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作者】 谭 英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宋家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古诗词的语言以及所描绘的内容与现代生活相差很远,使得不少学生难以理解古诗词,甚至对古诗词产生畏惧心理。如何改变学生的畏惧心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习古诗呢?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熟读;背诵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古人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优秀的诗篇,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很多优秀诗篇。这些诗篇虽篇幅短少,但包含着丰富的情感,语言高度凝练,意境深远。而且,古诗词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感,影响学生人格的塑造。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古诗词教学。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再加上积累的语言知识少,所以在理解古诗词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很多学生都对古诗词学习有畏难情绪。针对学生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受到古诗词的熏陶,从而塑造良好的人格。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该如何进行古诗词教学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现对此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重视教材的运用,在教材基础上进行能力培养
  课本是教学的基础,课本的编写是经大量专家潜心研究共同讨论而成,具有极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虽然考试中关于古诗词的试题是学生没有学过的古诗,但它一定是在课本的基础上高于课本的古诗词,因此老师应该重点对课本所挑选的古诗进行详细讲解和分析,让学生在学习课本古诗词过程中掌握古诗词的赏析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古诗词鉴赏能力。课本中古诗词的挑选考虑到学生的年纪、认知能力和心理因素,在学习过程中不会让学生觉得困难乏味,这样也在很大程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赠汪伦》一诗时,教师可以充分讲解绝句的基本格式和基本赏析方法,再就诗篇内容框架进行重点分析,最后让学生搜集李白的一些其他诗歌,就李白的整体诗歌风格作分析。让学生在课本的基础上对古诗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二、采用朗读方式感受古诗词的文字美
  小学语文古诗词中,存在较多附有美感的句子,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着重画出具有美感的句子,让学生以吟诵的方式进行重点朗读,例如唐代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此两句诗,以字面的意思即可大致的了解,作者并没有采取复杂的表达方式,学生在有感情朗读时,即可体会诗句字里行间传递的美,树木茂密的山间在经过一场新雨洗礼后更加幽静,夜幕降临,秋风袭来,带来阵阵凉意,此时皎洁的月光透过树木间的空隙,照在清澈的小河上,只见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的流淌,刻画了秋雨过后山间的晚景。又如,唐代胡令能的《小儿垂钓》,整首诗的文字都是极美的,学生可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文字间描绘出一个稚嫩的孩童在水边垂钓,显示出孩童的天真和童趣,因为害怕鱼儿受到过路人的惊吓,以致赶忙摇手回绝路人的询问,让学生在文字中感受孩童的天性,通过蓬头稚子、侧坐、遥招手等等感受作者文字的美感。
  三、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加深学生的理解
  古诗词的结构是非常严谨的,短短几十个字却能表达出那么多内容以及内涵,它运用了精炼的语言,生动的意境,营造出深刻的氛围,只要加以想象,就能让学生进行遐想进入到作者所描绘的诗意环境中。所以在小学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想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学的基础来丰富自己的想象。比如在学习《游园不值》这一首写景的古诗,当教师把这首古诗字词讲解清楚以后,教师就要开始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指导了。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诗中从侧面为我们描写了一幅美丽春天的景象。其中“小扣柴扉久不开”这句的意思是用手敲柴门,敲了很久都没开,这就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敲了那么久的门都没有开呢?这时候学生就会开始探索自己的答案,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是因为没在家呢?还是在家里没有听见呢?这样一来学生在脑子里就会展开想象了。之后“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的意思是墙上有一支红杏探出来,这又是描写了一种什么景象呢?园子里又有什么景象呢?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置,把学生的思维开散来,加深他们的理解。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还可以在和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从而对他们的写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表情达意,写作提升
  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写话是学生个性化思维的集中体现,是对古诗的情景和意境的个性化解读。通过写话既提升了学生思维的层次,又加深了理解和感悟,同时也是与文本的再一次对话,拓展了思维的空间,凸显了思维的个性,通过特别的设计来实现用“我手写我心”,来表情达意,倾吐心声。写作的设计不仅是诗中情景的再现,诗中情感的表达,还可以拓展到诗外,进行时空的延续。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可以设计这样的写作片段:伫立凝望,一片孤帆随着一江春水渐渐远去,愈来愈远,最后变成一个小黑点化入这茫茫的水天之间,“我”的心潮久久不能平静……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想象送别友人之后诗人那一份依恋不舍的离愁别绪。在融入诗境下的创作必将闪现着诗意,充满着灵性,涌动着激情。
  五、课外延伸,引导学生巩固学习效果
  教科书只是个凭借,里面收录的古诗文也是有限的。教师如果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把握古诗文的文化内涵,就要注重课外扩展,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多收集、多交流。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要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搜索等方式将古诗文学习的相关资料准备充分,以便对古诗文的作者、时代背景及创作背景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2.多运用。古诗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走进传统文化的殿堂,探访古人的文化情怀,与诗人的情感对话,还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及情感表达能力。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多开展班会、晨会、诗歌朗诵比赛等。例如:春天来了,教师可以组织一次以“感悟春天”为主题的赛诗会,让学生挑选与春天有关的优美诗句,有感情地朗读。这样学生可以在欣赏春天美好时光的同时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总之,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文化知识水平,发挥主导作用,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让古诗文课堂更有魅力,让古诗文这颗传统文化中的明星更璀璨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