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提高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

【作者】 王忠伟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金沙江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对提高学生简算能力的教学策略的认识
  (1)口算是基础。
  口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凭借思维和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一种计算方式。它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简便运算实际上是建立在口算的基础之上的,事实上,简便运算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复杂的计算转换成简单的口算。因此,口算能力的好坏,是决定简便运算结果正确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
  (2)理解定律性质是前提。
  四年级简便计算的内容,它是立足于“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的基础之上的算法简单化的过程。因此,真正理解“运算定律”“运算性质”在简便计算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思维的灵活性是灵魂。
  简便运算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算式原来的运算顺序,根据运算定律、性质重组运算顺序。因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数字之间的特点以及联系。同时要使学生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同步发展,既能正向也能逆向应用运算定律。
  (4)多样化的练习是保障
  多样化的练习方式,既可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避免单一枯燥,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运算定律、性质进行巩固,达到对知识的真正掌握。
  (5)优化算理算法是关键
  平时要多鼓励学生对一道题多角度、多方位的探索,寻找最优化的简便算法,对提出不同见解的学生应给予肯定,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促使运算能力的提高。
  二、操作性成果
  1.以口算能力训练为突破口,加强口算训练。
  坚持做到“节节有口算,天天练口算”。每天中可以安排3—5分钟的口算训练,使口算成为学生每天的必修课,养成天天算的好习惯。教师要适当教给学生口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一些和、差、商等知识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那么哪些口算知识需要掌握呢?在四年级,100以内的加、减口算是必须掌握;凑成整100数的加减法口算必须掌握。另外一些特殊的乘法算式也必须掌握,如25×4=100、25×8=200、125×8=1000等。
  2.明晰简便算理,掌握简便算法,实现有效计算。
  简便计算的计算顺序往往不同于四则混合运算,这就要求孩子们充分明晰算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通过学习,将算理烂熟于心。可以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可以采用生动直观的演示、还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明白算理。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与交流,感受不同策略的特点,领悟不同方法的优劣,并作出合理的判断和正确评价。
  3.依托生活经验理解提炼简便计算方法。
  学生对于简便计算方法的选择大都依赖于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真实想法和最自然化的理解。因此,在简便计算教学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对简便计算的自发需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力求用生活作教学背景,提高学生对于计算问题的亲切感。
  比如:如687-198可以结合买东西时付款来理解算理,如买东西要付198元但零钱不够付了整200元,找回2元,这种付款经验学生理解起来很容易,不需要死记硬背即可准确解题。
  4.让错题成为学生学习简便计算的资源。
  坚持正面引导指导学生改错。把一些计算正确率一直较高的学生的作业本、草稿本、试卷给同学传阅,让他们介绍学习经验,使一些计算正确率低的学生思想上有所震动,使他们改变认为“粗心”是出错主要原因的错误看法,产生想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针对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对症下药,如多问学生一句:“来,检查一下,你这题哪里错了?”要求学生在原题上找出错误,找不出来,就师生一起找;同时我们要求学生将自己的错题记录下来,整理成错题集,以提醒自己和警戒自己。
  对典型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错误,老师专门利用一定时间上错题分析课。比如;学习加法运算定律后,针对这一小节中学生共同错误就可设计一堂错题分析课,对某一知识点中容易出现的错误也可以设计一些错误让学生分析改错。特别是对算理有错,方法不够简便的错误要帮助学生分析清楚,寻找合适的方法来简算。
  5、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爱上简便计算。
  要重视提高练习质量和趣味性,重视练习内容的选择;要注意练习形式多样,精选巧练,避免单一枯燥练习,练习要从基本、针对、变式到拓展练习等多层次进行,难易要有梯度。
  比如:采用竞赛机制,可以采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竞赛,新颖的题型,创设一种计算的情境等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喜欢上计算,让学生从心里接受计算,重视计算。这样对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是会有帮助的。
  三、课题研究的效果
  通过近一年的小课题研究,所获得的研究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1.学生的情感有了新变化。通过课题研究的一系列措施与活动,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简便计算课不再是学生眼中的“简单早餐”,成了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学习的大舞台,学生的计算能力正逐步地得到提高,有的学生正是从计算上找到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简便计算的课堂上,我看到学生精神饱满,热情洋溢,有着一种从容的、自信的东西在闪烁。
  2.学生简便计算能力有了新提高。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学生的简便计算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在2018年春期期末考试中,实验班的数学优生率达到93.2%,居同年级第一名。
  3.教师的观念有了新转变,教学方式有了新发展。通过课题研究,老师学习了诸多经验,深入钻研新课标、新教材,积极探究有效的策略与方法,探索了5条提高四年级学生简便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驾驭简便计算课堂的能力有所提高。
  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好简便运算,不但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速度能得到有效的提高,而且学生对数学定义、定理、定律等也都会融会贯通地应用,培养学生灵活且有创造力的思维。所以我们好好研究学生简便计算能力提升的教学策略,以更好的搞好简便计算教学。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
  [3]小学数学教师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
  [4]杨红梅.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教学的策略分析.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01).
  [5]张国栋.提高小学四年级学生简便计算能力策略的研究
  [6]詹雯.关于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的策略谈作者: 
  [7]张爱玲.对简便计算教学的再思考.基础教育课程,2008(01).
  [8]网络论文:浅谈四年级简便运算常见错误的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