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一年级拼音教学之法

【作者】 康曼曼

【机构】 湖北省秭归县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说起一年级学生学习语文最大的拦路虎,那非拼音莫属了。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学生学起来也觉得枯燥乏味。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要让他们在一个月内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是有一定困难的。那么,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并能够很快地、高效扎实地掌握拼音知识呢?结合连续两年带一年级的经历,我有以下的经验和看法:
  一、课堂形式多样,激发学习兴趣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如果为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璀璨所照,就能成为孩子妙趣横生和心醉神迷的乐事。”基于这种认识,针对儿童形象思维发达的特点,给学生创造一种愉快的情境,在教学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在活动中,在玩中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让儿童在欢乐的气氛中学好拼音。这样做意义是深远的,不仅为今后的识字打好基础,更主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了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
  1、教师语言需有活力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而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教师用用富有活力、儿童喜爱的语言进行教学引领,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学拼音伊始,我对学生们说我将带他们去拼音王国认识很多拼音朋友,孩子们的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在课堂上,巧妙地运用这种具有鼓动性的语言,结合其他教学形式能很好的将注意力快要涣散的孩子拉回来,保证课堂的效率。
  2、多媒体教学来助力
  研究表明,相较于听觉上的刺激,学生对视觉上的刺激印象更深,通俗地说就是让学生看比让学生听的教学效果更好。因此,多媒体教学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一方面能迅速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的注意力不容易转移。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在小孩子脑海中产生的印象比老师单纯地讲课深得多,学生能对老师讲授的知识有更深的印象,自然也就有更深的了解。
  3、自编儿歌乐趣多
  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而受到学生的喜爱,容易为小学低年级学生掌握。在教学中,紧抓这一特点,把大量儿歌引入到课堂中,使其成为提高拼音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我在执教第一课αo e 时,我引导学生学生用儿歌的方式来记忆,如:张大嘴巴ααα;头扎小辫ααα;像个圆圈o o o;水中倒影eee。学生掌握方法后,接下来的拼音课的教学中,我就先指导发音,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尝试编儿歌记住拼音字母,编的好的同学就请他当小老师,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读。如识记p时,学生编道:山坡山坡,ppp;泼水泼水ppp;右上半圆,ppp。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而且因为是自己编的,记忆也犹为深刻。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创编儿歌学拼音,不仅能让枯燥的拼音课变得有趣味性,而且还能发展学生的语言,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游戏教学喜参与
  初入一年级的学生容易被新颖的事物所吸引,通过有趣的游戏可以把索然无味的汉语拼音教学变成一件学生非常喜爱的事,这也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快乐地学习,愉快地掌握知识要点,寓教于乐,乐中生智,真正达到润物无声,实现教学目的。
  游戏形式多样,操作也都很简单,而且孩子们都很喜欢。如:摘苹果、放气球、登山夺红旗、青蛙过河等,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上台认读操作,每次都能燃爆教室。还有一些更简单易操作的,如小老师领读、小组比赛读、男女生比赛读、开火车读等,效果都很不错,都能很好的促进教学。
  二、课下循环复习,形成记忆闭环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指出: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因此,在教授学生拼音之后,一定要及时布置课下的练习,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这样学生才不至于很快遗忘。新学的拼音当天要及时复习,同时巩固前两天新学的拼音,周末时再将一周所学巩固一遍。一单元学完再巩固一次。这样螺旋推进,获取新知的同时不忘对旧知巩固复习,能让学生尽快熟悉和掌握拼音,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有极大的好处。
  同时,结合课外阅读的展开,鼓励孩子自己拼读简短的诗歌,在阅读的过程中巩固所学拼音,学以致用,更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三、学完时时回顾,关注易错难点
  1、严格要求,坚持不懈
  教完拼音字母及拼读方法,并不意味着完成了拼音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持之以恒,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拼音规则。在后面的识字、课文教学中,要继续严格要求学生,读准拼音,按学习时要求书写拼音。在识字过程中,针对学生易出错的拼音点,如:前鼻音后鼻音,鼻音n边音l,平舌音翘舌音,轻声等,要不断正音,不断提醒,并及时表扬发音准确的学生,形成正确拼音的风气。我发现,学生在掌握方法后,一课的生字的拼音有哪些需要我们注意的,学生能很快自我发现,这是在不断复习巩固后的一种学习能力的体现和学习方法的获得。同时,在听写生字的时候带拼音写、会认字注音、写话练习时不会写的字写拼音等对拼音的巩固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样就做到了对拼音学习的时时巩固。
  2、循序渐进,熟能生巧
  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每次学新课之前,我都会花两三分钟时间复习一下之前学的知识。当然,由于一年级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特点以及个性心理特点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有的孩子学起来轻松些,而有的孩子学起来要困难些。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认识到拼音学习是一个反复、渐进的过程,因此若在教学过程中一味求成,往往会使孩子越学越没有信心。班上有几个孩子翘舌音一开始总是发不准,对此,我选择慢慢来,每次纠正但不强求,以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渐渐地,孩子在不断地反复、巩固、加深中,自然就会掌握并熟能生巧。
  在整个拼音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要求的这样,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捕捉到孩子的亮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哪怕是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句称赞,一朵小红花,一颗五角星……都会让他们不断品尝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总之,老师要想方设法,搭建起孩子们轻松学拼音、快乐成长的五彩桥,让刚入学的孩子们轻松渡过拼音关,喜欢上拼音,喜欢上语文。