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书写习惯的养成
【作者】 李淑惠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育才路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书写规范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让学生掌握写字技能。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书写习惯;写字技能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从一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要想提高低年级写字水平,在平时教学上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儿童习字的有利环境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举行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良好写字习惯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请家长在家严格监督学生作业的质量及写字姿势。要求家长积极配合教师,对学生每一次的家庭作业都能认真检查。教师也要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在书写方面的优缺点情况以及下一个阶段的目标,在较短时间内与大多数家长取得一致性联系。其次,可以利用家长学校举办一些关于写字方面的讲座,组织家长听写字课,请家长参观学生写字作业和习作展览,进一步提高对写字教学的认识。只有实现学校、社会、家庭三方的协调统一、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使每位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培养学生浓厚的写字兴趣
写字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练出来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练习。要让生性好动的孩子喜欢写字,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重视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凡是他们喜爱的,学习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效果也较好。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兴趣的培养:
1、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励
孩子们爱听故事,我就经常为学生讲一些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汉字的来历、汉字的发展等故事;同时,我还让同学们寻找身边的人的勤学苦练的故事,然后相互交流,通过生动的故事,孩子们明白了写好字的道理,也学到了知识,从而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
2、形式多样的竞赛激励
我在班上,经常利用课堂和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写字竞赛活动。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练字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集体意识也得到加强。
3、定期开展展览
在班上,我还定期举办作业展览活动,将字写得好的学生作业放进学习园地中,既让写字优秀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也让其他学生有学习的楷模,从而整体提高他们对写字的兴趣,班级里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写字氛围。
三、培养学生写好规范字的习惯
俗话说,无规矩难成方圆。写字的学习同样离不开这条基本原则。如果把一个汉字看成是组装精细的“机器”,那么,八个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折、提、钩)就是组成“机器”不可或缺的“部件”。“部件”是否精确,直接关系到“机器”能否正常运转。所以,在书写生字时,对基本笔画、笔画的变化及汉字部首的正确规范的教学是重中之重。我以《铅笔楷书》为模板。在课堂上,我结合范本的“看一看”“讲一讲”“临摹练写”与学生共同学习。在写字教学中,我发现大多学生常常不读贴,或者说是不会读帖,只对字帖稍作浏览,就急于下笔,以至顾此失彼,徒劳无功。针对以上情况,我首先引导在写前先对字帖静心观察,找准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引导学生注意笔画的粗细长短变化,对范本的字形成清晰的印象,力求做到“成字在胸”,让学生先学会养认真读帖的习惯。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和收获,接着进一步地引导学生临摹描写笔画及间架结构等。逐步引导学生学习书写时的“起、行、收”以及运笔时的轻重缓急。之后学生开始练写,此时我进行巡视,这一过程中肯定书写正确规范的学生。对于书写不规范的字,就让学生再次观察练习,直到笔笔到位,个个像样。有了这一模板引路,练习的时间久了,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就能学以致用,逐步写成规范的正楷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凡事都得讲究循序渐进。只有从每一个笔画、部件练起,持之以恒,学生才能真正地练写一手规范字。
四、培养学生勤学苦练的习惯
古往今来,闻名于世的书法家无一不勤学苦练。我的做法是讲故事。爱听故事是小孩的天性,自古至今有许多书法家或书法爱好者练字的轶事趣闻。如教材中的《怀素写字》和《她得的红圈圈最多》就是很好的故事范本,借此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再如,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了洗笔方便,索性就到庭院的池塘边去写,天长日久,那水塘里的水就变成黑的了,成了后人传为美谈的“墨池”。我在写字课中重点地讲述书法家勤学苦练书法的事迹。这样,既教育学生学习他们勤学苦练的精神,又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与自己的惰性做斗争。
五、与家长搭建积极配合、齐抓共管的桥梁
要养成一个好的写字习惯是非常不容易的,学生的习惯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良好的写字习惯不能靠几节写字课。我们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要求学生写字课内与课外一个样,校内和校外一个样。这就需要家长积极配合,与老师通力协作,齐抓共管。
