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低段数学的符号意识培养策略
【作者】 吴若莲
【机构】 四川省井研县马踏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文章提出三个教学路径设计:重视经验,用“已知”建构“未知”;解放天性,用“好奇心”带动“求知欲”;强化认知,用“逻辑”替代“直觉”。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小学数学;符号意识;减法运算
一、在小学低段教学中发现的“减”符号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普遍对“加法”运算的熟练度高于“减法”运算。同时,“加法”运算的正确率也远高于“减法”运算。但是从长远来看,若不对学生的“减”符号意识加以强化,则不利于学生对于“减法”运算的真正理解。
二、小学低段数学中培养“减”符号意识的教学设计
1.重视经验,用“已知”建构“未知”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借助部分“已知”去建构数学世界里的符号意识,并进一步培养数学推理能力。
现设计教案如下:
师:像我们图片里面的这位小丑哥哥,他就因為没有抓紧绳子,让一个气球飞走了。谁能来描述一下,小丑哥哥经历了什么呀?
生:小丑哥哥原来手里有4个气球,后来1个飞走了,然后就只剩下3个了.
师:对,非常棒!那有哪位小朋友知道怎么用减法算式来表达呢?
生:4-1=3(七嘴八舌讨论。)
师:对!这个过程,用减法算式来表示就是“4-1=3”。(书写板书并大声读出来)
2.解放天性,用“好奇心”带动“求知欲”
小学生正处于好动的年纪,“好奇心”尤为旺盛,在教学实践中将“好奇心”引入并善加利用,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成效。现设计教案如下:(设计幻灯片东华,遮罩框一点点变小,直到学生猜出来。)
生:菠萝!
师:对,大家真棒,就是菠萝!
(去掉遮罩框,让学生看清楚。)
师:哪位小朋友可以来圈一圈,算一算呀?
生:14个菠萝,圈出来9个,还有5个。
师:非常聪明,这个过程用算式来表示就是“14-9=5”。(书写板书并大声读出来)
3.强化认知,用“逻辑”替代“直觉”
小学数学在实践教学中,既要联系生活实际,借助于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同时也要在与“直观”的生活实践经验论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数学世界强调“理性”而不是“感性”,强调“逻辑”而不是“直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现设计教学案例如下:
师:有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诉老师从图片里,你都知道了什么?
生:描述(老师引导)。
师:嗯,在这张图片里:小狗有10个苹果,准备送个奶奶9个;小狐狸有9个苹果,已经吃了3个。哪一个小动物剩下的苹果多呢?
生:小狗;小狐狸(七嘴八舌讨论)
师:看来我们要试着通过列减法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啦。谁分别列出小狗和小狐狸的算式呢?
生:10-9=1;9-3=6
师:对,非常棒!
本文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结合小学低段数学的真实教学案例,提出典型教学案例的改进设计方案,并总结培养符号意识的教学实践中需要注意的三个路径。
参考文献:
[1]胥娟.谈培养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策略[J].小学数学参考,2017(9):27
[2]马复.理解数学课程的核心概念[J].江苏教育,2014(4):25-28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小学数学;符号意识;减法运算
一、在小学低段教学中发现的“减”符号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普遍对“加法”运算的熟练度高于“减法”运算。同时,“加法”运算的正确率也远高于“减法”运算。但是从长远来看,若不对学生的“减”符号意识加以强化,则不利于学生对于“减法”运算的真正理解。
二、小学低段数学中培养“减”符号意识的教学设计
1.重视经验,用“已知”建构“未知”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借助部分“已知”去建构数学世界里的符号意识,并进一步培养数学推理能力。
现设计教案如下:
师:像我们图片里面的这位小丑哥哥,他就因為没有抓紧绳子,让一个气球飞走了。谁能来描述一下,小丑哥哥经历了什么呀?
生:小丑哥哥原来手里有4个气球,后来1个飞走了,然后就只剩下3个了.
师:对,非常棒!那有哪位小朋友知道怎么用减法算式来表达呢?
生:4-1=3(七嘴八舌讨论。)
师:对!这个过程,用减法算式来表示就是“4-1=3”。(书写板书并大声读出来)
2.解放天性,用“好奇心”带动“求知欲”
小学生正处于好动的年纪,“好奇心”尤为旺盛,在教学实践中将“好奇心”引入并善加利用,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成效。现设计教案如下:(设计幻灯片东华,遮罩框一点点变小,直到学生猜出来。)
生:菠萝!
师:对,大家真棒,就是菠萝!
(去掉遮罩框,让学生看清楚。)
师:哪位小朋友可以来圈一圈,算一算呀?
生:14个菠萝,圈出来9个,还有5个。
师:非常聪明,这个过程用算式来表示就是“14-9=5”。(书写板书并大声读出来)
3.强化认知,用“逻辑”替代“直觉”
小学数学在实践教学中,既要联系生活实际,借助于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同时也要在与“直观”的生活实践经验论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数学世界强调“理性”而不是“感性”,强调“逻辑”而不是“直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现设计教学案例如下:
师:有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诉老师从图片里,你都知道了什么?
生:描述(老师引导)。
师:嗯,在这张图片里:小狗有10个苹果,准备送个奶奶9个;小狐狸有9个苹果,已经吃了3个。哪一个小动物剩下的苹果多呢?
生:小狗;小狐狸(七嘴八舌讨论)
师:看来我们要试着通过列减法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啦。谁分别列出小狗和小狐狸的算式呢?
生:10-9=1;9-3=6
师:对,非常棒!
本文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结合小学低段数学的真实教学案例,提出典型教学案例的改进设计方案,并总结培养符号意识的教学实践中需要注意的三个路径。
参考文献:
[1]胥娟.谈培养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策略[J].小学数学参考,2017(9):27
[2]马复.理解数学课程的核心概念[J].江苏教育,2014(4):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