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作者】 邓 荣

【机构】 四川省屏山县学苑街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布置创意的语文作业和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是两个有效的教学手段。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兴趣、特长等特点,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为目标,由浅入深,设计开放性作业,把学生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融入学校、家庭、社会广阔的田地中去锻炼、去实践,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语言实践运用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兴趣
  新课程实验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我认为,新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灵活新颖,激发兴趣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长此以往,对语文学习的厌倦就在所难免,语文教学当然就难以逃脱费时低效的窘境。教育心理学表明,单调乏味的学习活动容易产生疲劳,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当然,只要学生有了兴趣,无需老师多讲,他们也会自觉地认真完成作业。要让学生有兴趣,教师设计的作业题就应讲究趣味性,以生动、形象的形式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时, 寓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于趣味性的练习之中。“ 同学们, 明天我们将进行本单元的词语听写。” 一进教室, 我便给孩子们指明一个努力的方向。“ 哎! 又得抄写一整个单元的词语了! ” 平时一些被我赞许有思想、 有主见的家伙在不该出口时竟展示了自己的优势。“ 谁能想个好方法给大家布置今天的作业, 让大家在明天的听写测试中能顺利过关? ” 这些家伙, 亏我平时还不少疼爱,我决定给他们出难题, 让他们知难而退。“ 好, 我先说。您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读顺一篇课文不能平均用力, 而应该把论文格式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吗? 我们也可以把容易写错的词语多写几次, 会写的就不写呀! ” 奥数天才叶某某振振有词。“ 好, 不错。还有更好的主意吗? 谁的点子实用、 创意, 最受欢迎, 谁就可以成为本单元为大家报听写的小老师。” 我微微点头, 表示肯定, 又以期待的眼神寻求更多金点子。“ 要不, 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疑难从本单元的词语中选择三分之一, 出一份词语训练测试卷吧! ” 学习委员林某某若有所思地组织着自己想要表达的语言。“ 好主意。不过每一张测试卷得附上参考答案! ” 我别有用意地补充。“ 好, 我们一定不会上交出差错的标准卷。” 好多学生跃跃欲试。……难以想象, 同样是词语的抄写, 甚至增加了操作的难度—— —看词语写拼音,孩子们却个个兴趣盎然。实践证明, 学生们自己出卷检测的作业上交率是百分之百的。尽管卷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些许音节上的错误, 但只要我这个审查官认真把握好审卷反馈的工作, 就可以提高学生们在拼音拼写与词语积累这两方面的能力。如此机械地抄写词语的作业也能因形式的变化取得如此良好的效应, 不难相信, 只要我们多花点心思于作业的设计上, 学生们定能变“ 被动” 为“ 主动” ,变“ 苦学” 为“ 乐学” 。
  二、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要形式多样化
  作业的形式有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为学生设计作业之时不能仅局限在那常用的一两种形式之内,而应当采取多样化的形式进行作业设计,从而增加学生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针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些名家名篇而设计读写结合形式的作业,让学生在课下自主阅读课文作家的其他名篇,并了解其的生平事迹,同时写一篇阅读感受,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知识以及锻炼学生的总结和写作能力。又如,教师可以针对个别故事性很强的课文而设计情景创造式的作业,先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然后诱导和驱动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再如,教师可以针对一些涉及到其他方面知识如天文、地理、历史、科技、绘画、音乐等的课文而设计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工具来了解课文内容,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涉猎面。
  三、分清作业层次,提高学习效率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身心发展,如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学习习惯等,由于受到先天条件,后天因素的诸多影响存在差异。同样的作业,有的学生十几分钟就能完成,有的学生则要化上半小时甚至一小时。因此,作业设计要考虑分层,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属于自己的“果子“,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学生学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篇童话故事后,就可以设计这样的3个作业供学生选择:1.背诵课文。2.表演这个故事。3.根据课文内容,续编一个小故事。第一题一般适合后进生,第二题一般适合中等生,第三题一般适合优秀生。当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了适当难度的题目后,完成作业就不再有困难,即使有困难,只要努力一下也能较快完成。学生在作业中体会到了乐趣,有了完成作业的动力,当然会向更高的层次挑战,我想在这类作业中每一个学生都会有“发展”。
  四、让语文作业更添味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如果我们的作业设计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又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学生一定会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我们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学习潜能,学生唯有把自己所有的感觉情绪和智慧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才能发挥其学习潜能。 
  我想,如能改变作业单一“写”的模式,让作业形式变得丰富多样,一定程度上能增强趣味性。在实践中,我们可以让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并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制作、游戏等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如,学习生字时,我不是让学生去写多少遍,而是让他们各自想办法怎样去记忆生字。在学生的眼中,生字是一个个音形相加的、充满趣味的“故事”。课后我会和学生们一起将记忆生字的语句整理成一句句小儿歌:一人拿钥匙就是“足”;太阳唱歌,唱唱唱。两把梯子就成“非”,它像铁轨,又像椅;一根小棒串起一串糖葫芦;二小在西边放风筝,风筝飘呀飘得高……学生在有趣的儿歌中既巩固了生字,又陶冶了情操。他们积极地投入编儿歌的活动中,变枯燥的识字为生动有趣的自主创编活动;在学习了优美的写景类文章或有意境的古诗后,可以布置学生用笔画出自己头脑中感受到的画面;在学习了一些可以用来吟唱的文章后,让学生学着唱一唱;在学习了可以转化为表演的课文后,让学生自己改编成课本剧演一演等等。让我们改变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作业活动中动手、动脑,让学生喜欢作业,爱上作业,更让孩子在作业中发展与创新。 
  新型小学语文作业的实施,变教师布置为学生自主选择,变机械重复为灵活多变,变单一的知识学习为综合训练,变个体操练为集体交流,激发了学生作业的热情,给予了学生成功的体验,把作业延伸到了学生的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