目的性不明确,不清楚自己应该听什么,时间一长注意力就很难集中;上课状态疲倦,学生经过长时间学习思考或者课间活动运动量大以及不良的作息时间会造成学生容易产生疲劳,上课昏昏欲睡,从而使学生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而往往教师准备一节数学课的教学重难点就只有一两个知识点,很多时候归纳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如果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错过了教师教师讲解的重难点,那么学生就很难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3)课后没有及时复习
  大部分人的初次记忆,只能在脑海中停留1-2天,再次记忆,也只能停留两周左右,所以只有反复的经常性复习,才能把知识牢固的记在脑海中。2人们需要通过不断地复习回忆来刺激记忆,让自己已经学习到的知识点不被轻易遗忘,或者是不会遗忘的太多,从而形成长久记忆,这就是复习需要达到的目标。但是从笔者所教班级来看很多学生认为上课听懂了,作业能够及时完成就是学会了。同时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即使有复习也是根据老师的教学安排进行复习,没有主动积极的自我复习,因此没有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从而错失了很多自主思考的机会,不能高质量的做到“温故而知新”。
  小学学生数学成绩差的客观原因
  (1)教材改编大,学生不易适应
  笔者所教数学教材是西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师版教材特点是对学生的生活和认识水平联系比较密切,教学情境的创设兼顾城市和乡镇学生生活场景,但是这版教材知识编排体系采用螺旋式结构方式,使其知识结构分散、跳跃性大,同时练习题设计针对性不强,会造成学生对知识连贯性掌握形成一定的制约。3尤其经过改编后教材中很多概念书中并不会直接呈现,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后自己进行归纳总结,这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更好激发他们自主学习,归纳探究的能力,但是对基础较弱,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就显得知识点零散,重难点不明确,让学生感觉不知道学的是什么,不便于教师、家长、学生明确教学内容。
  (2)家庭教育的不足
  笔者所在学校的班级留守儿童较多,很多学生父母不在身边都是以年迈的祖辈抚养。很多祖辈教育观念不足,认为教育就是学校老师的事,自己只要照顾孩子吃得饱,穿得暖,不生病就可以了。甚至有些祖辈由于年事已高,教育管理孩子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孩子的教育管理已经处于失控状态。这样对于心智并没有成熟,自控能力较差的小学生而言在家庭教育环节中没有了约束,使孩子在学习中丢失了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目标。不主动学习甚至不学习排斥学习,自认而然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不理想。
  二、小学学生数学成绩提高的方法
  (1)教师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魅力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成功而有效率的教学活动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由被动低效的学习变成积极高效的学习。所以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魅力让学生首先喜欢这个老师,之后再努力让学生上我的数学课。比如上课尽量不要用尖酸语言批评学生,对于上课犯错的学生善意提醒,多用鼓励性语言;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及时表扬。平时要善于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及时鼓励表扬,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就感4。
  (2)家长
  首先,孩子放学回家完成作业后还要引导让孩子预习下次课的内容,提前了解即将要学要学习的知识,同时,对于预习时不懂的知识点要做好记号,以便上课老师教学时可以重点听取。在预习时要将重点放在书上写的重点知识点和公式等内容,或者进行专题训练,以便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二,引导孩子自主学习时父母要心平气和,多鼓励和帮助孩子,引导孩子分析自己的不足,和孩子一起找出原因,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另外,家长要引导教孩子整理错题,建立一个错题集最好。建立错题集可以帮助孩子找到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易错点,从而在复习时可以针对训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样通过家长和孩子在学习上的互动可以带动孩子树立起良好学习的习惯,促进孩子学习的良好发展。
  (3)学生
  首先要做好课前预习,要让自己对所学知识,产生好奇心。第二,在课堂中要保持专注力,跟着老师思维学习,尤其要注意老师讲解时的数学思想,培养思考与老师同步性。带动自己感官的兴奋性,提高自己在课堂中第思维活跃度。第三,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5。如坚持预习、复习;工整的书写;做题时不急不慌;认真审题等。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自己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感到有序而轻松,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动力。第四,要在数学学习过程的不同环境中有意识培养自己逻辑推理、抽象思维、计算、空间想象和分析解决问题五大数学能力6。
  参考文献:
  [1]李小峰拔尖人才工作室,《我尝到了语文预习的甜处》[j],新浪博客,2016
  [2]江帆,《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期末自测题》 [j], 《读写算:小学低年级》,2013
  [3]李小元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西施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与其他版本教科书的对比研究》[j],新浪博客,2015
  [4]黄婷,《“自主、合作、探究”体育学习方式的现状及应用策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张玉兵,《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硕博学位论文》,2009
  [6]佚名,《初中数学经典题型》,人人文库网,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