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写字姿势,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使学生终身受益。只要教师明确写字教学的重要性,完善教学技能,和家长齐心协力,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并坚持不懈,就一定能让每个学生的书写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书写习惯;写字技能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从一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要想提高低年级写字水平,在平时教学上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儿童习字的有利环境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举行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良好写字习惯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请家长在家严格监督学生作业的质量及写字姿势。要求家长积极配合教师,对学生每一次的家庭作业都能认真检查。教师也要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在书写方面的优缺点情况以及下一个阶段的目标,在较短时间内与大多数家长取得一致性联系。其次,可以利用家长学校举办一些关于写字方面的讲座,组织家长听写字课,请家长参观学生写字作业和习作展览,进一步提高对写字教学的认识。只有实现学校、社会、家庭三方的协调统一、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使每位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培养学生浓厚的写字兴趣
写字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练出来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练习。要让生性好动的孩子喜欢写字,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重视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凡是他们喜爱的,学习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效果也较好。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兴趣的培养:
1、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励
孩子们爱听故事,我就经常为学生讲一些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汉字的来历、汉字的发展等故事;同时,我还让同学们寻找身边的人的勤学苦练的故事,然后相互交流,通过生动的故事,孩子们明白了写好字的道理,也学到了知识,从而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
2、形式多样的竞赛激励
我在班上,经常利用课堂和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写字竞赛活动。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练字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集体意识也得到加强。
3、定期开展展览
在班上,我还定期举办作业展览活动,将字写得好的学生作业放进学习园地中,既让写字优秀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也让其他学生有学习的楷模,从而整体提高他们对写字的兴趣,班级里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写字氛围。
三、培养学生写好规范字的习惯
俗话说,无规矩难成方圆。写字的学习同样离不开这条基本原则。如果把一个汉字看成是组装精细的“机器”,那么,八个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折、提、钩)就是组成“机器”不可或缺的“部件”。“部件”是否精确,直接关系到“机器”能否正常运转。所以,在书写生字时,对基本笔画、笔画的变化及汉字部首的正确规范的教学是重中之重。我以《铅笔楷书》为模板。在课堂上,我结合范本的“看一看”“讲一讲”“临摹练写”与学生共同学习。在写字教学中,我发现大多学生常常不读贴,或者说是不会读帖,只对字帖稍作浏览,就急于下笔,以至顾此失彼,徒劳无功。针对以上情况,我首先引导在写前先对字帖静心观察,找准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引导学生注意笔画的粗细长短变化,对范本的字形成清晰的印象,力求做到“成字在胸”,让学生先学会养认真读帖的习惯。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和收获,接着进一步地引导学生临摹描写笔画及间架结构等。逐步引导学生学习书写时的“起、行、收”以及运笔时的轻重缓急。之后学生开始练写,此时我进行巡视,这一过程中肯定书写正确规范的学生。对于书写不规范的字,就让学生再次观察练习,直到笔笔到位,个个像样。有了这一模板引路,练习的时间久了,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就能学以致用,逐步写成规范的正楷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凡事都得讲究循序渐进。只有从每一个笔画、部件练起,持之以恒,学生才能真正地练写一手规范字。
四、培养学生勤学苦练的习惯
古往今来,闻名于世的书法家无一不勤学苦练。我的做法是讲故事。爱听故事是小孩的天性,自古至今有许多书法家或书法爱好者练字的轶事趣闻。如教材中的《怀素写字》和《她得的红圈圈最多》就是很好的故事范本,借此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再如,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了洗笔方便,索性就到庭院的池塘边去写,天长日久,那水塘里的水就变成黑的了,成了后人传为美谈的“墨池”。我在写字课中重点地讲述书法家勤学苦练书法的事迹。这样,既教育学生学习他们勤学苦练的精神,又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与自己的惰性做斗争。
五、与家长搭建积极配合、齐抓共管的桥梁
要养成一个好的写字习惯是非常不容易的,学生的习惯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良好的写字习惯不能靠几节写字课。我们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要求学生写字课内与课外一个样,校内和校外一个样。这就需要家长积极配合,与老师通力协作,齐抓共管。
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写字姿势,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使学生终身受益。只要教师明确写字教学的重要性,完善教学技能,和家长齐心协力,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并坚持不懈,就一定能让每个学生的书写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