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巧用多媒体,让初中物理课堂更精彩

【作者】 张琼英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柳嘉镇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巧借媒体创情境,激发学习物理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会积极地调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去求知和探索,教学才会取得好的效果。而理科传统的定义、公式、例题的讲解方式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持久地保持注意力。教学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八年级物理讲解《运动的快慢》时有这样一道例题: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纪录,成绩是12.91s。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教师在黑板上抄写例题,找出相关的物理量,列出公式求解。学生学起来感觉十分的枯燥,效率十分低下。而我在讲这道例题时,并没有直接给出题目,而是利用多媒体播放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110m栏夺冠的录像资料,学生被紧张激烈的比赛所吸引,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画面,比赛结果一出学生更是一片欢呼。这时适时地提出问题:刘翔为什么被称为“翔飞人”?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因为刘翔跑得快。接着问:刘翔到底有多快?学生纷纷拿起笔进行计算。由于改变了问题的呈现方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完成了对速度公式的理解运用,同时,还使学生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体会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很好地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再比如:讲解光源时,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幽深的海底世界中的水母、灯笼鱼、斧头鱼,宁静夜晚草丛中飞舞的萤火虫等图片,使学生在领略自然的美好与和谐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对什么是光源有了认识。
  二、通过多媒体技术,增强物理实验效果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作为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到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利用情况。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实验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个时候,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改善空间、时间等客观条件,实现物理实验的模拟演示,将实验中可能遇到的情况仔细播放。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各种实验,尤其是一些直接观察不到的现象,如电流、磁场等,以及不能够在实验室完成的实验,如闪电、海市蜃楼等。例如,“光的直线传播”一节中,日食和月食形成原因的实验演示,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难遇到,不会亲身经历。教具演示的话由于受到光线的干扰,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通过多媒体演示,则能够真实反映形成原因,加深学生印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有效提高复习效率
  利用多媒体的超文本方式呈现所要复习的内容,可以实现对复习内容最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使不同章节的相关内容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脉络和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一些重要的实验过程,对一部分好学生而言可以唤起他们的记忆,达到进一步巩固加深的目的;对学习较差的学生来说,又是再一次的学习过程,能够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起到弥补以前学习不足的作用。利用多媒体呈现习题,可以节省大量教师在黑板上抄题的时间、,增加课堂的容量,并且对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当堂反馈、从而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这些优势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替代的。
  四、使用多媒体技术,深刻有效的反思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们学习及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热情都很高,然而多媒体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因此应用要适时恰当、科学合理,以免弄巧成拙。多媒体技术确实很强大,不过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如其在演示实验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却不能够取代实验操作。学生只有通过自己亲手实践,才能够在不断的拨索过程中有所发现。也只有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才能够真正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合理使用多媒体、而不能依赖多媒体。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多提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相信在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完善下,物理教学会越来越成熟,教学反馈会越来越好,学生的综合水平也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