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智能一体机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 杨 德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保华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内核为多媒体的智能一体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不仅能营造激趣氛围,增强学生主体能动性,还能实现生活化,提高教与学效率,培养学生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本文探讨了智能一体机在激趣、培养实践能力和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智能一体机;运用;有效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以及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更新,为教育量身打造的智能一体机走进课堂,在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整合的过程中中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助力作用。特别是“双主双优”理念倡导以来,智能一体机在“优教提效”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成为现代课堂的一个重要特征。而这几年实践也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智能一体机进行教学,可以很快实现激趣造氛围效果,不仅利于课堂活力生成,更可使课堂教学得到优化,实现效率和效果双提升。而最明显的,就是能把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空洞变得更实在,能注入生活之水变得富有实用感。
  一、有效运用智能一体机,能实现生活化,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抓住能激趣、增强主体性而施教,是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主体性的重要突破口。然而很多教师对此不太重视,课堂上仍然开课就讲。这种以完成教材宣讲为己任的课堂作法是错误的,又特别是属于思想政治领域的道德与法治课,在很多学生看来他们是一种干巴巴的教材,如果我们再将这些空洞的理论采取说教式展开,出现那种所谓的“大道理大讲特讲”现象,那学生一定是没有收获到大道理的,甚至连小道理都是“闷声不响”的。这几年实践告诉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实现“课已始,趣已升”效果,就必须在生活问题的现实之上联系场景进行问题启发,实现生活化导入,才能把学生卷入到教学对话中来。而那种直奔主题的开课便讲,不能联系学生身边实际而进行,自然就会显得较空洞,因而也就很难实现激发兴趣、提升动力的效果了。针对于此,我们就可使智能一体机上场助教,充分发挥其功能优势,利用形象的动画交互功能,把音效,图像、必要说明文字整合成具有较强展示特性的视听载体,构成活生生的现实场景,让学生眼、耳感官配合协作,全力在兴趣内驱中去感知知识,这样学生就可被智能一体机视听所吸引,而不得不以学为快。
  二、有效运用智能一体机,引入时政热点,培养学生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编排的内容虽然基于初中学生生活,但生活是宽泛的,不可能是基于每个学生的现实实际。又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背景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也在随着前进的脚步而与时俱进。这当中,自然会出现很多时政热点。这些我们可将其视为教育资源。在挖掘利用中,就可选择与学生道德法治相送的资源进行课堂引进,使之放出道德法治的育人资源来,让学生看到学好道德与法治课堂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认同。而引进课堂的最好方式不是口头讲解,而是利用智能一体机来呈现,通过针对性的剪辑利用,选择恰当的教学时机播放出来,就可让学生在真实的现实场景中体验到实用性。例如,在《?建设美好祖国》这课教学时,在讲到新授知识点时,我就利用了课前早已准备好的时政热点视频资源,及时向学生宣传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所取得的伟大成果以及成果背后还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懂得了建设美好祖国应从长远发展考虑,而不图眼前。再通过我们身边的因过渡开采资源而导致的一些环境问题实例,让学生明白其中道理。这样教学,可信度高,学生能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的实用价值,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利用教材知识解决时政热点中的事件的实践能力。
  三、有效运用智能一体机,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智能一体机因具有强大化抽象为具体的教学功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课堂中,表现为聚焦视野的聚光灯,拉幕、漫游、动画等,都可实现多种教学运用。在优优教师教的同时,也利于学生学的展开,能帮助学生在更现代化的场景下学习,而且优学促效果,同样能使学生的学习化难为简,化抽象的知识学习为直观的感知操作,自然能提效率,长效果。但这样的“好事”,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样才能使好工具的作用在“优学”中实现。实践中,为了增强学生“我要学”的探究欲,我们就可利用智能一体机来搭建平台,并激趣,使他们想获得真知的动机在探究中化为动力,促进学生想方设法学。当学生阅读完教材,进行知识验证巩固时,我们又可利用智能一体机呈现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利用新知联系现实进行问题解决尝试,这样就可实现化隐形为显形的效果,不仅使抽象的知识变成为栩栩如生的现实运用,还可拓宽教学时空维度增强感知效果。例如,《关心国家发展》这一课,其教学我们就可在其教学流程中多处使用智能一体机来助力,通过视频音频的综合交织,在提效增力的同时,还结合了实践,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真正提高了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总之,为教育量身打造的智能一体机虽然功能强大,优势明显,在助力提效上其教学意义无可厚非。但还是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而存在,而且还必须遵循适量、适当、适合原则使用,才能转设备功能为教学功能,助力道德与法治提效。值得注意的一是,如果过分夸大智能一体机作为辅助性手段的作用,一味的追求课堂上的用得多和用得久、盲目地认为在课改新课标下优质课少不了智能一体机的参与,多用智能一体机才能体现出老师的现代技能水平,这势必使智能一体机作用被误用,甚至产生负面影响。这就不应该了。
  参考文献:
  [1]余娟,智能一体机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课堂内外,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